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贺明 摄)
西政网讯(记者张旭 肖光静) 1月7日下午,西南政法大学人才暨科研工作座谈会在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樊伟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讲话。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项目计划入选者,首批122人才工作特别支持计划入选者,省部级以上重点基地负责人,各学科带头人,各学院书记、院长及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人才工作凸显“私人订制”服务
“人才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党委书记樊伟在会上说道,要持之以恒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会前,学校给每一位教师提前送上了一份“私人订制”的新年礼物——刻有教师姓名的校徽徽章。会议还首次公布了30名西南政法大学122人才工作省部级以上人才特别支持计划人选名单和45名西南政法大学122人才工程教学名师和学术拔尖人才特别支持计划人选名单。
据悉,两个122人才工程支持计划旨在推动“双一流”建设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队伍,激励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快人才培养进程。
按照支持计划的要求,学校将为入选者量身订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搭建全方位培养平台,逐项落实省部级以上人才年薪、校级人才一次性奖励、境外访学、学术交流、学术休假、特聘、经费配套、项目团队建设等各项支持措施。
“要以荣誉为引领、以使命为动力,全校上下齐心,合力做好人才工作。”校长付子堂表示,涉及人才服务的相关部门要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研究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让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为人才铺就成长进步、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四对标”做大做强科研工作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研是显性实力。”樊伟在会上说道。
会议强调,科研工作要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努力追求科研工作的全面开花。要对标国家重大战略,端口前移做好重大项目培育;要对标显示性成果,做优做强西政学术品牌;要对标学术创新团队,做好特色研究集群建设;要对标高水平社会服务,做实做强高端智库。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行政法学院龙大轩教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时代特点,分享了“以故事讲制度,以制度讲文化,以文化讲人性”教学方法;“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民商法学院张力教授以“坚持、辩证、务实、责任、快乐”五个关键词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工作经验;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经济法学院叶明教授从破除学科本位和自我本位出发,对提升科研项目长期规划和创新能力给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学校122人才工程首批教学名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欧阳锐璇副教授表达了继续坚守教书育人的执着,为西政更好的明天而努力的决心和意志。学校122人才工程首批学术拔尖人才、刑事侦查学院梁坤副教授表示,要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份科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会上,党委常委、副校长袁永新作了2019年全校人才工作报告,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力作了2018-2019年全校科研工作报告。会议还发布了《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重大科研成果》。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