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教学科研并重、强化特色优势、推进交叉融合、强基厚理拓工”的建设思路,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基础、以高水平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高质量成果产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院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学科带动效应,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体现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十年办学期间新增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杰青1人、四青人才3人次,获批国家“双万”专业2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等。
围绕事业抓党建、服务大局促发展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支部建设为抓手,有效落实围绕事业抓党建、服务大局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十年来,学院坚持凝心聚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严三实”“谋深干实”作风建设年、基层组织建设年,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
十年来,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为学院事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优化支部运行机制,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探索“支部+学科”“支部+课题组”模式,使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有机结合发挥合力。师生党支部将“三会一课”与学院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体两翼,统一推进。近年来,力学教工党支部、文物保护研究生党支部先后入选甘肃省高等学校党建“样板支部”、力学教工党支部书记张兴义入选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土木工程教工党支部、固体力学研究生党支部等完成1项支部建设重点项目,8项支部建设创新项目。优化支部自身建设,十八大以来共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66人;发展党员595人;教职工党员占比达70%。
十年来,学院坚持实践创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夯实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学院党委先后组织师生赴延安梁家河、八步沙林场、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旧址、哈达铺等开展主题实践;各支部结合专业特色在武威雷台汉墓、嘉峪关长城遗址、敦煌莫高窟、兰州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接受“四史”教育。承办了兰州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论坛,省内外高校70余名“样板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齐聚金城共话支部发展;组织开展微党课、课程思政讲课比赛等活动,在学校两届微党课比赛中均获佳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周又和院士202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疫情期间党员师生显担当,百余名师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的防疫工作,其中1人获“甘肃省优秀抗疫青年志愿者”称号。
十年来,学院坚持内涵建设,师生共育学院文化增强归属感荣誉感。举办张咸恭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打造工学之家,举办各类师生联谊活动,营造温馨“家”文化;举办“工学院祝贺您 工学院感谢您 工学院欢迎您”颁奖典礼,展现教师风采,汇聚发展力量;力学学科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厚基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以培养厚基础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指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十年来,学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教育课程体系。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了本研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大类培养改革,积极探索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狠抓课程教学,打造专业优势“金课”。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甘肃省精品课程5门;获批《计算力学》《地基基础工程》等4门省级一流课程、《建筑美学》等2门跨学科贯通课程、“双一流”研究生课程提升计划课程2门、双语课程6门、全英文课程2门,立项建设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6门;出版《理论力学》《工程岩体力学》等2本教材,入选兰州大学教材建设项目库4项;获批甘肃省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5项、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兰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4项等。
十年来,学院实施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与改革,建强建优教师团队。完善了学院-系-课程群(组)三级教学运行机制,坚持全体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形成了一支“数量恰当、结构合理、师德优秀、教技精湛”的教师队伍。王省哲教授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复杂环境与介质相互作用力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计算力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普通地质学等8个教学团队获批校级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学院还建立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9个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连续举办青年教师讲课、课程思政讲课比赛等,张帆宇教授、刘平副教授分别获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多名教师获得校级、院级教学荣誉。
十年来,学院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学院加强招生宣传,多举措提升生源质量,近三年我院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优秀生源占比达到94%、91.5%、95%,整体生源质量在全校优势明显。坚持教师全员、本科生全体的分级、分层次的导师制。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形成国际工程力学竞赛,全国结构设计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地质工程大赛等专业竞赛品牌,学生累计参与280余人次,获国际、国内、省内各类奖项140余项,获批国家/省/校级创新创业项目100余项、甘肃省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13项;与敦煌研究院等单位建立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1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9个。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成效显著,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研究生累计获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甘肃省优秀硕博士论文11篇,兰州大学优秀硕博士论文13篇。
十年来,学院聚焦学生成长,落实“三全育人”,培养向国际对标的一流人才。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构建具有工科特征的本科生全程成长体系、全员育人体系和荣誉激励体系,形成了“一核一体两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以抓学业和生活为两翼)工作新格局,开展制度化学生思政理论学习,建成学院特色第二课堂育人机制,开设晚自习课,开展前置学业预警,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生活情趣,开展家校协同共育,为年度获奖学生高中母校和家长发送喜报,全方位激励学生成长发展。十年来,学院共培养本科生1945名、研究生1057名;本科生升学率逐年上升,2022年更是超过53%,总体就业率居于学校前列。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已在各行各业取得佳绩,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兰大培养的首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郑晓静(兰大培养的首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非科学院院士孙博华、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马巍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等杰出校友;有2015届校友景泽入选“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青年托举人才工程”,获电工界国际奖励即“The Jan Eventts SUST Award 2020”一等奖;2016届校友李振龙作为张家口古杨树场馆群设施副经理兼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设施经理,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等。
