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守护“同一个世界”——北大国际组织的校友们并肩“作战” 助力全球战“疫”

来源:北京大学  2020-04-26 14:59:19   617 阅读

2020年的开局因为新冠病毒的大流行显得太不寻常,这场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成了各国人民共同的伤痛记忆。

有这样一群北大人,他们散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共同聆听着地球此起彼伏的沉重呼吸声,用跨越时区的点滴努力,在全球战“疫”中并肩作战。他们是北大国际组织的校友们。疫情初期,他们从世界各地向湖北伸出援手;如今他们在海外疫情的战场上,守护“同一个世界”!

Stay Strong 湖北加油

2月21日下午5时,一辆装着530箱医用酒精的大货车运抵湖北省黄石市,这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员工自发捐赠善款购买的防疫物资,也是黄石收到的首批来自国际金融组织员工自发捐赠的物资。两天后,数百件医用洗手液随之送达。

作为员工自发募捐团队的核心成员,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内部审计专家孙超和法务专家葛青青深度参与了这次行动,两人分别是北京大学法学院2009届和2012届校友。

640.webp_副本.jpg

2月21日,第一批自发捐赠的物资运抵黄石

疫情爆发以来,孙超和葛青青一直关注着疫情防控的新闻。从2月14日下午,二人所在的员工自发募捐团队正式向全行发出募捐倡议,到2月23日,两批物资全部被黄石方面接收确认,整个过程仅用了9天时间,新开发银行来自金砖五国的116名国际职员参与了这次自发募捐。

640.webp (1).jpg

2月23日,第二批物资被黄石方面接收确认

据孙超回忆:“当时在家办公,偶然和同事们聊起来募捐的想法,没想到一切会如此顺利……除了我和青青以外,北大还有好几位在新开发银行工作的校友,如俄语系的田禾、国际法学院的刘杏儿,都积极参与到了员工自发募捐活动的组织工作中。”

640.webp (2)_副本.jpg

黄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感谢信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7届校友王闻昊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南美办公室的高级经理。远在智利的他也为驰援武汉的物资揪心。疫情初期,通过在抗疫一线奋战的家人,他得知了国内医疗物资匮乏的情况,第一时间行动了起来。

王闻昊动员了办公室的同事,自发收集南美多国境内所有3M公司和大规模经销商的联系方式,将相关防疫物资信息第一时间分享给了中国驻智利大使馆、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资企业协会等机构,并协助国内相关机构与智利当地企业进行接洽。2月初,在智利采购的医疗物资第一时间发往了武汉当地医院。

智利尚无病例时,王闻昊和伙伴们为国内录制加油视频(右一为王闻昊)

不久前刚结束世界卫生组织实习的生命科学学院2017届校友吴恺悦,本该在今年4月入职世卫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公室(埃及),却因停航至今滞留美国。被“困”西雅图的她并没有闲下来,2月初,她加入了两个武汉物资对接群,成了24小时微信群的夜间管理员。

640.webp (3).jpg

吴恺悦在世卫组织实习时的工作证

在这些微信群中,汇聚了大批捐赠者和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捐赠者在群中发布捐赠信息,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回应和对接。由于当时情况紧急,对武汉物资对接群来说,时间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这些群都是连轴转的。但是国内的人晚上还是要睡觉,所以需要海外的人加入组织管理工作。我看到了招募信息,就想加入,能帮上忙是最好的。”吴恺悦介绍说。

1ad271bf41fc425394a426887482258e.jpg

吴恺悦的微信截图

作为一次又一次捐赠活动的协助者和见证者,管理员吴恺悦的心情是跌宕起伏的。除了捐赠者主动在群里进行捐赠外,偶尔也会有医院的工作人员联系她,提出捐助需求,吴恺悦则在群里第一时间帮助寻找捐赠者。每次联系上捐赠物资,吴恺悦的心头总会泛起一丝欣喜;但如果没能成功对接,迎接她的则是彻夜的失眠和焦虑。

One World 支援海外

2020年3月4日,世界银行集团宣布即刻提供120亿美元资金支持帮助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7届校友梅玲就是援助项目筹备组的一员。

通常,世行项目落地需要3个月的筹备期,以进行流程的推进和审批。梅玲所在的团队负责的是南亚部分国家的项目审核、审批工作,这也是项目呈交董事会前的最后一关。由于形势危急,这次紧急拨款项目的筹备期被压缩到了7天,时间的急剧压缩带来的是工作量的成倍骤增。

于是,通过线上会议完成大量协调和沟通工作成了梅玲的日常。面对有生以来最忙碌的居家时光,梅玲和她的同事们却异常精神。

支持她在大量工作中寻找不竭动力的是一种无形的使命感:“每个人在危机面前,都希望可以做些什么,我觉得,通过工作为这次危机作出一点贡献,是我目前最大的慰藉。”

