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上午,上海海洋大学环境DNA技术与水生态健康评估工程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挂牌仪式与学术报告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技楼109室举行。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江敏在线出席并讲话。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谭洪新为工程中心揭牌,水产与生命学院党委书记黄旭雄、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高郭平、科技处副处长李辉华、水产与生命学院副院长陈立婧、9名校外专家及工程中心教师代表等出席活动,7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线上参会。挂牌仪式与学术报告由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李晨虹教授主持。
江敏对工程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邀请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杨军研究员等9名校外专家作为第一届技术委员会成员,并请谭洪新向各位成员颁发聘书。江敏对各位专家的参与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并对工程中心寄予厚望,期望各方能凝聚共识,共同谋划、建设和实施一系列遵循科学规律,立足实际需求的重大项目。围绕环境DNA技术与水生态健康评估等领域开展合作,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争取建设成一流的工程中心。
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谭洪新为工程中心主任李晨虹教授颁发聘书并共同为工程中心揭牌
工程中心主任李晨虹教授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工程中心概况与今后发展方向。工程中心基于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统分类与进化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上海海洋大学水域生态与修复实验室,联合多个学院成立。工程中心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以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科教科普为目标,通过建立环境DNA数据库,开展相关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水生态健康评估研究等项目,力争在2-3年内建设成上海市环境工程领域的重点工程中心。
技术委员会成员依次发言,表达了对工程中心成立的祝贺与对将来发展方向的建议。技术委员会主席杨军研究员表示:“工程中心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是对相关科研团队工作的肯定。环境DNA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开展。我们要将环境DNA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为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们在相关工作过程中要及时总结,互相支持,形成技术规范标准。在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将工程中心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会第二阶段为学术报告。南京农业大学王备新教授围绕“eDNA宏条形码技术监测中国淡水底栖动物多样性”作主题报告,阐述了目前相关研究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目前运用环境DNA技术监测中国淡水底栖动物多样性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诸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各种挑战。因此,进一步推动环境DNA数据库的建设很有必要。”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朱广伟研究员以“太湖水体磷浓度长期变化及其水华效应”为主题作报告,阐述了太湖水域水体磷浓度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太湖水华效应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海海洋大学李晨虹教授以“eDNA技术的发展前景、困境和突破”为题作专题报告,阐述了环境DNA技术自身存在的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指出目前环境DNA技术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并介绍了目前团队在解决相关难题上已取得的进展。
工程中心的成立是上海海洋大学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观的积极响应,也为学校更好地融入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搭建了新平台。鱼类学和水生生物学是学校传统特色专业,工程中心的成立将为学校在新时代传承特色专业打开新思路,也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助力。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