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聚焦“四个面向”
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聚焦“四个面向”提升综合科技实力。十年来,学院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坚持“在区域中谋特色,在特色中创一流”。工学人扎根西部、瞄准前沿,形成了超导电磁固体力学、风沙(雪、尘)环境力学、小波数值计算、岩土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高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智慧防灾减灾、新型绿色工程与绿色建筑结构等特色研究方向。周又和、郑晓静、黄宁独立完成的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谌文武、张虎元、张景科参与完成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院还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与,3/11)、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其他奖励若干。
十年来,科研经费持续增长,重大科研项目能力显著提升。学院批准立项科研项目490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项、100万以上横向课题14项等,立项经费2.48亿元,到账经费2.15亿元。学院在Science、NatureCommunications、GRL、JGR、JFM、JMPS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500余篇,出版专著11部,译著2部,获批专利280余项,软件著作权24个。
周又和教授、张欢副教授学术文章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刘占科副教授提出了计算最大二阶弯矩的直接确定法,并被全球著名科技媒体机构“工程进展”(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
超导断裂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理论研究论文被《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国际期刊选为Featured封面论文
十年来,学院优化学科平台,着力强化野外台站。学院增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增列流体力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3个学科入选甘肃省重点学科。获批风沙(雪)环境力学省级国合基地,学院青土湖沙尘暴野外观测站获批省级野外台站,黄土滑坡野外台站获批校级野外台站,为多个重大项目提供重要支持。特别是建立的青土湖沙尘暴野外观测站被流体力学顶级期刊JFM专门报道,被肯定为“独一无二”“是一高技术科学站”,能实现风速和电场等物理量的三维测量,以及对理解多因素的关联机制和相互影响等所给出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新增“超导力学研究院”“湍流-颗粒研究中心”两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成为学院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平台。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进一步落实好社会服务职能和主体责任,积极推进全面社会服务。十年来,学院聚焦重大环境问题,在国际上形成了风沙及沙尘暴环境力学的中国学派。我们设计的塑料方格在甘肃民勤防沙治沙工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实现的百平方公里百年沙波纹及沙丘场演化成果在发展中国家院士大会上做邀请报告,被肯定为“来自于中国兰州大学的中国科学家郑晓静发现了用以预测沙丘场形成与发展的一数学模型,这一应用于地球上沙漠地带的沙丘场模型能给出针对沙尘暴与沙漠变化的村庄防护的更好战略决策”。为我国和若铁路和新疆首条穿越沙漠的高速公路工程防沙治沙措施及其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国内首次开展了数百米高空人工气溶胶投放及相关基础实验,被某国防单位称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得到DISCOVERY探索频道的专题报道。开拓性的开展了基于动力学过程的高寒山区水资源时空演化研究,提出的祁连山生态保护重大工程的相关建议得到甘肃省委书记等领导的批示并相求相关部门采纳意见。
草方格固沙铺设优化方案
大气边界层烟云扩散外场模拟与测试
十年来,学院聚焦超导新能源材料应用的重大国家需求,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成为了我国超导力学研究的主导单位,为我国百余台超导磁体的研制设计与制备实现了从“0到1”突破的力学支撑。提出超导磁体力学分析的有效模型与算法等,被国际学界肯定为“支持了超导磁体设计”,由此支撑了中科院近物所124台(包括出口美国)超导磁体的成功研制和该所共50亿元的5台关联大装置进入研制。论证的CICC 模式被首选为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高场导体的选型,发明的焊接工艺被西部超导公司应用后认为“解决了接头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难题及磁体运行不稳定困境”等。
国际首台全背景场超导力学测试大型装置
十年来,学院聚焦文物保护,建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率先创办文物保护硕士、博士培养方向,培养文物保护顶尖人才;建设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助力“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研究土遗址风化机理,创立土遗址保护理论与土遗址勘察、设计、试验行业标准,完成了丝绸之路中国段古遗址赋存环境区划。
十年来,学院开拓了高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研究,拓展了智慧防灾减灾工程应用。学院研究团队研发缓冲砌块制备程序,为我国北山核废料储存提供备选方案;主编国内首部钢结构交错桁架标准和新型装配整体式房屋结构系列图集,推进技术标准化,指导企业建基地促生产;编制大厚度湿陷性黄土相关规程,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难题;研究黄土滑坡的致灾机理,指导地方政府开展灾害预警等。
十年来,学院拓展国内外合作交流,贡献兰大力量。先后邀请包括赵忠贤、陆夕云、黄永刚、彭建兵、田村幸雄院士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40余人次来院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150余场次。与多位活跃于学术前沿的国际一流学者(如国际颗粒动力学和复杂系统动力学领域著名专家、巴西科学院院士、法国巴黎工业物理与化学学院Hans Herrmann教授,沙尘大气模式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德国科隆大学Yaping Shao教授,国际积雪物理与水文专家、洛桑理工学院Michael Lehning教授,沙漠化防治工程专家、伊朗阿米尔卡比尔理工大学Abbas Soroush教授等)有密切的交流,通过聘任外籍专家、承担联合导师、共同申报国际项目、研究生和博士后互访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深入的合作,大大提高了学科国际影响力、科研成果水平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主办承办高质量学术会议20场,包括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专题研讨会(IUTAMSymposium)、国际风沙科学大会(ICAR8)、固体力学发展机遇与前沿挑战研讨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等。
聚焦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人才强校”战略
以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引擎,助力“人才强校”战略实现重大突破。十年来,学院加大领军人才培养力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收获颇丰。周又和教授于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继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于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周绪红教授于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学院当选的第3位院士。郑晓静院士于2021年被英国剑桥大学列入250年来全球150位著名流体力学学者之列(国内仅2位)。王省哲、王记增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王记增入选国家杰青,雍华东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张兴义入选国家优青、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还有16人次入选飞天学者、青年托举等省部级人才计划。人才团队方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12)、“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2014)、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1)、力学学科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022)等。
十年来,学院坚持“稳、培、引”并重的理念,教师数量和质量都得到大幅提升。学院共引进选留人才39人。其中青年研究员5人、副教授10人,选留博士24人;聘任双聘院士1人,高级外聘专家4人,兼职9人;增列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0人。目前,全院在编教职工96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教师中有正高30人,副高26人。全院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争做教书育人楷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十届周培源力学奖、徐芝纶力学奖、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师德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术骨干在国内外重要机构组织任职数量、职务重要性明显提升,入选各类学会委员20人次,国际学术机构任职13人次,国内外学术期刊主编、编委15人次等。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