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对接活动——人工智能产业(西安交大创新港)专场在创新港举办。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社教,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别朝红等出席活动。参加对接活动的还有西安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活动由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委书记、局长郝生旺,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黄忠德共同主持。
侯社教指出,我省目前着力构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治理的营商环境。要通过政策引导,开创秦创原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新局面;积极融入平台建设,以转化实施驱动创新发展;强化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全面推动与现代金融的融合。
郝生旺强调, 西安市知识产权局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积极主动融入秦创原建设,持续开展“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活动,紧盯重点产业发展,破解“卡脖子”难题,深化对接交流合作,力促专利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创新运营服务举措,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别朝红表示,西安交通大学贯彻落实国家“四个面向”要求,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学校专利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力加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实现陕西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更新、更多的交大力量。
活动中,西安交通大学三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路演,分别是机械学院徐光华教授的“婴儿超早期脑损伤智能筛查诊断系统”、能动学院王焕然教授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智慧供能系统及装备”以及电信学部耿莉教授的“小型化自主导航无人机”。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西安硬科技产业专利导航(人工智能)成果。同时,西安交通大学与四家企业签订了专利转化项目协议,并现场发布了80项专利进行开放许可。
近年来,西安交大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出台了《落实
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对接活动的顺利召开,将进一步加强学校高质量专利的布局与运营,全面提升学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水平,为服务陕西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