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90后,到!丨连续3年获国奖,2项国家专利湖大小哥哥登上人民日报!

来源:湖南大学官网  2020-06-05 09:45:51   493 阅读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2019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秦钒治同学位列其中。

在校期间,秦钒治连续3年获国家奖学金,荣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20届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湖南大学三好学生标兵、长江环境奖学金、倪正东奖学金、湖南大学第十四届“芙蓉学子·自强不息奖”等荣誉,一篇一作英文论文在SCI、中科院双一区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刊出,并拥有2项国家专利。

对环保事业怀揣着深沉的爱,秦钒治总是提前设好目标,并一步一步去实现理想。

目前,勤奋刻苦的他已经保研本校深造。他定下了新的小目标:“希望自己能够在更高的平台更加勤奋的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更加贴近环保人才。”

秦钒治同学立志从事环保事业。

立志要趁早:亲历磨难,逐梦环保

2010年,秦钒治家乡曾发生了一起环保事件。“当时的我,已将那颗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种子悄然种在心中。”这场事件让他早早树立了“改善祖国生态环境、重现碧水蓝天”的梦想。

因此,在大学里他选择了环境专业,并积极投身于各类环境调研和环保课题研究。“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将所学应用于社会实践,实际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让环境污染易感人群不再受到环境破坏的威胁。”

秦钒治同学在实验室。

自强要趁早:业精于勤,人成于勉

秦钒治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城镇家庭。然而外婆患病、父亲意外丧失劳动力进而负债……这些变故让本不富裕的四口之家雪上加霜。幸得当地政府和亲友的资助,让秦钒治能够继续学习读书,他也力图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秦钒治将大学四年分为适应期、选择期、定型期、拓展期四个阶段,并逐步达成自我预设的一个个小目标。

利用暑假,他自学了大一上学期的课业,在上学后的课余时间,他还专注于拓展自身综合素质、组织年级的课程辅导活动,“这些努力和坚持,培养了我自律的好习惯,也为我其他方面打下了基础。”

大二时,他便进入学院实验室,自主联系导师,以负责人身份申报多项科研项目,其中SIT“生物炭负载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可控制备及其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养殖废水中典型抗生素的行为机理研究”项目被评定为国家级项目。

秦钒治(右一)积极参与关于环保主题的各项竞赛与课题。

“干环保”要趁早:躬行实践,乐在其中

本科期间,秦钒治同学就积极投身于关于环保主题的各项竞赛与课题。

在全国大学生环境实践“虚拟仿真”创新大赛的参赛过程中,秦钒治同学及其团队成员深感任务繁重且时间紧迫。他们需要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完成理论考试,同时还要准备答辩ppt,完成电镀厂爆炸无人机应急处理的创新作品。

“当时还是保研的最后一个学期,各种课程难度大、内容多,这个比赛真的就是硬着头皮上了,我不记得有多少天在创客联盟待到凌晨。”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团结一心,首次参赛便取得了一等奖第一次序的好成绩,远超预期。

在秦钒治看来,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调研活动,当属2018年暑假学院组织的“三下乡”调研。此次“三下乡”在秦钒治的家乡展开,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在乡镇内开展环保普查采样、环保知识宣传和走访调研,把科技、文化、环保观念“送”下乡。

“大到整理调研数据撰写报告,小到清洗采样用具,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到其乐无穷,干一行爱一行,大概就是这样吧!”秦钒治说,“为生态环境做贡献、让环境保护不再流于纸面,我觉得做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意义与价值,这也成为了我不断进行环境科学研究、开展实地环保调研的无尽动力。”

来源:宣传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员:邓雨青

实习编辑:夏玉

责任编辑:蒋鼎邦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