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6日,为充分发挥对口支援工作的名校效益、资源效益、帮扶效益,我校以对口支援十周年工作会议为契机,举办多场学术会议和学科论坛,专家学者们齐聚青海民族大学,共同为服务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青海民族大学学科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首届“双碳研究院学术年会暨青藏高原清洁能源论坛”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自生态环境部、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知名专家及青海省发改委、生态环境厅等部门领导,共同讨论碳达峰碳中和与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在“理论·制度·实践: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端学术论坛中,青海民族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两校专家们着重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制度安排和丰富实践,拓展拓深研究领域,碰撞思想火花,达成学术共识,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向纵深发展。在“中华民族艺术研究院首届年会·黄河流域艺术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们通过对黄河流域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挖掘,进一步发挥非遗文化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进而传承弘扬好这些精神遗产。
在“首届高原体育学科建设论坛”上,专家们着重围绕高原体育学科建设、高原体育教育与管理、低氧与运动健康促进、高原训练理论与实践、高原户外运动与冰雪运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高海拔地区民俗民间体育游戏、高原体育与高原医学、青藏高原体育文化与传媒、青藏高原民族舞蹈与学校体育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在“交叉学科视域下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知识生产学术研讨会”上,围绕“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与知识生产”、“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与经世致用”两大主题设置了两场分论坛,来自2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30位国内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们围绕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内涵、学术价值、应用、学科建设路径、知识生产的类型与方法、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等方面作了精彩的发言,以不同学科视角展现对区域国别学学科内涵的多重理解和学科建设思路,为学校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建设产出丰硕会议成果。
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10多位专家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上,聚焦外语类一流课程理念与思路、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和实施路径、时政外宣翻译方法与实践、MTI人才建设以及语言服务发展与研究等话题展开研讨,以此助力青海民族大学外语学科科学研究,提升外语学科建设水平,推动外语专业内涵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了天津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青岛大学、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专家团队、学者,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和基础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力争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做出一定贡献。
在“对口支援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论坛”上,邀请公共管理专业领域专家,就公共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方向凝练、团队建设等内容进行讨论,完善公共管理专业学科发展规划。“对口支援与化学学科发展论坛”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谋划新时期化学学科发展思路。“对口支援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论坛”邀请了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专家,聚焦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定位、目标、方向凝练、建设内容等进行讨论,以此把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方向,制定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十周年活动天青博士生论坛”上的30位博士生紧扣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青海‘四地’建设、打造宜居生态资源新高地的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与讨论。
本次系列学术活动与学科论坛的成功举办,搭建起了学术交流的大平台,广泛凝聚了专家学者们的智慧和共识,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会议成果,必将为我校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能力提供更有力的智力和理论支撑,必将进一步提升我校服务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