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喜迎党代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新时代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来源:四川大学  2022-09-26 10:37:01   4258 阅读

长期以来,四川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聚焦和强化“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全面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让“开放包容、厚重大气”的文化特质成为每一个川大学子的人生底色,让“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成为每一个川大学子的人生境界。学校现有36个学科型学院(系),本科专业10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76万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29万人,在校博士研究生0.68万人。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四川大学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有关成果多次获得《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和教育部官网等重要媒体报道。2018年6月,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明确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开启了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征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在全国性会议上分享“川大经验”上百次,千余所高校来校调研,《新闻联播》以“四川大学:‘小课堂’撬动‘大改革’”为题进行专题报道。

在人才培养中,四川大学涌现一批优秀学生代表,近五年共有3万以上人次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奖励、6万以上人次学生获得各类省级奖励。其中包括吴玉章学院毕业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侯旭,他首创的“液体门控技术”被世界权威化学组织IUPAC评为2020年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2019级数学拔尖班学生刘治宇,他证明了在一般性假设下关于Gushel-Mukai簇双有理性公开问题等,应邀在爱丁堡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作学术报告。完成D轮融资、估值超过7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医联”创始人兼CEO王仕锐,在2016年福布斯亚洲版生命健康领域“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位居榜首,荣获2020年教育部创新创业英才奖。荣登“胡润百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星企业百强榜的“高木学习”CEO刘瞻,“2013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最年轻候选人。薪太软(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昭君,入选2018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入选2018胡润30岁以下创业领袖。学校首个“江姐班”学生徐逸龙、王泓力带领四川大学代表队,参赛项目“在需钠弧菌中实现严密而精细的基因调控”在2021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赛事中斩获金奖。法学院2015级彭超,儿时触电失去双臂,2016年夺得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期擂主,2017年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2019年获评全国自强模范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罗杰、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博士研究生孙一民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殊荣称号。水利水电学院博士生刘燚获2019年“最美大学生”称号。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刘大一恒,在2021年成功入选华为公司的“天才少年”计划,是西南地区首位入选该计划第一档的学生。华西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级博士研究生杨静云和2021级博士研究生乔婧昕等人分别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杂志和Science杂志上发表新冠疫苗和新冠病毒研究论文。

做亮川大风格通识教育

作为最早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立健全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小组等组织机制,全面发挥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扎根社会服务国家、学科门类齐全完备的综合优势,推进“提供一坛既富含‘复合维生素’又富含‘丰富乳酸菌’的‘泡菜水’”的川大风格的通识教育新体系建设。

通过杰出教授和国家级人才等领衔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制定《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中华文化(文史哲艺)》《人类文明与社会演进》《科学进步与技术革命》三大先导课程为引领,以“人文与艺术”“自然与科技”“生命与健康”“信息与交叉”“责任与视野”五大模块为基本,以10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每年开设700门次、5万人次选修全校性通识课程,持续丰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设立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奖、推动跨学科课程团队建设、开发通识课程移动评价系统、开展“一课一书”计划、组织“52经典悦读书目”导读共读等方式,以教师文化素养、学生文化素质、学校文化品位“三提高”为主要目标,持续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水平。

学校集中力量打造杰出教授、教学名师领衔的《巴蜀文化》《走进杜甫》等颇具地域特色的在线通识教育课程,有40余门特色化MOOC和SPOC课程利用各类“智能+”教学平台向兄弟高校输出,累计43.7万学生人次选修。

做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以7个国家级、6个校级拔尖计划2.0基地和9个强基计划专业为切入“点”和关键“点”,以14个大师班/交叉班/试验班建设为生命“线”和活力“线”,以22个本科生荣誉学士学位计划(树人班)实施形成基本“面”和新局“面”,初步构建个个成人、人人成才的点线面结合的新时代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载“体”和新“体”系。

初步构建“课程引领-大师引导-书院浸润-文化涵育-实践强化”全方位拔尖学生价值塑造体系,培养一批以学校江姐班、十佳优秀学生、十大阅读之星等先进班团集体和个人为代表的政治觉悟高、思想信念强、学习素养优、创新能力强的拔尖学生群体。

在全国率先实施“首席专家负责制”和“执行主任”制度,初步构建多维测试招生体系和动态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积极探索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以吴玉章书院为载体,推进“学术导师+学业导师”双导师驻院制,举办多样化的跨学科跨专业学术活动,率先建立一站式社区学生综合服务模式,全面优化新时代一流拔尖创新人才育人环境。

在制定和实施19个跨学科“3+1+5”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先行先试建设基础学科文史哲大平台,探索通过“一流人才培养专业建群”,打造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立交桥”。

