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把先进文化建设不断融于党的奋斗征程之中

来源:《文艺报》2022年02月11日  2022-10-11 16:37:54   815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丰厚历史基础上,回顾和总结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建设先进文化的探索和成就,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发挥文化建设的感召和引领作用。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选择先进文化,并沿着先进文化所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的历史轨迹。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文化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先进知识分子努力创造和实践先进文化的结果。

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的同时,始终把革命文化看成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重视文化建设,鼓舞革命文艺创作。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我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思想和主张,为当时的新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促进新民主主义文化蓬勃发展。中央苏区文化运动,20世纪30年代初以上海为中心的左翼文化运动,抗战时期从蓬勃兴起的延安文艺运动到欣欣向荣的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从不屈不挠的国统区文化运动到险恶环境下发展的“孤岛”文化救亡运动,这一切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足迹。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化建设新路,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方针和原则。比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科学繁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关于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关于建立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的思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关于坚持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到巩固社会主义政权高度的思想,等等。在其指导下,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的同时,在文化战线和知识分子政策上实现了拨乱反正,迎来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春天。1979年10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致祝词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大报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明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这一时期,党在总结领导文艺工作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反映了文艺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艺术事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赋予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统一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党的十五大报告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崭新观点,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起来。2001年,江泽民同志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到国家治理和政权建设的高度,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同年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他进一步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提出来,这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涵的丰富和深化。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政策,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国家文化安全论,“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深化了对文化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发展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和部署文化工作,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深刻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这些重要论断,意味深长,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坚持以什么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并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有这些,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总之,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历史是积极引领和践行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是不断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我们要把当前的先进文化建设融于生动具体的党的历史进程中,融于丰富鲜活的党的历史经验中,从我党建设先进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汲取营养,得出启示,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文艺报》2022年02月11日)

(抓取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