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族院校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和党对办好民族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历史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更好服务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要擦亮民族院校鲜亮政治底色,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学校党的建设各方面,把政治指标作为衡量全校各级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和党建工作质量的硬指标,不断完善党对学校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学校各级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提高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教育引导每一位教师员工、每一名学生坚守西北民族大学姓“党”、姓“马”、姓“社”的信念,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广大党员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 “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示范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西北民族大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落实社会主义大学“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六个下功夫”,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尊重教育规律,建设更全面的教育体系、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更有力的保障体系。
要将“四史”和党的民族工作史全方位融入思政育人大课堂,坚持不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要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从师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方式方法,丰富宣传教育载体平台,坚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廓清迷雾、正本清源,使各族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民族院校要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和共同体理念,把学校建设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之地,更好服务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在增进“五个认同”上下功夫,在培养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上下功夫。
要以中华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工程,以学生宿舍、学生援助中心、创新创业团队、学生社团为依托,搭建各民族师生全方位嵌入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把学习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强对学校师生、农村中小幼教师、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积极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和干部培训工作,打造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特色阵地。
建设以增进共同性为主导转型发展的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实现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是关键一招。可以说,“改”是关键,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错过了改革窗口期,以后再改成本会更大、代价会更高。必须顺应时代变化,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按照增进共同性方向对学校进行重塑与重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内部结构,激发内生动力。
要更加自觉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加快传统优势特色学科聚焦主线转型升级,加强理工农医师范类专业布局发展,加大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建设推进力度,积极培育重大成果和精品力作产出。
要坚持“四个面向”,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深化科研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更好服务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要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有破有立,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坚决克服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从转变思维观念入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强化政治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用钉钉子精神实打实抓好改革,硬碰硬抓好落实,用改革创新成效推动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