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万亿资金要直达市县, 省级政府如何当好“过路财神”

来源:人民政府网  2020-06-10 16:17:16   745 阅读

6月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提出省级政府要当好“过路财神”,同时不做“甩手掌柜”,加强资金监管的同时,将自身财力更多下沉基层,弥补基层财力缺口。

明确各级角色定位 点对点直接拨付资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对上述2万亿元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全部直达市县基层,不得截留挪用。

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要靠市县落实,将新增财政资金第一时间全部下达市县。同时,确定了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的具体方式,明确了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角色”。

中央财政会同相关部门强化管理。省级政府要当好“过路财神”,同时不做“甩手掌柜”,在加强资金监管同时,将自身财力更多下沉基层,弥补基层财力缺口,以确保中央确定的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对资金监管也提出要求,财政部要同步建立全覆盖、全链条监控系统,各级国库要督促做到点对点直接拨付资金、确保账实相符,审计部门要开展专项审计。对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坚决处理。

“特殊转移支付对省级政府是一个考验”

如何理解省级政府在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中的角色定位?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要从转移方式和资金用途两个方面去考虑,这也是此次转移支付机制的特殊之处。

一方面,省级政府做好“过路财神”,资金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抵达市县基层,财政、人社部门要建立特殊账户。这改变了过去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要经过上级政府,由上级政府统筹再层层下达的现实状况。

另一方面,省级政府不能做“甩手掌柜”,既要为下级政府提供服务,指导用好资金;同时监管资金使用。此外,还要将自身财力更多下沉基层,弥补基层财力缺口。

记者注意到,对2万亿元资金的具体用途,会议明确要支持地方落实帮扶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群众的措施,加强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用于抗疫相关支出等。

施正文介绍,过去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到地方一般是作为基本财力,本级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使用,但这次明确了具体用途,意味着基层政府必须按规定使用,省级政府作为上级有指导和监督之责。

施正文认为,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对省级政府来讲是一个考验,“以前有部门利益大家才有积极性去做,现在钱只从手里过,不属于你了,你还是要做好。”

全年社保减费超1.6万亿 占减税降费“大头”

在对市县基层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财税部门还出台税费优惠措施为市场主体“减负”。

全国两会明确,今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达2.5万亿元。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今年前4个月,全国已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066亿元,约占全年减税降费(2.5万亿元)的36%。其中,包括2019年年中出台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4209亿元,2020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4857亿元。

从结构上看,今年减税降费的比例出现一定变化。与去年减税占“大头”不同,今年将以减免企业社保缴费为主。

今天的会议给出了具体数字——今年减免社保费将为市场主体减负1.6万多亿元,大部分在下半年实现,占全年减税降费(2.5万亿元)的64%以上。

“社保减免减轻企业负担,更有助于保就业”

“原本今年的减税降费以巩固和落实为主,但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推出了新的减税措施,全年减税将近1万亿元,规模不小。”施正文说。

对比来看,社保费仍有减免空间。施正文表示,虽然去年已经降低了几个点,但是养老、失业等整体仍然偏高,社保费依然有减免空间。

相比减税,减免社保费对于惠民生的效果也更加立竿见影。施正文认为,减免社保费直接减轻企业负担,解决的是企业当下最紧迫的生存问题。“如果企业生存不了,没有营收也就没有税,自然享受不到减税的优惠,特别是环节税由于有很多中间环节,因此减税的效果也不一定能直达基层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减免社保费对保就业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施正文分析,由于减掉的是企业雇主承担的部分,因此直接减轻了企业成本,员工开支压力减轻,企业可以更多地安置就业,直接解决了当前最大的问题——保就业。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