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盛夏,三湘大地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由校团委组织,我校各学院纷纷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科普义诊、调研走访等形式,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以乡村振兴为主线,增强服务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校团委“栀子花”社会实践团前往郴州市汝城县暖水镇洪流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支教、调研、义诊“三力”齐发。支教组通过开设音乐、阅读、舞蹈、手工、中医药科普课等课程,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调研组就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和情感状况、乡土情怀的现状和期望等议题,对数百位受访者进行深入调研;义诊组通过卫生所就诊和入户义诊同步进行模式,有效缓解了受诊对象的病痛,并完成了170余份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收集工作。实践团还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中医药传统文化等主题,精心编排文艺表演,在洪流村激情上演,引来阵阵掌声。
校团委“杏林烛光”支教队奔赴永州市道县洪塘营瑶族乡和平希望小学、宁乡县流沙河镇合兴小学进行为期21天的支教活动。通过开展“七步洗手法”“趣味大课间”“建团100周年绘画比赛”“手工剪纸比赛”“眼睛与牙齿保健”等特色活动,让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护理学院“守“护”留守家庭”社会实践团怀抱志愿之初心,前往沅陵县杜家坪九乡,服务当地留守家庭。这已经是该团队连续7年为当地老人送医、送药、送文化,为留守儿童支教、解难、送陪伴。青年志愿者们以温暖陪伴,用行动践行——守护留守家庭,关爱祖国未来。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汇医药”服务队赴怀化市沅陵县麻溪铺镇马家村,邀请专家对当地特色药材种植、产品加工、服务销售等方面进行意见指导。团队还为村民们进行义诊活动,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此外,学院为村民进行了直播带货培训,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当地特色产品,提高村民收入。
湘杏学院“中医药理论普及及社会实践”宣讲团在望城县白箬铺镇开启了为期12天的实践活动,借助义诊、儿童中医药文化夏令营以及通过一张照片讲述乡村振兴等形式,以党建为引领、以专业为牵引、以群团为支撑、以实践为抓手,将抱负融入社会发展,进一步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与弘扬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以学科专业为依托,提高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中医学院“师生志愿者服务团”在岳阳市华容县中医院、东山镇中心卫生院以及周边村镇开展了中医药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包含三伏贴、推拿艾灸、肩颈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亚健康调理、中医体质辨识等服务项目。期间共接诊患者千余名,免费向当地居民发放我校附一院自制中成药,价值2万余元,捐赠中医药书籍30余套。
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针”青年艾灸行”实践团以湘潭市鹤岭镇中心卫生院、金桥医院为依托,以针灸、推拿、康养、伏贴治疗为专业特色,开展为期一周的义诊、三伏贴、健康知识讲座、“中医药文化进乡村”等系列活动。其中,“三伏贴”作为极具特色的传统中医疗法,深受当地居民认可,三天共接诊患者400余人,贴出“三伏贴”三千余贴。
医学院“医湘情缘”师生实践团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结合医学专业优势,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慢病实地调研、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及科普演讲等社会实践。义诊实践团为村民赠送了价值5万余元的药品。“瞳光青年”志愿者实践团赴宁乡开展“瞳光暖童心”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期间,团队对当地儿童青少年开展视力健康检查、生长发育监测、健康科普讲座等活动,并建立了省内首批中西医结合近视防控示范点。
药学院“发挥中医药高校资源优势、助力贫困村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邵阳市新邵县严塘镇白水洞村,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宣传、专家义诊、走访留守老人、为贫困监测户送医送药、爱心支教、健康帮扶专项社会调查、药企参观学习等多项富有药学专业特色的活动。
中西医结合学院“健康筑梦”实践队于邵阳市北塔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充分结合中西医专业知识为当地居民提供血压测量、诊疗、推拿、艾灸等多项基础医疗服务。同时,前往当地幼儿园开展爱眼护眼专项活动,就平日出现的一些不科学的用眼行为进行了纠正,关于如何及早发现、预防和治疗近视等问题进行指导。
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组建的博士医疗服务团赴张家界桑植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包括专家讲座、爱心义诊、健康普查、医疗药品赠送、急救知识培训、乡村调研、参观红色基地等,共接诊患者300余人,并免费向当地居民提供我校附属医院约3万余元的自制中成药。
据悉,我校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组建有校级重点团队2支,院级重点团队11支,博士团队1支,省级公益实践项目调研团队5支,校院级公益实践项目调研团队10余支,涉及省内16个市区28个乡镇,为大学历年来出征团队最多、参与人最广的一次。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