做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工作,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空间安全、数学、核科学、公共卫生、化学、考古、人工智能、儒学、双碳等10个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任务。每年优先保障上述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并逐年有增加。以5个学科领域工程硕博士教育教学改革为引领,带动全校各专业领域的工程硕博士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做全课程思政教育覆盖

在持续思政课程建设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制定《关于“全课程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国较早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纳入学院任期和年度目标任务,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推进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改革建设、质量监控、成果推广等工作。

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全覆盖,在全国最早开出“四史教育课程”和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校级创新班”,近三年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设立高水平本科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专项235个、749门次课程思政榜样课程和思政标杆课程,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

坚持“用心用好‘川大红’,为党为国育新人”,积极应用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以弘扬江姐精神为引领的四川大学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加强江姐纪念馆暨四川大学革命英烈事迹陈列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长廊等育人效能,不断优化“红动一小时”“八秒正能量”等思政课程品牌,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向而行、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做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14项、省级新工科项目8项,教育部新文科项目8项、省级新文科项目立项11项,近三年出版《立德树人——四川大学全课程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考与探索》等教学改革文集6种,在聚焦教学改革前沿中,深入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教育教学改革。

依托各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施精细扶持、精心培育,2021年获评四川省教学成果奖55项,其中特等奖8项、一等奖18项,获奖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将高质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孵化为优秀教学成果。

分类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研究项目、未来教育改革研究专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项目等特色教学改革项目,把组织化的教学研究作为解决教育教学难点热点、引领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全面修订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建立先进性、模块化、复合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为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实践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四个模块,通过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应用检验三个阶段培养高水平专业学位研究生。新增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设实践课程要求和在读期间实践交流活动要求。

2021年立项研究生培养教育创新改革项目133项,其中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36项,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30项,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项目20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7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30项,专业学位研究生示范性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0项。近五年培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74项,孵化省级教改项目29项。

做大一流专业课程教材

制定《四川大学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专业结构初步实现从“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转变,初步形成了“文优-理进-工改-医强”的专业布局,大力组织国际和国家级专业评估和认证,学校本科专业由143个缩减到92个招生单元。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3个、位列全国高校第1。

制定《四川大学一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创建大学外语、大学数学等信息化课程“示范包”,打造跨学科交叉课程、项目制课程群,探究式课程比例达70%,成为首批教育部智慧教育平台试点高校,以在线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与突破口,推进本科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创新。获认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4门,全国排名第7,其中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全国排名第1。

制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精神推进教材建设工作方案》,分类定向打造高水平教材,10位专家参与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修订,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1项,以主编或副主编获得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14种。联合建设“马工程”教材专区、教材教参阅读区,举办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奖教材展览等,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材工作会议精神。

打造国内领先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2019年获批成为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率先在国内推动研究生综合素质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培育的载体和平台,研究生综合素质课从2017年起纳入全校68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47个一级学科博士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以直达课堂、直达课程和直达师生为目标,联合打造“四川大学教材在线服务平台”,上线1568种电子教材,切实服务新冠疫情应急管理和常态化管理下对线上教材的迫切需要。

做专创新创业教育升级

书记、校长任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明确“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两条主线互融互促的双创工作思路,打造“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创新创意实现平台(智造梦工场)、变革性技术国际研发转化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平台等五大平台,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率先突破、全面领先奠定扎实的基础。2016年学校获批国家首批高校4个“双创”示范基地之一,2017年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多次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评估优秀。

较早出台“互联网+”大赛激励管理办法、职称评聘等文件阵列,较早探索允许教师享有高份额的职务成果所有权,学校知识产权免费授权在校生使用5年,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在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连续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和“先进集体奖”,七届大赛金奖总数19项、位列全国第四。

将“企业命题、高校揭榜”全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首创“大创企业命题组”,引领师生应需研发,实现龙头企业人才、课程、命题、资金、平台等产业资源“五进校”,构建国内高校规模最大的两千多人的创新创业校外导师队伍。

大力推进校地深度融合,每年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岗位超4000个,通过“创响中国”“校企行”等国家级平台推送双创项目进入专业孵化器等做法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充分肯定。

营造学术科创浓厚氛围。连续24届开展学生科技节,每年开展学科竞赛40余项,近4年选育学生团队荣获“挑战杯”国赛特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节能减排”国赛一等奖等奖项及荣誉142项。历时两年半成功承办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2500余所高校2.2万件作品参赛,累计吸引1000余万人次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学校特等奖数量和总分排名均列全国第三。在“创青春”大赛中,近三届获金奖6项,研究生作为团队第一人2项;银奖3项,研究生作为团队第一人1项;铜奖8项,研究生作为团队第一人2项。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近五届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7项。

