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专题通讯聚焦报道我校科技帮扶亮点工作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官网  2020-04-08 15:17:46   581 阅读

4月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专题通讯《配足“富方子”摘掉“穷帽子”——南京农业大学联姻式科技帮扶擦亮贵州麻江县“金招牌”》,聚焦报道我校科技帮扶、党建扶贫等亮点工作,并将报道作为“脱贫攻坚 教育力量”专栏的开栏报道,高度评价我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积极贡献及其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教育部官网对报道全文进行了转载。


配足“富方子” 摘掉“穷帽子”——南京农业大学联姻式科技帮扶擦亮贵州麻江县“金招牌”

在贵州麻江县农业农村局一间办公室,一幅对接帮扶“布局图”分外打眼,这是“南农—麻江10+10”行动计划对接帮扶地图,南京农业大学10个学院精准对接麻江县10个典型村,用金牌学科助力产业扶贫。相比2013年勾勒的3块特色产业“阵地图”,如今,南京农业大学科技扶贫的版图已经越描越大。

2月28日,教育部召开直属系统扶贫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南京农业大学随即召开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对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的各项工作再次进行周密部署。

前不久,南京农业大学3位校领导带队,10个学院的专家教授、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行近30人来到麻江,挂牌成立“乡村振兴研究生工作站”,将精准扶贫与人才培养等工作深度对接。

锌硒米“逆势”创丰产

“科技太重要了!没有科技支撑只能‘看天吃饭’。”见到南京农业大学专家一行,36岁的贤昌镇高枧村种植大户赵祥榕激动地说。

5年前,在江苏打工的赵祥榕,见高端大米能卖到上百元一斤,想起家乡麻江被誉为“中国锌硒米之乡”的田荒着,他不甘心。

赵祥榕辞去城里的工作返乡种田,一开始种植本地籼稻,2017年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亩,刚尝到点甜头的他,却遇上了旱灾和病虫害,前两年挣的钱全赔了进去。

这一年,他结识了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开始引种40亩由南农大自主培育的粳稻品种“宁粳8号”。南方人的口粮以籼稻为主,但赵祥榕有创新的胆量,“李刚华是‘丰产教授’,在云南、江苏都创下过高产纪录,跟着他种,我不愁亏”。

2018年,老天爷又和这位年轻的种植大户“较上了劲”。6月,麻江县遭遇60多年来罕见的特大洪灾,全县直接经济损失约2.78亿元。赵祥榕的地是沿河的梯田,他跑去一看,心都凉了。

“水都漫到第五层了,原本绿油油的苗,被洪水冲得根都露出来了,望过去黄黄的一片。”赵祥榕立即和李刚华通了电话,“估计全完了。”

让赵祥榕没想到的是,在周围交通几近瘫痪的情况下,李刚华竟然第二天就“赶”到了田埂上。

“宁粳”种植田分布在细长的河谷梯田,平时就很难走,这次洪灾,不少田埂都被水冲没了,李刚华探着身子,将每块田看了个遍。据赵祥榕回忆,当时李刚华全身都浸透了水。

“问题不大!根子还在,补充养分就行。”李刚华发现,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只是冲刷了梯田,并没有蓄积起来,苗子还是活的,现场他就开始计划排水后的管理方案,测算施肥量。

周围农户见状赶紧劝赵祥榕:“不能补肥啊,现在已经6月底了,稻子不需要那么多养分,肥过足,稻谷结实率就不高了,光长稻草了。”

赵祥榕觉得李刚华是他的“定心丸”,他一五一十地按照李刚华测算的量,立即补施肥。

当年10月,意想不到的“反转”出现了,赵祥榕的地一经测产,竟然创下了黔东南州的历史纪录:平均亩产666.1公斤。

“梯田面积小,我们用小收割机,转一圈就能装满两个蛇皮袋,比本地籼稻重得多。”赵祥榕说着不禁咧开嘴笑了,“农技站带来的是电子秤,刚上秤还以为秤坏了,一袋比平常多出20斤,后来换传统的杆秤再称,确定没错。”

