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在不同工科场景中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语言大模型对传统学科发展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以“人工智能+”助力学科交叉创新发展、赋能多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
3月31日,在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201报告厅,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和计算学部主办的“仲荣”人工智能青年教师研习班(以下简称“仲荣班”)交流会正在火热进行。我校人工智能交叉领域院士、资深专家,“仲荣班”授课教师、学员和对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感兴趣的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发展。部分教师通过直播在线参加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土木工程学院李惠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数学学院院长马坚伟教授分别以《科学计算新范式:智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地震数据处理与反演》为题作专题报告,分享了自己与人工智能的渊源,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颠覆传统学科的研究?如何打破行业的数据壁垒?如何加速人工智能和我校传统优势学科的融合……圆桌论坛上,副校长刘挺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劼教授、电信学院副院长谷延锋教授、环境学院田禹教授等4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研讨交流。各位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双向赋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用AI技术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各学科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为学校新百年卓越发展持续注入活力和能量。
交流会上,经管学院刘鲁宁、化工与化学学院张兴文、环境学院徐达梁、物理学院刘兴光、机电学院郭超众作为前3期“仲荣班”学员代表,交流了自己通过AI+赋能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心得体会。计算学部赵森栋分享了在自然语言处理与智慧医疗领域的科研实践。交流会由“仲荣班”前3期班主任、计算学部冯骁骋教授主持。
据了解,为了给青年教师搭建跨学科研讨交流平台,从2023年5月起,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计算学部承办,以李仲荣教授名字命名的“仲荣”人工智能青年教师研习班正式开班。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等专家组成的“豪华”师资团队,吸引了青年教师的踊跃报名。“仲荣班”本着“小而精”的办班原则,以“理论基础线”“技术应用线”“问题求解线”3条主线为中心,采用课堂授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目前已开展的3期“仲荣班”共授课48学时,参训青年教师52名,其中60%拥有正高级职称,覆盖全校21个学院(部)、部门。会上,刘挺为前3期“仲荣班”学员代表颁发证书。
“通过这种跨学科交叉的方式,能够打破学院、学科间的壁垒,将智能时代带来的机会与个人发展、科学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仲荣班’的学习、交流和研讨,让我对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自己能够通过AI+培养出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一流人才……”参加交流的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
交流会现场
李惠院士在线作报告
马坚伟教授作报告
圆桌论坛
交流分享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