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各位学员留言问四川些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以下便是干部培训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供您参考。
广安邓小平故居
广安邓小平故居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安邓小平故居简介
邓小平故居座落在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的邓家老院子,为普通农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7间,穿抖木质结构,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
故居正房大门上方悬挂着主席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金字横匾,大门两侧为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撰写的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救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故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图片,分“革命年代”、“建国时期”、“-岁月”、“开创新时期”、“外事活动”、“休戚与共”、“’92南巡”、“多彩情趣”八大部分,展现了伟人光辉革命历程和盖世功勋。一批珍贵文物分别陈列在“家乡与家族”、“童年在广安”栏目内;“情系广安”展室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省级领导参观瞻仰的照片及全国“南巡杯”书画大赛的近千幅作品。
中国红军城
中国红军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四川省北部和陕西省汉中市接壤的旺苍县,是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四年红四方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当时0川陕省委,川陕苏维埃政府,0西北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部所在的,大约两平方公里的旺苍老县城,也就成了当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第二大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被国内外称之为旺苍红军城。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红四方面军由南江,巴中进入旺苍,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受到长期经受军阀地主残酷压迫的人民群众拥护。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打败了-反动派和地方军阀割据势力的围剿,红军队伍又如川时的四个师,一万五千人扩充到五个军,八万余人,创建了以旺苍为中心的川陕苏维埃革0据地。以旺苍为中心的川陕革0据地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第二大区域的指挥中心。红军在旺苍的两年多时间里,由旺苍县城的0西北军委,红四方面军总部指挥的著名反三路围攻战役中,有智取木门镇,青龙寨阻击战,三江坝战斗;有反六路围攻时的快活岭战斗,旺苍坝追歼等有效消灭敌军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红军歼灭敌人三万,活捉敌旅长一人,击毙敌旅长二人,歼灭敌下级军官无数,沉重打击了-反动派和四川地方军阀的反动统治,使川陕革0据地得到恢复和扩大。
当你从旺苍新城的汽车站下车,沿旺苍新城的街道走二十多分钟,穿过东河上连接新城和老城的桥梁,顺着老城窄窄的街道,你就走进了满是红军革命旧址标志的旺苍红军城了。沿着两边低矮瓦檐木板门面的街道,有如走进时间隧道中。那不过五米来宽的街,当年可是走过了千军万马的匆匆脚步。在那窄窄的街道上,不管你是从北向南,还是由东向西,那一个个红军革命斗争旧址的牌子随处可见。“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西北军区政治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红三十一军军部旧址”、“0川陕省委员会旧址”、“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牌子不时跳入你的眼帘。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在旺苍的文昌街,龙潭街上,不仅看到了革命斗争的军事,政治机关旧址,还看到“革命法庭”、“苏维埃工农银行”、“苏维埃政府财经委员会”、“苏维埃邮政局”、“川陕省工会执行委员会”、“广元县苏维埃经济公社”“妇女独立师第二团”等红军时期的革命政权的经济组织旧址,这些低矮,潮湿,光线不好的房间里,曾经住过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张国涛,-,陈昌浩,曾中生,王树声,-,这里曾经领导了中国革命历史上关系到革命事业成败的著名战役,尤其是红军时期的经济组织,为革命事业筹集资金,管理政权的经济命脉,堪称红色之都的绝妙景观。
文昌街168号的王家院子,是-曾经住过的地方。在这个很普通的木板门墙,青瓦屋顶的四合院,中间的天井大概只有十个平方米大小。房屋的窗户很小,室内光线很暗,可以想像,当年的-总司令在这小小的地方,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指挥了红四方面军同-反动派,军阀割据势力进行的著名“广昭战役”,“陕南战役”,“西渡嘉陵江战役”,歼敌万计,为红四方面军迈向万里长征打开了路途之门。当时的条件之艰苦,环境之恶劣,革命前辈为了革命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
石菊古地景区
石菊古地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菊古地景区位于兴文县石海镇,与兴文石海景区毗邻。景区核心面积2平方公里,分为“乡土田园体验区”“乾坤潭休闲区”“石菊花海观赏区”“明代苗族古村落”四大功能区,集“浓厚本土文化、闲适浪漫情调、雅致乡村景观”为一体,将自然山水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极具个性的乡村旅游景观。
集餐饮、休闲、娱乐、体验、养生于一体,由四个组团所构成:乾坤潭休闲组团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乡土田园组团主要以展示传统农耕文化为主,苗族古村落组团主要以餐饮、休闲、住宿为主,石菊花海组团以观光游玩为主。目前,景区内格桑花、睡莲等花卉正在盛开,彩蝶翩翩游戏其间,交错排列的稻田、静谧清香的荷塘、安静清幽的潭水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一道美丽的乡村自然景观。
石菊古地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将弥补兴文县缺乏乡村旅游示范区的短板,有利于加快兴文乡村旅游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石海景区的外部生态环境,促进该县的旅游转型升级,促进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
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苍溪城东南3公里处的塔山湾嘉陵江畔有一古渡口。这里依山傍水,地势险绝,山岩陡峭,林木葱笼。嘉陵江由北而南,逶迤而来。波涛拍岸,江山如画,景色宜人。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军渡。
1933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奉命渡江西进。-军阀田颂尧部纠集53个团的兵力,在长达200公里的江防线上重兵把守,严密布防,妄图凭借嘉陵天堑,阻我西进,伺机围攻四方面军,为粉碎敌人的阴谋,贯彻中央“渡江两进、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红军以塔子山为主渡口强渡嘉陵江,向敌人展开猛烈的攻击。大军西进,势如破竹,-惨淡经营的江防,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红军挥师北上,踏上新的征途。
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红军将士的英勇业绩,纪念红军胜利渡江,苍溪人民将塔子山下的渡口命名为“红军渡”。1980年7月,“红军渡”被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八一”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之际,一座雄伟的红军渡江塑像耸立在嘉陵江边,给这片渗透红军鲜血的英雄土地增添了新的风采。
塑像系紫铜板冷锻制成。高9米,长13米,生动再现了红军渡江的战斗场景。塑像底座由黑色大理石砌成,-元帅挥毫题写的“红军渡”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镶嵌在黑色大理石上,格外光彩夺目。底座上是三名红军战士和二名赤卫队员的半身塑像。他们怒目圆睁,双唇紧闭,机警地注视敌情。仿佛当年波涛汹涌,江风呼啸,杀声震天的情景再现。英勇的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飞波逐浪,勇往直前。整个塑像,如脱弦之箭,似凌空飞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现在,红军渡和附近的武当山、崇霞宝塔等景点一道开发建成了风景区。进入景区,塔楼亭台,掩映在绿荫之中;挺拔的塔松苍翠欲滴,葳蕤的万年青长伴忠魂。红军纪念馆和碑林展示了红军当年的英雄业绩。登上红军渡,驰目骋怀,但见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让人赏心悦目,逸兴遄飞。这片融入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正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
更多四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请点击https://sc.gbpxw.cn/base.html
以上是四川干部培训网整理的四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希望能对你了解四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所帮助。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