“连续5个月、每月一次的麻江行没有白跑。”李刚华告诉记者,在贵州,赵祥榕的田是第一个试种粳稻的基地,这一次“过山车式”的丰产经历创下了“北粳南引”的成功案例。

李刚华说,高产是一方面,优质绿色功能更为突出,经检测,稻米的镉砷含量均低于国标值,锌和硒是常规稻的3倍。

麻江县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李庆松告诉记者,2019年供销社收购“宁粳8号”销往江浙沪一带,销售价10元一斤,比常规稻每斤多出8块多,带动周边33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3500元。2019年4月,麻江县稻米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作为联盟长,赵祥榕和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41个联盟成员一起,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锌硒米。

老牌红蒜再现“新红火”

麻江是有名的红蒜之乡,红蒜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百姓引以为豪的招牌。但2008年的一场病害,导致红蒜种植面积从10万亩锐减至不足3000亩,蒜头产量低、品质差,收的还不如播的多,“招牌”变成了麻江的“心病”。

2016年,南农大蔬菜专家吴震教授为当地找出了“病根”——蒜农们分散种植,大、中、小蒜种混种,一季成熟后,个头大、品相好的大蒜被卖出,留下了品相不好的蒜做种,导致红蒜个头越来越小、品相越种越差,病虫害越来越多。此外,贮藏方式粗放,五六月份收上来的蒜,很快就受潮发霉,到了冬天无蒜可吃。

“先分级播种,同时给蒜种提纯复壮、脱毒,搞一块示范基地,让农户们对比后看得见成效。”吴震给麻江红蒜开出治病“药方”。

2017年5月初,正值蒜苗抽薹,贤昌镇盐山村红蒜提纯复壮与良种繁育试验示范基地里,农业局蔬菜站站长周世洋带着农户们在忙活,“同样忙活一年,蒜的长势与去年比大不一样”!虽然还未分瓣儿,但现代种植技术孕育的红蒜,让农户们看到了好苗头。在蒜田里,吴震拔出了几棵蒜和蒜农们比画了起来:“这是蒜薹上长出来的株蒜,不带病毒,通过它来繁殖,可以脱毒和提纯复壮。”

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吴震发现当地很多红蒜田只见草不见蒜,草比蒜多,决定尝试用覆盖地膜的方式来代替除草。

3年多来,吴震和当地农业部门的技术骨干一起,手把手地带着农民干,黑色、白色、稻草等多个种类的地膜都尝试过,最终发现,黑色地膜最适合当地的环境气候。

周世洋告诉记者,以前地里都要除草,一亩地除草要15个工,现在不仅用工省了,还绿色环保。当地农技人员还发明了膜上人工打孔器,一次能打40多个孔,蒜苗按照固定好的间隙,插播到小孔里,保温保湿、防病害。

两年前,周世洋还担心株蒜繁殖周期长,怕农户们等不及,如今产量增加了30%,农户们一个个抢着要种。

麻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亨雄介绍,2019年,麻江县红蒜的种植面积已经“回升”至5860亩,平均亩产从700多斤提高到1600多斤,高的达到2000斤,新的一年栽培技术将推广到麻江县7个乡镇。

根据积累的推广经验,吴震提出了简单易懂的30字技术方案,编发成册,发给农户,同时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规程,做成展示牌,立在每块试验田间。

“5月看长势,6月看产量,7月看增值。”面对“红蒜之乡”的寄托,吴震希望在提高产量、提升产值的同时,借助学校和当地资源,带着种植大户一同定制保鲜储运和品牌包装方案,增加红蒜的附加值。

据挂职麻江县副县长的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李玉清介绍,南农大目前制定了“六个一”的高质量产业帮扶标准,即通过组建一支专家团队、建立一个示范基地、竖立一块展示标牌、编制一份技术手册、共建一个产业联盟、推广一个服务平台的方式,通过李刚华、吴震这样一批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的“泥腿子”教授,以点带面,带动麻江全县扶贫产业发展提质。

“金菊花”造就“金银谷”

