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8月份,正值我国北方主要农作物生长、收获的重要时节。疫情之战须臾不可松懈,但秋耕生产也到了紧要关头,陇原大地的广袤田野迫切需要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和农事生产;为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推进,甘农师生戮力同心、共克时艰,辛勤耕耘在河西走廊、陇中黄土高原区的多个科研试验站点。一份份样品、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泥土芬芳中的盎然生机,丰富多彩的学习科研活动让甘肃农业大学师生度过了充实且有意义的暑假。
为促使同学们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汲取充足养分、练就过硬本领、锤炼优良品德,甘肃省科技功臣、农学院博士生导师孙万仓教授与团队教师将科研主战场搬至田间地头,带领十余名研究生扎根永登县秦王川油菜育种基地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相继完成了一万余份油菜种质资源的整理建档,以及两万余份油菜高代材料品质指标的系统观测。硕士研究生陶肖蕾表示,“已逾花甲之年的孙老师,凭借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家态度,深深感染着我们。”
武威绿洲农业综合试验站里,农学院研究生们看着即将收获的小麦,心情甚是激动。受3月份疫情影响,他们的小麦比往年正常播期晚了一周,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像呵护婴儿一样,按时施肥、灌水、除草,认真观测每一个指标。博士研究生王琦明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师兄”,因为他已驻守试验站4个多年头了,在这个大家庭里他带领着30多名师弟师妹打理着20多个田间试验,还把大家的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
又是一年暑假,青春的脚步迈出课堂。在定西旱作农业综合试验站,20余名研究生不畏酷暑忙碌在田间,为抢抓试验进度,他们晚上主动走进实验室,分析测试白天取来的样品。同学们表示,在这里不仅学会了很多劳动技能,更深层次地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农业,增强了对农村、农民的感情。谢丽华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巾帼不让须眉”,她干起农活来有模有样,而且她的认真是团队出了名的,如果哪位同学在试验操作中不规范,她都会手把手地进行示范指导。
新时代的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新时代的农科学子是灌溉这片田野最具活力的源泉。七月中下旬,是河西玉米开花撒粉的关键期,农学院彭云玲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在武威黄羊镇玉米试验田里进行着套袋、授粉组培及农艺性状表型数据采集等工作,就解决农业“卡脖子”技术坚持不懈地开展专项攻关。每天从早晨七点到下午六点,顶着炎炎烈日挥洒汗水、早出晚归,虽然辛苦,却很幸福。经过10多天的努力,团队成员看着被精心照料的植株,脸上写满了对金秋收获的期待与喜悦。
“农业大学作为‘三农’发展的人力资源富集地和科技创新支撑地,我们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农学院柴守玺教授、常磊教授如是说。在位于通渭县的作物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站,他俩带领近30名研究生正在开展小麦收获前的采样。柴守玺教授一边工作一边给学生讲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像这样的特色耕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的整个课程思政中,引导青年学子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担当,鼓舞他们深耕专业志趣,激发强农兴农斗志,也极大培养了学生们勤劳善为、自立自强、追求卓越的品质。来自酒泉的博士研究生马建涛,由于长期驻点,学会了通渭方言,田间开放日活动中,他的农艺技术讲解吸引了前来学习的乡亲们。他自豪的说,“我要把实用的科技知识传授给大家,帮助更多群众致富。”
7月初,农学院的40余名师生赴庆阳参加了中国作物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陇东学院等联合主办的“旱区作物绿色高效生产暨新农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实地参观考察了兰州大学黄土高原草地农业实验站,并开展了热烈的学术研讨。此外,其他师生还踊跃参加了多场次的国际国内线上学术交流,在不同会议上精彩发声、互学互鉴。
唯有把双脚深深扎进泥土里,才能长出真本事来!每年暑期,是农科学子最长本事的黄金期,也是同学们扎根祖国大地、厚植学农为农情怀、塑造知农爱农品格、提升强农兴农本领的重要实践机会。同学们发挥专业特长就近下田、参与家乡农业生产,还针对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等开展精准对接、精准服务,不仅深刻领悟了劳动内涵,更将学到的知识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实现了知行合一,学有所用。同学们将汗水挥洒在田野上,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
今年暑期,虽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有校院两级的统一协调,广大师生在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克服诸多困难,坚守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服务乡村振兴的一线,认真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农科人的精神风貌和使命担当。身处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甘农师生情系“三农”、行为“三农”,胸怀“国之大者”,誓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努力为加快甘肃农业农村现代化书写下精彩的“甘农答卷”。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