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人工降雨说下就下?台风来袭登陆点受影响最大?气象日这天告诉你真相

来源:央视网  2020-03-23 17:29:25   535 阅读

台风一定带来强降水,人工增雨想增就能增,闪电不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断层云可以预测地震……一年365天,台风、雷电、降雨,这些与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天气现象,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那么,网上流传的这些说法是真的吗?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在1960年通过决议成立的纪念日。今年气象日主题是:气候和水。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多位专家,听听他们怎么说。

台风登陆点风雨最强、受影响最明显?

真相:距离台风眼30公里左右狂风暴雨最集中

2019年,超强热带风暴“利奇马”令人闻风丧胆。但让人惊奇的是,当它以每小时十五公里速度向太湖东移动时,台风眼内几乎风平浪静波澜不惊,而外侧100千米左右却狂风暴雨气势骇人。

台风眼内气象温和并不是新闻,但要问台风发生时哪里受到的影响最大,可能很多人会说是登陆地,因为在印象中越往内陆转移台风的威力也就越弱。其实,台风是一个复杂的天气系统,并非大家想的这么简单。

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气旋半径一般在500到1000公里,高度可达20公里,台风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个部分组成,台风登陆地则是台风中心最初整体移动到陆地的地方。

要说风雨最强的地方,“眼墙”当仁不让。“距离台风眼30公里左右的地方是风雨最强的区域,我们称之为眼墙。眼墙有强烈的上升气流,经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最为恶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葛旭阳说。

台风无论大小,都不会只影响台风中心或者登陆地,2004年时就发生过一次怪异的现象。当时,第18号台风于8月22日在福建省东部登陆,中心区域天降大雨,28日左右减弱为热带风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远离台风的山东河南等地也出现了大暴雨,给当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葛旭阳解释:“台风降水分为两种,台风主体降水和远程降水。”主体降水是台风范围内的降水,是最常见也是目前防范的重点。远程降水则是在台风几百公里外发生的,当海洋上方来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交汇,加上内陆中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台风远程降水。

在葛旭阳看来,台风降水与台风强度有一定关系。一些台风强度小,风雨就不大,一些台风虽然强度大,但是登陆后受到地面摩擦,强度会逐渐衰减。台风降临,带来降水毫无疑问,不过也未必总是强降水。

人工增雨想增就能增?

真相: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近于降水是前提

澳大利亚大火在燃烧了足足210天之后,终于在今年2月13日那天熄灭了,这场大火让澳大利亚损失惨重,数亿只动物丧生,1170万公顷土地被毁。

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不直接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灭火呢?别天真了,人工降雨不是想降就能降的。

工降雨并非凭空造雨,而是需要一定自然条件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景晓琴博士介绍,人工降雨主要有两种方法——暖云催化和冷云催化。暖云是指温度高于0℃的云,主要依靠云滴的碰并机制触发降水,0℃以下的冷云想要降雨则需要适量的冰核。如果没有这样的物理条件,即便天气形势再好,水汽条件再好,也很难实现降雨。

人工降雨的过程并不复杂,常见的方式是将装好催化剂的炮弹打入云团。景晓琴总结人工降雨有“三适当”,即适当部位,适当剂量,适当时机。

人工降雪含碘化银对人体有害?

真相:单位面积含量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近年来,网上有传言说:使用碘化银催化剂带来的雨雪含有重金属,于是有人呼吁孩子们不要吃雪,玩耍过后也要及时洗手。那么,碘化银真这么毒吗?

一般而言,一发炮弹只有10g催化剂,碘化银分散在很大区域里,单位面积重金属含量微乎其微。科研人员曾对美国中西部某一地区进行多年调查,这个地区比较缺水,长期使用人工降雨作业,监测的结果表明当地空气中碘浓度是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人们不必紧张。

此外,暖云与冷云采用的催化剂也不同,暖云使用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使大云滴生成,冷云使用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增加空气中冰核或冰晶密度。“在这些催化剂中,碘化银的成核效率非常高,只需要1克就能形成1015个冰核。” 景晓琴说。

近年来,科学家还在持续研发高效安全的催化剂,比如激光等,但是目前仅限于实验室阶段,并未投入到大规模应用中。

断层云能预测地震?

真相:云天出现明显分界线是受天气系统影响

生活中常常听闻有“地震云”一说,很多人认为那些看起来很奇怪的云可以预测地震。事实上,“地震云”根本不存在,专家们已经辟谣多年。

“在网上看到网友发布的一些断层云的图片,其实大多数是高积云,也就是普通的云。之所以出现天空的云层被齐刷刷地切去一半、云与蓝天泾渭分明的情况,其实是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造成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高级实验师王巍巍解释说,“如有较强干冷空气袭来,冷空气会推动天空原有的云层向某个方向移动,蓝天面积越来越大。云天之间就会出现明显的分界线。”

对于普通人来说,识别出一些天空中的降雨云或代表晴好天气的云,对日常出行是非常有利的。

经常听天气预报说,“某地午后部分区域有阵性降水”,这种对流性降水局地性比较大,很难精准预报,王巍巍给我们支了一招。如果发现天空只有一朵朵的淡积云和少量像花椰菜的云(浓积云),而花椰菜的云没有向高空垂直发展,就不会下雨。而如果花椰菜变得庞大厚重,并且云顶一直向高空发展,这时候就要小心了,可能会下雨。

闪电不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

真相:个子越高,受雷击概率越大

云飘忽不定,相比之下,雷就显得“安分”多了,因为它会光顾一个地方,而且不止一次。

如果你还在相信闪电不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那么避雷针会告诉你这不是真的。

“虽然雷电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不过在同一区域,建筑物越高,雷击的概率会越大。广州的‘小蛮腰’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它一年招致100多次雷击,方圆一公里之内的雷电几乎全部被它吸过去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教授谭涌波说。

谭涌波告诉记者,广东和广西是我国雷电的高发地区,这与两省地处热带、亚热带有关,再加上季风的影响,强对流天气比较多。此外,东南沿海地区也属于雷电多发区域,随着降水递减,中西部地区雷电也逐渐减少。

“但是有一个例外,青藏高原的山地雷暴相对较多。这是因为那里海拔较高,地面温度较低,天上的云极易达到0℃,产生大量冰核,这样就利于形成对流天气。”谭涌波说。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