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高效率记录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使用混合离子钙钛矿,且展示了比单阳离子和单卤素离子钙钛矿更好的稳定性。混合阳离子可以贡献于热、光照、湿度和机械稳定性,而混合卤素离子有助于生成更高纯度的3C黑相、可重复性的制备和提高热稳定性。可是,混合离子钙钛矿的晶界和薄膜表面仍然存在复杂的点缺陷和悬挂键,这些缺陷导致了非理想的性能和不满意的稳定性。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学院汪敏强课题组报道了采用含磷、氟路易斯酸碱分子钝化Cs0.05MA0.15FA0.8Pb(I0.83Br0.17)3表面,获得了最高效率22.02%,未封装器件经过14天的75%和85%相对湿度分别保留了63%和80%的初始效率。根据最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共识ISOS-D-1,暗态存放湿度稳定性可用于评价器件在极端湿度条件下的性能衰减,同时可以揭示湿度降解过程中的表面缺陷演化。混合离子钙钛矿的湿度降解起源于Cs和卤素离子迁移协同作用导致的相分离。
该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材料科学著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5.6)。论文第一作者是杨智副教授,通讯作者是汪敏强教授,硕士生窦金娟完成器件制备与测试,西安交大为第一作者单位与通讯作者单位。近年来,课题组在钙钛矿光伏和光探测器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Adv. Funct. Mater., Mater. Today Energy, Solar RR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J. Mater. Chem. C等期刊。
西安交大材料学院杨冠军教授和中山大学吴武强教授、匡代彬教授参与本项工作。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博士后面上项目的支持。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