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2022年9月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张家湾古镇与大运河”历史影像文献调查征集活动在北京未来设计园区启动,“静湾回溯——中国摄影的早期实践与漕运文化学术论坛”作为征集活动启动后的第一个项目同日举行。
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美术馆影像艺术中心主任蔡萌担任召集人,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高初担任评议人,邀请了十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从早期中国摄影、大运河和漕运文化、民俗学、社会学、红学等多个维度进行交流研讨。论坛以期通过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互动,打破学科和学界的壁垒,将大运河与漕运文化,历史影像与张家湾古镇的历史研究置入跨文化的研究视野中。
第一场学者发言
徐家宁:《第二次鸦片战争八里桥战役之战场的再考察》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古都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徐家宁首先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八里桥战役和张家湾战役进行主题引入。徐家宁提出对于八里桥战役的研究,前人多集中在武器装备以及战术的讨论,鲜有论及双方具体的交战地点。同时,徐家宁通过数张相关历史照片进行佐证以及行军线路、交战地点、地名比对,指出八里桥战役和张家湾战役的具体地点与通州行政区划、张家湾的多个村落名高度重合,从而证明了张家湾近代以来的战争相关的重要史实。
王川:《视觉记忆:城乡变迁、影像档案与文化建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未来图像实验室负责人王川在围绕《视觉记忆:城乡变迁、影像档案与文化建构》这篇主旨发言中通过其于2016-2018年在通州地区开展的影像实践经历,以全像素影像采集以及云端保存更新的方式参与到城乡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他提出影像采集、留存形成数据化视觉资产,并以混合多元的形式进行视觉呈现,将是面向未来的文脉延续、文化建构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探索。
安德鲁·戈尔丁线上发言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威斯敏斯特大学摄影系主任、博士导师安德鲁·戈尔丁(Andrew Golding)以视频在线的形式参与论坛,他提出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政府在组织这个项目时展现了极大的远见卓识,张家湾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登陆码头,同时也是皇家御用码头,更是支持了北京城的城市建设,在历史图像和文献中重建重要文化遗址,通过学术研究和艺术作品进行实物重建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张家湾曾是非常繁荣兴旺的古镇,但在明末清初迅速衰落甚至不复存在。他表示愿意利用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资源,进入档案馆、联络专家、获得资料并带着所积累的所有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帮助到这个项目的每个阶段取得成果。在他看来,影像是保护历史和记忆的伟大媒介,在中国惊人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历史被遗失,但我们可以一起努力恢复和反思历史的价值。
仝冰雪:《摄影在北京:传入与传播》
著名影像收藏家、摄影史学者仝冰雪首先回溯了早期北京摄影活动,介绍了数位早期在北京较活跃的国内外摄影家,并在发言中展示了目前发现最早的张家湾的影像:由菲利斯·比托(法,Felice Beato,1833或1834—1909)拍摄的燃灯塔、八里桥,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宝文庄公之墓3张照片。这3张可以说它是北京这里头拍的北京的最早的三张照片,也是通州目前发现最早的三张照片。最后,仝冰雪以“独一无二之王宫贵胄之记录,城墙宫阙之丰富影像保藏,重大新闻事件之实录,民俗风情之最后见证”总结北京早期摄影实践,并期待北京历史影像数据库的建立,主张推动在线影像研究,以及促进摄影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探究。
胡晴:《烟云模糊看运河——<红楼梦>与大运河点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红楼梦学刊》副主编、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胡晴通过将大运河作为一个线索与“烟云模糊”作为一把钥匙,梳理了关于红楼梦的大运河书写中的一些散落的点,点线串联,从红学视角出发,为在场嘉宾提供了精彩的内容。《红楼梦》中虽没有明确的大运河指向,但是大运河的人文文化实际上是作为《红楼梦》的一个书写底色而存在。其中曹雪芹家世与大运河之间的关系、书中多有对贾府南方亲眷通过运河到达京城的描述,例如:林黛玉便可能是在通州下了大船换乘小船,顺着通惠河往城里到达贾府、贾府与南方千丝万缕的联系都由大运河这个隐含的线索进行串联。
毛巧晖:《北运河流域民间文艺资源的传承与转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方室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毛巧晖针对运河沿岸的民俗文化进行线上主题发言。民间文娱种类包含众多,例如在路上流动的运河号子,还有乾隆传说中花丝镶嵌,以及像杨柳青、杨氏庄者、柳琴戏帽腔等。民间文娱所蕴含的时代命题和民众的生存经验,可以在新的语境中为运河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毛巧晖谈到,在当下运河,包括通州中心建设,张家湾开发中如何进行创新性传承?这是当下非常关注的。随着非遗保护,运河流域因水而兴,因潮而生,因桥而盛,多元交流的民间文艺资源,尽管运河现在的实际功能已经没有了,但它传统的民间文艺资源逐渐转向遗产化、资源化,超越村落地域所共赢,共享公共文化资源,发挥运河领域民建的资源特性,所以在历来的文化遗产开发中,更应该对它进行了各项资源进行整合。
吴雪杉:《从北京名胜到民族风景:早期摄影中的八达岭长城》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吴雪杉教授通过对一张大约拍摄于1924年到1925年之间的长城摄影作品的出处进行考究,通过拍摄时间比较、画面构图细节探索、历史事件考究等方式,从一张照片的出版、使用、流转窥见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一角。
评议人李军
