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西安交大举行钱学森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家论证会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2019-12-30 11:36:55   423 阅读

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未来技术发展需要,培养“新工科”领军人才,12月28日上午,学校举行钱学森工科试验班培养模式改革专家论证会,对钱学森班创新性交叉模块培养方案进行评审论证。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钱永刚,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山西运城东康教育集团总校长张新民,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专家,西安交大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教师参会。钱学森学院副院长王娟主持会议。



郑庆华回顾了钱学森班创办12年以来探索取得的经验与成绩,并就当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与展望。他指出,钱学森班创建了工科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新模式,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培养出了高质量的毕业生。未来要实现从1.0向2.0阶段的实质性跨越,必须在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理念上进行根本性突破,从“有什么专业和师资培养什么人”转变为“未来需要什么人而培养什么人”。同时,要提高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细化管理与评价考核机制。他还就未来钱学森班的培养提出了四点要求:夯实基础,跨界融合,激发兴趣,动态管理。



钱永刚指出,西安交大钱学森班是我国高校第一个以钱学森名字命名的试验班,身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重任,应将钱学森“大成智慧学”教育思想和科学精神发扬光大,将系统科学的思想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去,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就钱学森班培养方案改革制定总体情况进行了汇报。他分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学科类别的发展趋势,提出钱学森班培养方案改革应着眼未来科学技术发展,以“高精尖缺”为引领,融合钱学森提出的“集大成得智慧”教育理念,强化钱学森班“筑工科基础,强人文素养,建系统思维,育领军人才”的办学特色,建立“通识教育夯实基础,专业模块交叉融合,特色实践助力创新”的贯通式、模块化、个性化工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钱学森班将初步建立智能制造、现代能源动力、智能电气、智能技术与自动化四个创新性交叉专业模块。



随后,钱学森班四个交叉专业模块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模块的培养方案制定情况。各模块通过充分调研和总结,分析了本领域当前人才培养的困境,展望了未来的行业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情况,并据此提出本模块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管理机制以及未来的预期成果等。



汇报结束后,会议进入专家评审论证环节。各位评审专家充分肯定了钱学森班的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并就培养方案完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们认为,钱学森班人才培养应进一步体现国际化,突出文理渗透与理工交叉,增大学科跨度,加强通专融合,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强化学生心智培养。

专家组长郑南宁在总结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教育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门、点燃一把火,激发其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动力。钱学森班在培养过程中要立足现实、瞄准未来,坚持以钱学森教育思想为指导,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头羊。本次会议经过论证研讨,进一步明确了钱学森班未来的发展改革方向。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成立于2007年,遵循著名科学家、杰出校友钱学森“大成智慧学”的教育理念,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框架构建课程体系,集全校优势教学资源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了“筑工科基础、强人文素养、建系统思维、育领军人才”的办学特色。迄今为止,钱学森班共培养了9届毕业生408人,其中95%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包括哈佛大学、MIT等世界一流名校。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