切实加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实践、专业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和全流程优化。

校企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取得成效。不断增加博士研究生指标用于与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在关键领域有科技合作项目的学院。在多个学科领域联合培养博士生,校企双导师通力合作培养研究生,校企共建实验室,解决企业“卡脖子”问题。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与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宜宾市政府等签署培养基地共建协议,与四川省委网信办、省疾控中心、省国土资源厅、成都市高新区,以及一批骨干龙头企业等共建联合培养基地,为1000余名产业导师颁发聘书。

做严全面教学质量管理

以全校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才培养,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将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坚持对标国内国外一流,不断优化定期修订、分类管理、多级评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机制。

通过率先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作为必修学分,为特殊兴趣和特殊专长学生构建课程设置、学分转换认证绿色通道,构建学术研究型、创新创业型、实践应用型三大类课程体系等,探索将本科“323+X”人才培养体系等教学改革实践转化为人才培养措施,将《四川大学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等教学改革成果固化为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严字当头,每年本科排课5700余门、研究生排课3000余门、近20000余门次,本科选课80余万人次、研究生选课3.5万余人次,组织各类学生期中、期末、大学英语四六级、特殊类型学生等选拔考试等20万余人次,确保全校各类学生教学高质量稳定运行。

推行“学业(课程)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结果动态化”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出版了4套优秀非标准答案考试论文及试题集,有力支撑探究式教学改革。

学校投入超2亿专项资金,建设和改造9大类智慧教室500余间、公共学习空间5000余平方米,基本实现智慧教学环境全覆盖,全面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通过靶向培训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形成多元化教学“组合拳”,通过“口袋实验室”“线上虚拟仿真实验、线下套件快递到家”等构建在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确保新冠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随时线上线下教学切换运行。

建立规范的研究生开题报告和中期检考核制度,指导并审核学院制定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方案,进行精细化管理,每年完成1万余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工作。进行博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将博士研究生学制调整为四年,目前全校90%的博士招生专业已完成调整工作。

做好教育评价深度改革

坚决落实教育部、科技部相关文件要求,破除“SCI至上”和“唯论文”不良导向,建立以分类评价和专家评议为基础的科学评价机制,组织修订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和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经反复修改,多次学校专题会研究、相关校领导阅改,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两次讨论、审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四川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规定》《四川大学增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实施办法(修订)》。组织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修订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依据学科属性,丰富学位评价体系,完善不同学位类型和不同学位层级学位授予成果要求

为培养研究生创新争优意识,营造一流学术氛围,鼓励学术创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大优秀论文的正面导向作用。根据《四川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办法(试行)》,制订评选细则,经培养单位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评选出2021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4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9篇;评选出2022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4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0篇。

认真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送审工作,对申请答辩的所有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答辩前盲审,实施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全覆盖,且每篇论文送5位评阅专家。按不低于10%的比例,对申请答辩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答辩前抽检盲审。按不低于10%的比例,对本科学位论文进行答辩前抽检盲审。

根据《关于开展博士学位论文重点审核工作的通知》,组织学位论文重点审核工作,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排位,将末位者列入重点审核名单,在学位委员会上进行重点审议,对学位论文进行严格审核,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做硬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率先实行“双证”(《教师资格证》《四川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合格证》)上岗制度,首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等各类教师教学发展品牌活动。

在全国创新构建虚实结合“校—院—基层教学组织”三级联动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5个虚拟教研室获教育部首批建设试点,成立全国首个“教师教学创客中心”,大力度支持教师积极参与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竞赛,持续推动教师创新教学水平提高。

学校每年投入2000多万,评选本科教学先进单位和个人,尤其是通过本科教学“三大奖”等,重奖教书育人好老师,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本科教育教学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举办新晋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会和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提升培训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综合素质与指导能力,加强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按照“高进、严管、精育、优出”原则,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近年来辅导员队伍中1人获得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1人获得四川省名辅导员,4人获得四川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制定《四川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建立辅导员职业、专业双重能力提升机制。

做新融合教育创新品牌

打破学科壁垒,做实文理交叉、理工结合、工文渗透、医文融合、医工共建、医理互促,探索设立8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学科、复合型一流人才。

由院士、国家级人才等领衔大师创新班、交叉学科试验班等,以科研实践为重要载体,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近三年各类创新班平均深造率达84.7%。

以“医学+”和“信息+”作为双引擎,大力建设高水平学科交叉中心,在国内首批开设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为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学校“华西医学整体率先迈入一流”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做多教育对外开放途径