“大田栽秧行对行,我在田坝栽花秧,感谢书记来指导,九月菊花满坝香。”这是贤昌镇高枧村村民易芙蓉为南京农业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编唱的山歌。60多岁的她,如今扛起锄头在自家门口种菊花,月收入2400多元。

“南农大扶贫的含金量高。”麻江县委书记王镇义介绍,“这些年来,南农大师生用心、用力、用情,他们在田间地头的身影,我们麻江干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2019年11月,江南赏菊正当时,但在云贵高原,则到了为来年的栽培提前准备的季节。南农大菊花团队王海滨副教授一忙完南京的菊花布展,就马不停蹄地赶往麻江,和他一起搭上这趟飞机的,是团队培育的菊花新品种。

王海滨告诉记者:“我们准备将这几个品种在当地试种,一是看长势,二是尽可能地延长花期,延长观赏时间。”

2016年,42个品种的菊花种苗,从长江三角洲的平原来到了云贵高原的梯田,第一批3万多棵全部存活。

这些菊花种苗来头不小。它们来自世界最大的菊花种质基因库——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学校菊花育种团队从1944年开始从事菊花品种收集、保存等工作,基地保存了5000多份菊花资源、3000多个品种,其中300多个新品种是学校自主培育的。

“之前我们还怕种不出来,没想到,现在菊花地里干活的农民不仅靠这脱了贫,还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据麻江县花之韵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经理韩远军介绍,2017年4月,位于宣威镇卡乌村的药谷江村菊花产业规划园启动建设,400个菊花品种、498亩的菊园规模,土地流转了385户,其中80户是当地贫困户,不仅每家每户拿到了每亩1200元的流转补贴,而且在自家门口就能务工,从最初的除草、种植,到参与育苗等核心技术,好多变成了菊花种植能手。

自2017年菊花园开园以来,“贵州麻江品菊季”累计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亿多元。这一场美丽的菊花“旅行”,不仅通过景村联动带动农户分享红利,还激活了农家庭院经济和传统农业消费的“提档升级”。品菊季期间,柑橘、花生、小米、党参等当地农产品都在景区外的脱贫集市上找到了不错的销路,云贵川一带的游客慕名而来,也带火了农家乐。

除了通过菊花园模式催生千姿百态“花经济”,南京农业大学同时深耕产业扶贫“花文章”。2017年,团队将多个食用菊品种引进麻江,龙山镇大塘村种植大户文培国原来是种植烤烟的,2018年试种了7亩金丝皇菊,销量很好,2019年他把自己的12亩地全都种上了菊花。

2019年,麻江县食用菊种植规模达到1030亩,各村合作社建起了5个加工厂,赏菊季一过,141台烘干设备全速运转,一盒盒包装好的金丝皇菊“运”出深山。

种植一片菊花,发展一个产业,连接一批农户,富裕一方百姓。如今的南农大“金”菊一头搭起扶贫桥,结出富民果;一头连接起二、三产业,延长了产业链。

在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看来,高校的科研工作要为社会服务做好科技背书,不仅要帮农户摘掉“穷帽子”,还要想方设法地配足“富方子”;在为贫困地区把好脉、当好医的同时,也要为产业安上“引擎”、延伸“链条”。

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陈巍介绍,截至目前,南农大已直接服务与带动农户4997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459人,帮扶产业扩展到11个,引进展示新品种700余个,培训技能人才2000多人次,共建锌硒米、农村电商、家禽和草莓4个产业联盟,辐射农业生产面积10万亩。2017—2019年连续3年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2019年4月,麻江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3月26日,南京农业大学再次向麻江县河山村捐赠党费20万元,用于进一步发展河山村党建扶贫、产业扶贫等各项工作。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表示,面对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南京农业大学将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村支书、村主任们的“头雁”作用,催生扶贫内生动力;通过“南农—麻江10+10”行动计划、“乡村振兴研究生工作站”、专家教授社会服务工作量支持等长效机制,常态化蹲点帮扶,把脉实际问题,把论文写在麻江大地上。(通讯员 许天颖 本报记者万玉凤)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