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正值享受暑假假期的最佳时期,疫情就这样悄无声息来临了。在海南大学党委的号召下,作为1977年出生的“高龄”青年志愿者,海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商桑老师第一时间参加了报名,奔赴抗疫一线。
到达三亚后,商桑老师被分配到一个居民数量达上万人的高风险大社区。上岗的第一天,他凌晨五点多就投入到工作中,帮助社区运送防疫物资到检测点。在得知缺乏信息录入人员后,他立刻自告奋勇,穿上防护服,担当起扫码员,这是一项与医护人员防护等级相同、面临相同危险的工作。针对没有手机的老年人,他扫描身份证上传信息;针对没有身份证的孩童,他立刻手动输入;针对出现用护照的外国人,他用熟练的英语询问必要的信息……
长龙般的队伍让一些人焦躁,商桑老师总是耐心地跟大家说:“别着急,没关系,慢慢来,谢谢您的配合”。沉稳又温暖的态度,从他身上扩散出去,像清流一样舒缓着大家的情绪。至此,口罩、头套、防护服、脚套、手套、面屏成了他的标配,一部手机成了他的战斗武器,扫码员成了他每天搬送物资后的固定岗位。
除了担任点位扫码员以外,当有阳性患者出现、整栋居民楼被封控后,商桑老师又主动承担起了更为困难的“扫楼”工作。背着检测管、咽拭子、密封袋、居民信息本、消毒液等物资,与医护人员一起上门为居民做核酸检测。三十层的楼爬下来脚膝酸软、呼吸困难,可是面对着楼里有些被封控了十几天、不停问着什么时候能够解封的群众,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微笑解释着,“大家核酸都是阴性,不要担心,做好消杀,不要紧张。有啥需要,随时跟我们反映……再坚持一下,符合条件就可以解封了”。乐观的态度,温暖而又耐心的语气,极大地安抚了大家的不安情绪。
后来,居民们都认识他了,虽然无法透过大白服了解他的年龄、长什么样子,可是很多人都会热心地打着招呼,“小伙子,今天又是你过来啊,辛苦了!”情绪是可以传递和交流的……虽然每次艰难地脱下穿了几个小时、里面已经湿透的大白,用力地吸几口新鲜空气,看着泡白的双手,摸着脸上的勒痕,酸痛的腿不由得发颤,可是商桑老师的心里却是暖暖的。
同事和队友一直在关心着他,经常提醒他注意防护安全,照顾好身体。也有人曾经问过他,放下爱人、女儿过来支援别人,你就不担心吗?商桑老师笑着说:“如果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吧……病毒怕光,大家的光都汇聚起来,我们会共同生活在一个没有疫情、温暖的世界里。”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