从2012年暑期教育对外开放开始,每年举办为期2周的国际课程周(UIP),已邀请牛津、哈佛等一流大学1185名知名教授开设全英文课程1447门,3429名世界名校学生共同参与“国际交流营”,校内和对口支援高校受益学生每年超过2万人,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带头示范效应。

从2016年起,实施“大川视界”访学计划,与100多所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共建20多个大学生海外实习实训项目和基地,学生每年受益面超过3000人,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并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5个专业,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波兰华沙大学共建“波兰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大力推进留学生课程建设,建设临床医学等全英语授课专业16个、《中外低碳经济实践》等校级英语授课品牌课程87门,建成《诊断学》等4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不断提高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

做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多渠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年级大会等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四史”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打造“信仰的力量”精品微团课,组织引导团员青年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年均达105万人次。推动“研究生党员学长制”品牌建设,发挥党员学长在思想、生涯、学习、科研、生活上的“五个领航”作用。

拓展第二课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宣讲报告、座谈研讨、班团组织生活、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传统节日以及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青春告白祖国”“网上重走长征路”等主题教育活动。年均开展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300余场,覆盖学生17万余人次。围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精神,争做又红又专时代新人”等主题,年均组织全校1885个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4500余场。充分挖掘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宣传以江姐为代表的川大革命英烈红色故事,以“打造一个馆、创作一台剧、建设一个班”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精神 争做又红又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首批获得“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培育计划”,搭建“你的故事·点亮中国”交互式数字体验平台。与新华社共同制作“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青年党史讲坛节目六期,策划制作《我和我的祖国》主题MV、《小川说团史》《遇见川大》等新媒体产品,受到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其中党史讲坛节目仅新华社客户端点阅量达1380万。2021年由教育部学位与和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牵头主办“百校研究生颂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接力学习‘四史’活动”,共计有146所高校参加,讲述213名革命先辈故事,阅读量超过100万次,获得新华社、中新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做细学生管理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四川大学学生手册》为核心,依法治校学生承诺书为保障,纪律处分为底线,专项制度为补充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

着力打造“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和校园管理服务需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因地制宜、分类试点方式,在三个校区分别选取全年级书院制模式、低年级多学院混住园区模式、高年级楼宇楼层模式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本科学生宿舍开展先期试点。以江安校区本科生宿舍为重点,形成以驻点学院为主导、入住学院协同参与、多种育人资源下沉社区的工作模式。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学生健康安全。开展多渠道防疫知识宣教,持续提升学生疫情防控意识及能力;严格落实排查任务,精准掌握学生行踪,参与制定各类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依托校际联动、校院协作和信息化平台支撑,有效管控住了因疫而生的直接、衍生风险。

完善资助保障体系,实施发展性帮扶。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丰富学校资助帮扶体系,推出暖冬助学金、返乡路费补助、伙食补贴、“一分钱”年夜饭等帮扶活动。每年为8万人次本科生提供总计约1.7亿元的各类奖励资助。开展资助育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设立发展型资助系列项目,强化学生诚信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相关资助育人活动每年辐射学生1万余人次。

做深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学习力。加强学生入学教育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坚持以学为主,树立远大理想,练就扎实本领。组织开展“阅读之星”“进步之星”等活动。建立“1+2+N”学业指导工作机制(1个“思学学生发展辅导工作室”,2支学业导师、“大川小思”朋辈学业导师队伍,N个学业指导工作模块),建设“四川大学学业与发展支持中心”,分年级开展精细化学业指导。年均开展“论文零距离”“走进实验室”“1+1帮学互助教室”等学风引领活动200余场。

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制定《四川大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开设的《交响乐鉴赏》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原创“江姐在川大”红色舞台剧目入选教育部2020年高校原创精品推广计划;建设的8支高水平艺术团,在近两届全国、全省艺术展演中获奖51项;定期举办新年晚会、新年音乐会,推进文艺轻骑兵志愿活动进社区等,不断繁荣校园文化。依托“凤凰展翅”文化艺术节、“逐梦青春”学生社团文化节等,年均组织品牌活动2500余场次,线上线下覆盖8万人次,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坚持把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四川大学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构建具有川大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融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制定学期劳动任务清单,发掘劳动月活动载体,建设“开心农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品格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将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有机融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服务离退休老同志、疫情防控、大型赛会等志愿服务,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超30万小时,连续两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数列全国高校第二。290名川大学子扎根凉山23年接力支教,形成了“一教双创三扶”的教育扶贫模式,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通过组建重点团队和实施专项计划,年均近千支团队、两万余名师生开展社会实践,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选树学生典型,形成示范牵引。依托学年奖学金、优秀学生/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干部评选,选树学生身边的学习典型;开展“百佳”“十佳”优秀个人及集体评选,树立校级学生标兵。通过选树点面学生典型,发挥学生典型分层分类带动作用,充分展示川大学生风貌。

