新闻中心

学习·阐释 | 蒋海松:弘道济民承传统 于斯为盛创新章

来源:湖南大学、法学院  2020-09-28 09:48:11   443 阅读

2020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总书记坦诚表示,他对岳麓书院一直是有牵挂,对岳麓书院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很有感触。总书记在书院的一席话,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对湖湘文化的独特感悟,也体现了对广大青年继往开来的殷切期待。

传统文化是青年教育的价值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麓书院与正在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生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并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中华文明五千年枝繁叶茂、源远流长,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新文化,铸就新时代英才,是摆在教育界面前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形成了系统的传统文化观,这也是我们大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青年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大学教育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德性之基。在岳麓书院强调传统文化绝非应景之作,而是习总书记对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思考。总结习总书记历次在大学考察的情况便可看出,其中最大的一个共同点便是与青年学生交流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在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了要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还与北京大学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促膝交谈,向他请益了解《儒藏》编纂情况,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所作贡献。这也是对青年学生尊师重教、传承文化的一次言传身教。2014年习近平考察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时,对青年学子们说,自己在青少年时代也非常喜欢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坚持一点一滴学。“直到现在,一有空就会拿起一本翻一翻,每次都觉得开卷有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青年教育在多元思想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青年教育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爱国主义精神是湖湘文化的精髓

中国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所组成。异彩纷呈的各地域文明才让传统文化有了活力之源和多元表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华夏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湖湘子弟前承后启,开拓破冰,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湖湘文化,而且孕育了独树一帜、富有特色的湖南精神。在湖湘文化的精髓究竟为何,历来也不乏见仁见智的讨论。

给习总书记做讲解的岳麓书院教授朱汉民分享,总书记对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传统非常感兴趣,在赫曦台上特别点了朱熹和张栻《登赫曦台联句》中的一句——“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并说这证明朱张当时不仅关心学问,还关心国家大事。习总书记这一精辟的论断恰好指出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底基所在,特色所在。千百年来,忧国忧民、忧道爱民、传道济民正是湖湘文化最重要的传统,是湖湘风骨的担当。

从历史渊源上看,湖湘文化传统上接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宋朝周敦颐奠基理学而开其源,豫人程颢兄弟接其绪,闽人胡安国胡宏父子承其学,来湘定居、讲学而始创湖湘学派,张拭、朱熹会讲传“道南正脉“,一时蔚成风气。降及明清,王夫之通其塞,集其成,为六经别开生面,集诸家大成,陶澎、魏源振其衰,开近代经世学风。在近代又经曾国藩中兴勤王,谭嗣同变法御侮,黄克强武力救国,毛泽东改造世界等事功而大张其势,更显蔚为大观,熠熠生辉。

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结最为突出,所谓“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死光”“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此类说法屡屡让人震惊。湖南历来以“屈贾伤心地“而自豪,屈原被认为是爱国主义的代表,一腔忧国忧民之情“虽九死犹未悔”。宋时张拭、赵方等湖湘学派巨子同时又是抗金名将。蒙古铁骑围攻长沙。岳麓书院数百学生浴血抗元,死者十之八九。清军入关,湖南十三镇军民与之周旋多年。王夫之起兵衡阳,事败后隐居山林,著述立说。他强烈的民族感情甚至被认为是近代民族革命的动力之一。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弟子不断奋起,守卫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魂。梁启超说,“直可以保中国而强天下者,莫湘人若也”。杨笃生说“且我湖南人,对于同种之责任,其重大远过于诸省者”。所谓“洞庭悠悠思天下”,这种为国为民、精忠报国的精神常常“迸发于脑筋而不能自已”,并迸发出惊天动地的精神能量,改变历史的走向。

继往开来是学子英才的时代担当

在参观岳麓书院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于斯为盛”首先指的是湖湘大地代有人才出,涌现出许多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接着他又作出新解:“于斯为盛这个‘斯’,是指的这个时代。明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是我们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起点。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你们这个年纪正当其时。”总书记这一别开生面的解释重点谈及了当年青年的时代意识和担当精神。

文化既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9月,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湖湘文化中涌动一种通变求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远溯至屈子,他是因为坚决主张变法修制、改革内政而流放到湖南的。宋代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上接《周易》的变易哲学,下开湖湘文化的变革精神。周子云:“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船山学说则以主动论为基石。主张“天地之变化日新”。近代魏源主张“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至维新变法期间,湖南成为变法的中坚地带。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在近代却成为向外学习的前沿地带,“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洋务运动的曾国藩、左宗棠,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家曾纪泽、郭嵩涛都诞生于湖南,这与湖湘文化的变革精神息息相关。

习总书记表示,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我辈青年大学生当以总书记的讲话为指导,赓续传统,继承先贤,并且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再立新功,再创新章。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