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乡站出发开往前程似锦站——G2022清华大学次列车发车了!
8月17日,田田荷叶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舞动,似是挥手迎接一批崭新面孔的到来。3700余名清华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即将在美丽的清华园开启一段崭新的追梦之旅。
水木清华,人文日新。今天的清华园以新的面貌,迎来了新的面孔,和新的清华人一起笃志前行!
【看点1】多元之旅——
新生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
新生在迎新点与G2022清华大学次列车车票展板合影
上午9点左右,在紫荆公寓前的迎新主干道上,G2022清华大学次列车车票展板吸引了一群“二字班”同学,他们摆出花样姿势与车票合影留念。
这群“二字班”同学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7年12月,通过高考招生被机械、航空与动力类录取。他们从五湖四海的“故乡站”出发,其中内地学生3400余人,来自全国31个省份1000多所中学;港澳台学生80余人;国际学生约200人,来自全球约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对来自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双胞胎,哥哥曹业淳通过高考招生被电子信息类录取,弟弟曹业涵通过“强基计划”被探微书院录取。
在“发车”之前,针对由于疫情等原因高考延期无法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测试的上海考生,学校精心组织了单独考核,并相应调整了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的衔接方向确定时间。此外,学校还为数十名处在中高风险或临时管控区域的考生定制“强基计划”居家测试方案,协助每一位考生调试设备并保障顺利参考,确保每位考生都能公平、公正地“乘车”。
【看点2】暖心之旅——
24年“绿色通道”暖心助学
邱勇向新生赠送《绿色通道爱心纪念封》
上午,校党委书记邱勇,校党委副书记过勇,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总务长吉俊民等来到东北门、紫荆篮球场的“集中核酸检测点”、院系迎新点、清华大学学生服务中心前的“绿色通道”等地检查迎新工作,看望前来报到的“二字班”本科新生,并慰问参加迎新工作的师生员工。
9时左右,邱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前来看望学生报到情况,并向同学们送上《绿色通道爱心纪念封》。邱勇亲切询问了受资助新生们的家乡和初入清华园的感受。“很感谢能有宝贵的机会圆梦清华并在这里开启新的追梦旅程。”来自重庆的水利系新生王静说。
自1998年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绿色通道”,今年已经是24年。如果新生无法筹措学费,可以直接在报到现场的“绿色通道”申请无息临时借款,顺利完成注册手续。
在新生正式入学前,清华大学的资助工作就已经全面展开。随着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新生手中的,还有《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和资助政策介绍,让新生早早知晓学校提供的各项帮助,让有困难、有需求的学生能第一时间获取资讯和资助。学校资助管理中心通过各院系主动与新生联系,确保了解每一位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努力成长成才。
截至报到日前,学校共为来自新疆、海南等地的51名新生寄送了来校交通费用和生活费。
【看点3】接力之旅——
1500人次师生参与迎新志愿服务
从上午7时左右,一群群朝气蓬勃的“二字班”新生从迎新校车下来,与现场热烈的“迎新气氛组”撞个满怀:鲜红色的拱门上写着“热烈欢迎新同学”,紫荆操场上高高飘起的气球映入眼帘,迎新志愿者高高举着学院的指示牌引导新同学,憨态可掬的吉祥物挥舞着欢迎的双手,热情洋溢的学长学姐介绍着学校的信息……这些刚刚从天南海北奔赴清华园的新生,很快缓解了奔波的疲惫和初入校园的拘谨。签到、领取学生卡、确认入学信息、领取资料……“二字班”的新同学热闹有序地完成开学报到。
王希勤在迎新现场
校长王希勤,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副校长彭刚等来到各个学院的迎新点、紫荆学生公寓4号楼、学生行李领取处等地检查迎新工作,看望前来报到的“二字班”本科新生,并慰问参加迎新工作的师生员工。
志愿者在车站迎接新生
提供接站服务、协助新生搬运行李、开通摆渡车……学校积极组织动员师生为新生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机关党委、党委组织部、教务处等部门的党员教师骨干,各院系教职工、在校学生和新生骨干都积极行动起来,约1500人次师生参与迎新志愿服务,为新生与清华园的初见留下美好的温馨回忆。
“生命学院拍了拍你,并向你递出橄榄枝”“探工程之极,铸国之重器;究物理之奥,格物之内理;理工结合,又红又专,工程物理系欢迎你的到来!”……各单位设计的N种打卡展板吸引了新同学的注意力,大家纷纷在展板前合影留念。
校团委、校学生会以“欢迎二字班”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迎新主题活动:布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实现伟大复兴”立体字、“欢迎二字班新同学!”立体合影展台、“百年接力,强国有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无体育不清华”等小型手持合影板、朋友圈镂空合影板和学生证镂空合影板,留下新生来校的第一张合影留念;设置“2022”心愿墙,引导新生写下自己的心愿与志向;设计开学幸运签和励志标语手环,在迎新处以游戏获奖形式进行发放,营造报到氛围;制作二字班新生专属信封、邮票、邮戳,送出学长学姐致新生一封信,并邀请新生写信,送给四年后的自己。