81894d5bf343401796bf2a689b961208.jpg

本科时期的梅玲

王闻昊和同事们前脚还在支援国内,后脚就投入到了拉美疫情防控的支援行动中。尽管远离疫情“震中”,3月以来,南美国家还是陆续迎来了疫情的爆发。

在收到中国使馆发来的中国抗疫手册西语版和葡语版后,王闻昊和同事们立刻分享给了驻拉美的联合国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及当地的合作伙伴,并主动向他们介绍中国发起的全球新冠肺炎实战共享平台。为此,智利能源部还专门发来了感谢邮件。

面对拉美地区由于距离较远、文化差异和信息不畅对中国抗疫工作造成的误解,王闻昊也进行了正面理性的回应。

他向CNN等海外媒体、具有话语权的国际机构以及有合作关系的拉美政府部门分享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有益经验,并得到了相关机构的积极回应与赞许。“我觉得我的责任是让世界更多地看到中国做了什么,看到中国如何在两个月内把疫情控制住,看到我们在抗疫过程中的专业性。”

640.webp (6).jpg

工作中的王闻昊(右一)

历史学系2018级硕士生方心怡是湖北武汉人,由于封城,她没能回家过年。今年2月,她拉着行李箱,只身前往日内瓦,来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紧急方案办公室日内瓦办事处下的CP AoR(儿童责任保护区)团队实习。她所在的团队正在整理、筛选疫情期间保障儿童安全和身心健康的专业建议和报告文件,并将其翻译成对象国语言,提供给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

不久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国际组织共同推出了童话故事书《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为全球6至11岁儿童普及新冠疫情知识,方心怡就有幸参与了这本书的翻译和音频制作工作;另外,她还和团队成员评估当前各国、各地区的儿童保护情况,给当地政府部门及NGO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640.png

疫情期间,方心怡和同事通过线上会议开展工作

Together At Home 但行动不止

国内,春天已经来临,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武汉也在逐步恢复生机。但在加快复产复工的同时,疫情防控仍丝毫不能松懈。4月2日,孙超所在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发行三年期的疫情防控债券,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湖北、广东、河南三省的公共卫生支出提供资金支持,提升三省的公共卫生体系防御能力。

然而,海外距离疫情结束似乎仍有距离。不久前,随着智利等南美国家向中国正式发出求助信号,王闻昊所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也正式加入了救援战“疫”,通过各区域办公室向疫情严重国家的合作伙伴们捐赠防疫物资。王闻昊目前负责玻利维亚、智利、巴西合作机构的物资筹措和捐赠工作,他和同事们还将在南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继续深入。

新冠肺炎疫情也给公共卫生系统脆弱的非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方心怡和她所在的CP AoR团队十分担心这些地区本就急需帮助的儿童会因隔离、经济停滞和社会恐慌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她们希望赶在形势危急之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在疫情中受到伤害的儿童。

之后将赴非洲工作的吴恺悦同样牵挂着这片土地,卸任武汉物资对接群夜间管理员后,她又投入到了非洲疫情地图制作的志愿工作,她和小伙伴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非洲各国的疫情防控提供建议。“不只关心自己身边的事,而且关心整个人类的事,这话说的可能有点大,但是理是这么个理。”吴恺悦略带羞涩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

640.webp (7).jpg

吴恺悦和伙伴们一起制作的非洲疫情地图

令人欣慰的是,欧洲等部分地区已陆续有了一些向好的迹象。在日内瓦居家办公的方心怡偶尔会出门散步,放松心情。她说:“在日内瓦,春天已经到来,最近阳光明媚,天气很好。我非常希望大家的生活可以尽快恢复正常,全世界一起携手共渡难关。”

640.webp (8).jpg

方心怡在日内瓦

受访者简介

孙超,北京大学法学院2005级本科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2015级金融学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2018年11月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任内部审计专家。

葛青青,北京大学法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2014-2018年就职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北京办公室,任法务部律师助理。2018年11月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任法务专家。

王闻昊,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1级博士。2017年进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2018年3月起常驻拉美,任中南美办公室高级经理。

梅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3级本科生,康奈尔大学2017级公共管理硕士。2019年1月进入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担任顾问。

吴恺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哥伦比亚大学2017级公共卫生专业硕士。2019年7月赴世卫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公室(埃及)实习,之后将入职担任顾问。

方心怡,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本科生,历史学系2018级研究生。2020年2月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紧急方案办公室日内瓦办事处实习。

延伸阅读

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高校加强培养推送国际组织人才的工作要求,2016年12月,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率先成立了国际组织人才办公室,协调推进国际组织人才推送工作。2017年至2019年,北京大学先后有42、84、89名学生(含毕业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人数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目前,北京大学已基本建立“引领未来”国际组织人才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一个专项工作办公室、一个国际组织求职网、一本教材、一门课程、一个专家库”组成的“五个一工程”为支撑;此外,北大常年举办PKUIO Career国际组织职业发展系列活动,辐射全国高校师生,至今已举办逾50场。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