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这些词你了解么?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南 萝卜缨子  2019-02-21 10:03:53   1998 阅读

近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作为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中的这些专用词你了解么?

1 “两不愁三保障”

原文: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全面排查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加强脱贫监测。

“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即“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2 “三区三州”

原文:各级财政优先加大“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对“三区三州”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也要统筹资金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三区三州”: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以下简称“三区三州”),以及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补齐这些短板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策。

3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原文: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浙江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改善为重点,选择1万个左右的建制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在深刻了解省情农情之后,亲自部署和推动了这一工程,为中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关系提供了样本,为实施乡村振兴、构建美丽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

2018年9月27日,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生态工程”和推动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载体,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使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了绿色生态富民家园,形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

4 “四好农村路”建设

原文: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路长制”和示范县实施力度,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有条件的地区向自然村延伸。

“四好农村路”建设: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2015年,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国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车,进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

5 “粮头食尾”“农头工尾”

原文: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

“粮头食尾”:农业种植在源头,农产品走在餐桌在尾端,着重解决农产品种与销的问题。“农头工尾”:农业在前端,工业在尾端,推进一产与二产融合,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种得好,更要销得好。

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目标是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 “大棚房”问题

原文:严格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满足合理需求。巩固“大棚房”问题整治成果。

“大棚房”问题:大棚房是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非农业建设,属违法建设,承租方建蔬菜大棚时,在旁边和内部建设“配套用房”,对外租售。大棚房租期一般为20到50年,每套价格从18万到60万元不等,被俗称为“大棚别墅”“大棚房”。

以农业设施为名进行房地产开发,一是破坏农业生产,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二是侵害了农民的利益。这种房子建成后向城市居民租售,还附送大棚,使农民失去了耕地,长久生活失去保障。三是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危害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目前各地在对“大棚房”违法占地行为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遏制以设施农业名义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违法行为。

7 “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

原文:按照适应世贸组织规则、保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发展的原则,抓紧研究制定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意见。调整改进“黄箱”政策,扩大“绿箱”政策使用范围。

“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各国(地区)采取措施支持农业生产,既有其必要性,但又是造成国际农产品贸易不公平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WTO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就如何区分“贸易扭曲性生产措施”和“非贸易扭曲性生产措施”进行了艰苦而又细致的讨论,最终将不同的国内支持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产生贸易扭曲的政策,叫“黄箱”政策,要求予以削减,用“支持总量”(AMS)来进行数量表示;另一类是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政策,称“绿色”政策或称“绿箱”政策,可免予减让承诺。

“黄箱”政策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妨碍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价格补贴,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部分有补贴的贷款项目。

“绿箱”政策措施包括科研、技术推广、食品安全储备、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计划等,是政府在执行某项农业计划时,其费用通过公共基金资助,而不是从消费者身上转移而来,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对生产的影响很小的支持措施,以及不具有给生产者提供价格支持作用的补贴措施。

目前,中国农业支持重点正在加速向“绿箱”政策转变,这是中国农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必然安排,也是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相关承诺的又一例证。

8 “雪亮工程”

原文:加快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

“雪亮工程”:“雪亮工程"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的联网应用,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2018年1月2日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建设平安乡村,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雪亮工程”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9 “枫桥经验”

原文: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习近平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10 “四个优先”

原文: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同政绩考核联系到一起,层层落实责任。

“四个优先”: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强调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对如何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解决好“三农”问题,被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