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联合发布的相关通知,西南政法大学获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
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以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东盟法治研究院(区域国别学院)为具体建设单位。该基地以“全国知名的涉东盟区域与国别法律服务人才培养高地与示范基地”为总体建设方向,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以服务中国-东盟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构建、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和推动澜湄合作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效对接及海外利益保障,精通国际法的涉东盟法治人才。
涉外法治人才校友分享会(图片来源:国际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始终强化政治引领,搭建“党建+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人才培养体系,筑牢涉外法治人才坚定的政治立场与“中国使命”,探索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国别法治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依托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基地,自2016年起,学校协同东盟国家法律、法学组织,在全国率先开设“双语双法”“一带一路”区域国别法治人才(本科)实验班,课程内容涵盖“非通用语言+东盟国家文化+东盟法律制度”,共计开设了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等方向的8个实验班,采用“2年国内、1年国外学习、1年国内外实践”的“2+1+1”特色培养,共招收学生240余名。“一带一路”区域国别法治人才(本科)实验班党支部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中获评重庆市样板支部,学校区域国别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数次受到国家级媒体报道。该项目获批教育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部省品牌培育项目”(西部唯一),获评高校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案例奖二等奖。
获奖证书 (图片来源:国际法学院)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获奖(图片来源:国际法学院)
下一步,西南政法大学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大力建设高素质涉外法治师资队伍,加强涉外法治理论和实务研究,进一步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储备,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夯实人才支撑。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