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国际乒联主席、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佩特拉・索林一行赴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以下简称“乒博馆”)参观交流。访问期间,索林将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火炬正式移交乒博馆,进一步彰显了乒乓球文化交流的价值,深化了奥林匹克理念的传承。
国际乒联主席、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佩特拉·索林访问乒博馆欢迎仪式在乒博馆二楼冠军堂举行。国际乒联主席、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佩特拉・索林,国际乒联集团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丹顿,国际乒联主席协调员安妮塔·乌尔曼,国际乒联集团CEO办公室主任曹晶晶、WTT中国高级副总裁陈欣;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上海体育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李崟,上海体育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乒乓球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杨玲,上海体育大学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乒博馆馆长施之皓等嘉宾出席仪式。国际乒联个人终身荣誉会员姚振绪主持本次仪式活动。
佩特拉·索林在仪式上发表致辞,她由衷感谢乒博馆为此次活动所做的精心安排,并表示:“2014年作为国际乒联副主席的我曾参与过乒博馆迁址上海的筹建工作。能够来到乒博馆,我感到非常高兴。巴黎奥运会火炬能够落户于此,与馆内众多珍贵的乒乓历史展品相伴,我深感荣幸。期待它能激励更多人热爱乒乓球运动,传承体育精神。”
在嘉宾们的共同见证下,佩特拉·索林与徐寅生共同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火炬揭幕。李崟代表上海体育大学向索林主席赠送纪念礼品。杨玲代表上海体育大学致欢迎辞。施之皓向索林主席赠送具有中国特色的《百福图》,祝贺国际乒联即将到来的成立100周年纪念日。
欢迎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共同移步至乒博馆展厅参观,行至奥运展区,索林亲自将巴黎奥运会火炬插入特制基座,标志着奥运火炬正式成为乒博馆的珍藏,未来将在此面向公众,持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佩特拉·索林于2021年11月当选为国际乒联历史上首位女性主席,并于2023年10月成为国际乒联首位担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的主席。在任期内,她积极推动以成员协会为中心的治理模式优化,不断加强乒乓球运动的商业开发与全球推广,为项目本身的发展及其更好地融入奥林匹克大家庭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交接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火炬,将为乒博馆的藏品体系增添重要的时代印记。佩特拉·索林此次到访,不仅为乒博馆增加了珍贵展品,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达成了双方在体育文化领域的共识,为未来的交流协作注入了更强的动力。
作为中国知名的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大学积极投身乒乓球运动发展。在国际乒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乒协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各方签约决定将国际乒联博物馆搬迁至上海,并以上海体育大学作为建设管理主体,2018年,乒博馆在浦江之畔落成并开放运行。乒博馆落成后,上海体育大学集聚资源支持其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国际体育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乒博馆为来自全球的乒乓球爱好者展现乒乓球运动发展历史。每年,乒博馆都会举办上百场公益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举办乒乓文化巡展,推动乒乓球运动普及推广和乒乓文化传承创新。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