【看点4】创新之旅——
首批“吃螃蟹”的本科生报到
“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对社会发展的关切和思政教育的好奇,希望能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解读社会民生的命题,对于当前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作出探索。能够在四年里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些感兴趣的课题研究,扩展自身技能,能成为一个器识和文艺兼具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首批本科生汪梓玉表示。
今年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启动本科招生。清华大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始单位之一,2006年被批准为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08年成立,经过多年建设,已成为全国顶尖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提前批次招生,共招收22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样,今年6月新成立的“为先书院”也首次招收本科生。来自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的新生周彦丞从10岁开始种下清华梦,到18岁终于圆梦清华,他把为先书院作为自己与清华的交汇点,并坚定选择为先书院类脑计算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第一届学生,要把为先的名号打出去!”刚完成报到的石啸睿兴奋地告诉记者。
为先书院新生合影
秉承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使命,以培养工科国际顶尖学术、产业、管理人才为先,以发展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关键技术为先,以探索清华新时期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先,今年学校成立了首个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书院——为先书院。其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突出的人才培养特色,最终吸引122名“敢为人先”的学子。
清华大学今年还扩大临床医学类的招生规模,在总结原有医学实验班教学、育人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全新升级后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卓越医师-科学家”项目。项目旨在培养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潜能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最终共招收67名成绩优异、以成为“具有高度人文情怀的顶尖医师-科学家”为目标的优秀学生。
“未来几年要踏实学习,努力追赶同学的步伐,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医生。”通过自强计划录取至“临床医学类卓越医师-科学家”项目的李琦表示。初中起,李琦发现自己罹患基因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但身体的痛苦没有把他压垮,含泪坚持的他,最终圆梦清华,为更多人的健康砥砺前行。
【看点5】守护之旅——
保障全员新生做好核酸检测
“36.3”“36.2”……刷学生卡、量体温,在宿舍入口,测温仪自动发出的体温语音播报此起彼伏,值班工作人员在现场引导同学有序进入。在位于紫荆篮球场的“集中核酸检测点”,12个核酸检测通道做好全面消杀,并开放下午和晚上两个时段供同学们进行核酸检测。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分级分类制定学生返校和新生报到方案,通过辅导员“点对点”体系联系,确保所有新生通知到位。新生需在系统内提交相应材料,经院系审批同意后来校报到。学校倡导新生自行到校报到,特殊情况下也允许亲友在办理相关手续后陪同报到。对于因疫情无法按时报到的新生,学校坚持“一人一策”,为新生补齐各项环节或采用替代方案。
新生报到后,学校将组织全体新生严格落实“三天两检”,在入校后三天内不堂食、不聚会,并在充分遵守同学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组织未接种疫苗的新生接种疫苗。一批师生主动报名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志愿者,保障全员新生的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助力疫情防控保卫战。食堂就餐座位采取隔档,学生要求每日测温并使用“清华紫荆”小程序扫码出入宿舍、食堂、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校学生会还制作了“清华健康手册”等宣传资料,方便新生更快掌握校园防疫要求,帮助同学们适应校园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