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附中校长对话知名教育专家 倾囊解析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来源: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20-08-05 13:26:39   531 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全球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教育治理和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校疫情防控、线上教学、国际学校退费潮、备战中高考、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等等一系列事件无一不考验着校长的领导力和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大量学生在家上网课,没有了学校老师的面对面督导,学生是真正自主学习还是在游戏中荒废度日,考验着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全球疫情影响,加上国际复杂的政治环境,孩子出国或不出国成为一个纠结的话题;我国坚持教育扩大开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中,我国教育如何走出符合国情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本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留学为你来》节目,就疫情以来学校校长及管理者所关心的话题接受采访。

王殿军校长在清华附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合作举办的“国际教育领导力项目(IPCSL)”中担任责任教授。在访谈中,他从清华附中多年实践经验出发,系统地从国际教育、基础教育国际化、校长领导力等方面切入,提出了对上述问题的深刻见解,也带领我们一探国际教育领导力项目在学术和实践背后的思想脉络。

第一篇

“既有方法论,亦有路线图”

——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多模式探索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基础教育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做到为国家整体发展夯实教育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这是摆在每个有理想、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挑战与机遇。时代浪潮奔涌向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关注基础教育如何更好地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关注教育改革和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作为家长,我们关注孩子的培养,无论是选择出国留学,还是国内教育体系,都希望孩子能受启发于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关注学校的综合发展,在治校管理、教职工发展、教学质量、学生培养、学校提升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改革和国际化提升。

您认为的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是什么样的?

王殿军:从微观层面上看,国际化有很多方式和种类,比如办学当中的一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培养模式、评价,即办学当中一些技术层面和专业层面的东西;从中观层面来讲,是培养理念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跨文化理解力等;从宏观层面来讲,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的教育不能完全只立足于自身国家的发展,应该站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思考。

陈志文:国际化一定是扬长补短的过程。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我们教育的优势和长处,在此过程中也知道自己的短处,然后把别人的长处学过来,但是其根基是你的核心理念先站得住、立得稳,否则你会被冲垮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时讲过,中国教育实际有很多优势,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见到他时也讲,中国的基础教育搞得很不错,尤其是数学教育。所以习总书记讲教育改革应该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习总书记的这段话应该是我们国际化过程的一个指导方针和方向。

清华附中在国际教育方面做的探索和尝试

王殿军:每一个国家的教育支撑住了这个国家的整个发展,所以,我们首先要扎根中国办好中国的教育,但也不能只局限于此,我们还要吸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为我所用。清华附中办了两种类型的国际学校,一类是接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国际部,已经开办十多年,这样就是把外籍学生吸收到我们的基础教育来,让他们从小学习中西融合的教育,尤其是中国的语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等,将来这些外籍学生回到国外读书,对弘扬和宣传中国文化、中国的一些思想哲学理念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办的另一类是中国学生能够上的国际化学校,比如奥森校区、与华为合作开办的清澜山学校等,同样也是中西融合的一种教育,首先我们国家规定的这些课程要讲好,同时要把国际化的一些育人理念和教育方式做好。

陈志文:清华附中非常独特,既有公办学校的国际部,又有标准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还有中国学生能够上的国际学校等多种形式,在这个基础上做实践探索,然后相互影响、交叉融合、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清华附中有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经验总结对大家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王殿军:教育一定是双向的,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既要把自己的东西做好,拿出去给世界,又要把世界最好的东西拿回来给我们,这样才能互相提高。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常规的国内教育更需要国际化的理念来提升和改进,因为常规的教育接受的人更多,惠及面更广,如果你仅仅在国际化的学校里,去把国际理念融入,那么受益的只是少部分孩子,大部分孩子还是在我们常规的教育体系里从小读到大。所以我觉得在教育国际化这条道路上,如何把最先进的东西融入到我们常规的国民教育体系里,促进我们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这是我们更大的一个挑战。我一直有一个说法,我们应该办具有国际品质国际视野的中国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够接受到最先进的国际化教育。

访谈内容来源:中国教育电视台《留学为你来》节目。更多精彩内容将于近期播出,敬请关注。

11.jpg

供稿:国际教育中心

编辑、排版:胡晓燕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