中央美术学员人文学院李军教授针对论坛第一场发言进行评议。李军教授首先肯定了论坛在座嘉宾的发言,他简单回溯了我国北方、南方发展交融的历史,运河正是在此时期南北诞生的,成为南方的文化和物质向北方输送的重要渠道,张家湾也因此成为南北方沟通的大门。从辽代开始南下的线索和从东晋南迁之后的整个南方的繁华繁琐,这条线索实际上就汇合在这条线上,运河的兴盛衰落本身就是现代化的符号,两者之间也是一体两面。我们今天要做的工作是要用这样的现代化,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传统运河体系的衰落方式,在新的条件下重新激活它,重新让它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第二场学者发言
丁澜翔:《共享的“目光”—— 1960年代“合影画”的视觉经验与文化想象》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丁澜翔发表题为《共享的“目光”—— 1960年代的“合影画”的视觉经验与文化想象》的主题演讲。“合影画”是以家庭或群体为表现对象,画中人物作为正面人物群体定制于画面中央淡化情节和叙事,以形象的刻画和画面背景的寓意完成主题表达。随着照相业的不断普及,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塑造观者视觉经验,绘画开始模仿摄影的视觉性,这种绘画对从合影到合影化这种视觉性的转换动力,一方面是来自于人像摄影和肖像摄影肖像画两种艺术类型的内在联系。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合影画”对合影视觉性的模仿与相向应拥有共同的诉求。丁澜翔以孙濨溪先生的作品《天安门前》为例,讲述了合影画中绘画技法的别出心裁,同时作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再现,展现对象的精神特质,进而反映整体的时代面貌。
杜琳线上发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系博士生杜琳的主题发言,通过日本摄影家木村的战时摄影作品,对画意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美学概念进行了质疑。木村的案例表明,社会和历史背景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家的实践和理论。只有通过接触摄影师个人多方面的个人视角,研究他们的技术语言,并置入历史背景,才能透过科学客观的视角理解既往史实与战争创伤。
唐嘉:《互通包容,多元并存:以市井气质为底色的大运河商业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唐嘉博士阐述了她所理解的大运河商业文化。中国大运河贯通南北,沟通东西流向的长江、钱塘江、淮河、黄河、海河等五大水系,兼具漕运、灌溉、运载、连通功能,功在当时,利在千秋。大运河最为显性的功能,在于运输货物与商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运河是一条商业之河。大运河将沿线商业发达城市、工商业小镇、乡村紧密地连为一体,人们从八方来集又散开,商品从各地聚拢又运走,在流动循环中,大运河像一条大动脉,以水系相连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沈石京:《由远及近——<晋察冀画报>中津浦铁路图像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沈石京通过对《晋察冀画报》中津浦铁路图像进行研究,通过《晋察冀画报》中留存的图像史料对津浦铁路沿线的战争路径、武装地带、铁路拍摄中的空间位置变化展开一一分析,提出《晋察冀画报》通过图像展现了根据地军人由远及近逐步踏上津浦铁路的空间变化过程,在摄影师对呈现方式的选择上也由单纯截取事件切片的单张摄影发展为专题摄影的形式加以呈现。通过图像的变化逐步将其内容中所蕴含的权利进行回收,进而反映出日军统治基础在根据地武装力量的持续抵抗中走向了瓦解。
侯帅:《摄影中的山水、佛塔与水榭——浅谈20世纪前后中国照相馆摄影师拍摄的风景摄影》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侯帅通过图像史料对摄影中的山水、佛塔与水榭元素展开分析,介绍了20世纪前后中国照相馆摄影师拍摄的风景摄影。他从菲利斯·比托的燃灯塔开始讲起,以《摄影杂志》中的水榭为节点,小结中国早期的风景摄影无法摆脱来自西方摄影师在华摄影的影响,而本土摄影师如何将更多元素参与表现,才可凸显中国特色。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照相馆摄影师受眼界以及商业上的限制有关,随着“美术摄影”的发展,摄影师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方法,而不仅仅是依靠“水”乃至建筑本身来传达。
王磊:《清代运河舆图中的水与城:从张家湾出发》
艺术学博士、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王磊发表了题为《清代运河舆图中的水与城:从张家湾出发》的主题演讲。王磊以数张清代运河舆图作为史料佐证张家湾在水路运输中的重要地位。张家湾名字源于元代,当时管理运河主要是海运,因为元代的海运构成了元代的水运的重要部分,张家湾是连接海运与水运的重要端口,是通州的门户,也是北京城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明代以后,永乐帝迁都北京,张家湾到达一个更关键的地位,明代恢复了大运河后,在张家湾一带设立了一些货物装卸加工处理码头,实际上是一个水路交集的点。到了最近100多年,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开始,整个城的城墙和格局开始消退,到了上世纪90年代,基本上整个主城区的格局就已经从这个地表消失了。当下从地理卫星图上仍能够看到张家湾古镇和水路的格局的组合关系,原来的张家湾村就是主城实际上基本上已经被毁坏,今天还保存了一个包括清真寺在内的村落,实际上是它曾经的一个外城,那么外面状态保存比较完好,无论当下如何去维护和恢复它,仍然有着较好的基础。
评议人高初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高初做评议总结。高初谈到本次论坛涌现出大量早期历史影像高质量高精度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仅可用于转化建模,还能提供实时考证的辅助。同时论坛提供了建立数据库的启发和线索,技术层面的数据库的建立能够沿用到摄影的学科资料累积。应当积极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创新视觉呈现方式。同时本次论坛的专业性与跨学科性,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影像的用处,摄影史研究的用处,更碰撞出新的灵感火花。最后关于文旅融合,高初认为不仅仅是学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旅也在反向推动学术往准确的方向发力。张家湾古镇复原与振兴的方法论也将随着讨论越来越清晰。
本次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美术馆影像艺术中心主任蔡萌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美术馆影像艺术中心主任蔡萌主持
论坛现场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