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体系。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学生综合能力素养测评模型,搭建“能力测评-精准推送-学时记录-第二课堂成绩单生成-大数据分析”工作体系,“睿川大”信息平台上线一年以来,活跃用户3.8万,累计发起活动2951场次,总学时数量达88.5万,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过程记录和数据支撑。

做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优化教育教学,用好心理育人主渠道。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实现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并辐射到研究生。开设《得觉智慧课》等系列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内在的宇宙:探索心灵的奥秘》,依托云上川大平台建设线上直播课,制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并上线使用,累计选课人数3万余人次。邀请国内专家举办“悦心云端心理系列讲座”,每月两期。打造全国首个高校“大学生家长空中课堂”,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每月一期,已推出十九期。

丰富实践活动,扩宽心理育人途径。推进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交融渗透,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为抓手,以“学生社团”为牵引,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开展活动90余场,年均参与3万人次,塑造了学生自尊自信的阳光个性,激发了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内在动力。心育与“五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举办“定向青春·智跑回家”全域定向赛、“音为有你”音乐分享会和“悦读经典”系列活动,通过体育、音乐、德育等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心理育人内涵。

加强预防干预,筑好心理育人防线。持续开放面对面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阳光心理热线,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建立案例研讨、督导评估等制度,规范咨询预约、值班、咨询、反馈、督导、档案管理等环节,形成源头管理、过程管理、跟踪管理的一体化咨询工作机制。每年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每学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和自助心理测评,多维度综合分析研判,建立心理危机台账,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干预和跟踪服务。出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加强部门协同,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识别、预警、研判、干预及应急处突等工作,系统性、制度化提升学生心理危机的预判和应急处置能力。依托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深入推进和细化精神疾病绿色通道转诊制度。

提升能力素质,加强心理育人队伍建设。强化“六位一体”思政队伍育人职责,将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新进教师、机关兼职辅导员、教导员,纳入心理育人培训年度规划,分层次进行专项培训。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分级培训考核,做到专职辅导员C级培训全覆盖,需持证上岗;继续进阶,获得B级证书可作为心理健康必修课兼职教师,并承担学院二级辅导站的工作;高阶培训考核获得A级证书可成为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办“心理名师工作室”,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形成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对学生骨干进行分层培训,班团干部培训全覆盖,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全覆盖,加强学生互帮互助教育,提升心理问题识别和朋辈辅导等互助能力。

做强学生入口出口质量

每年在西部12省区和在川录取本科人数5500余人和2400余人、分别占学校总计划的60%和27%,全面体现对西部和四川省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责任和担当。在全国率先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少年生招生项目等,助力国家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招生人数1%以上。建立一套研究生招生安全平稳工作制度,实行研究生招生指标动态管理实施办法,按照四个“跟着走”深化招生指标管理改革。大力增加学校博士招生指标,稳定硕士招生规模。服务国家需求,逐年调整硕士指标存量和优化指标结构。大力推进硕士招生一级学科命题,持续深化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改革,科学选拔高层次创新人才。

构建夏令营+导师深度参与+走出去宣传互为补充的招生新模式,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源持续增加。持续增加接收推免研究生人数,直博和硕博连读人数取得较大提高。每年举行多次校级培训会议,加强与各招生单位关于招生政策的座谈、沟通、交流。

进一步加强“高”“大”衔接,与中学共建后备人才培养基地11个,每年组织名师大咖组成的招生宣传队伍1000余人,开展“中学校长论坛”“名师母校行”“川大来了”等系列活动400余场次,充分利用全媒体(人民网、腾讯视频、知乎等)发声,多形式讲好川大故事,全面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化就业教育引导,以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现高质量就业为目标。通过行业大讲堂、能力提升训练营、重点单位实习实践、朋辈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地区、到重点单位就业创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到党政机关、人民军队、企事业单位、大型骨干企业、一流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医疗卫生单位等重点单位就业占比超过70%;学生积极奔赴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其中西部地区就业占比长期保持在64%以上;学校全面推进实施“明远英才”选调生基层就业计划,基层选调人数逐年提升,2021届达到877人,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在新时代人才培养新征程上,四川大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各项要求,全面贯彻“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培养方针,全面实施《四川大学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和《四川大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人才培养的新亮点,力争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一流人才培养的新贡献。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