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三下乡]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快报(第九期)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  2022-07-19 10:06:27   611 阅读

校团委赴綦江扶欢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训仪式圆满举行

7月12日上午,校团委“‘乡’遇綦江观成就 凝聚青年促发展”发展成就观察团赴綦江扶欢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训仪式于扶欢镇人民政府圆满举行。扶欢镇党委书记江光伟,扶欢镇党委委员陈渝,校团委副书记张勇,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和全体成员共计50余人参加本次仪式。

实践团小组成员代表作工作汇报。调研组从农业、工业、基层建设三个方面入手,通过不断走访调研更加深入了解扶欢的建设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宣讲组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深刻性与生动性结合起来,通过小规模、接地气、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将党的伟大成就与优良传统传递给扶欢人民;宣传组用镜头与文字纪录下扶欢米粉传统制作工艺背后的匠人精神,最美村支书梁燕书记的责任与坚守,以及鱼塘养殖专家任师傅的对专业与生活的热爱;星火退伍军人团支部采取暑期夏令营的方式,结合基础动作训练和思政理论课两种教学形式,让扶欢镇的小朋友从小培养起爱国之心。

校团委副书记张勇对“三下乡”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肯定了实践团成员的辛苦付出并再次感谢扶欢镇的大力支持,同时对实践团后续工作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及时总结,注重思考与沉淀;二是强健体魄,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战斗力;三是激励同学们在全面发展中奋进新征程。

扶欢镇党委书记江光伟讲话,一是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五点收获和三点不足,希望给实践团成员以启发;二是提出六个关键词:构建目标、坚定执着、客观理性、乐观向上、夯实专业、强健体魄,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他还表示,希望双方能保持合作,实现社会实践常态化,并祝愿实践团成员学有所成,心想事成。扶欢镇党委委员陈渝表示希望各实践团小组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扶欢的振兴建设中,在实践中感受扶欢发展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应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我校青年学子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青春的身影留在乡间田野,在孩子心中播撒希望的种子,运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文、图、编辑校团委传媒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7月11日,机械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华岩镇新城社区开展主题为“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文艺汇演活动。

冒着高温酷暑,机械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和社区文艺团队一起合作,为社区居民奉献了一场精彩演出。演出既有充满青春活力的朗诵、合唱,也有婀娜多姿的舞蹈。演出过程中还通过有趣的知识抢答宣传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精彩的节目引来了社区居民们的阵阵掌声。

此次“三下乡”汇演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和九龙坡区文明办、九龙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华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华岩新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举办,是为进一步宣传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做好党的“传声筒”和“扬声器”,营造学习会议精神的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同时通过此次文艺汇演活动,丰富了居民们的文化生活,为社区建设发展注入了文化活力。



(文、图机械工程学院 编辑校团委传媒中心)

应用技术学院——走进乡村看振兴,党建引领促发展

近日,应用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奉节县乡村振兴示范村朱衣镇砚瓦村。唐代诗人杜甫早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就给该村的脐橙写下“广告语”,“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杜甫在夔州(今奉节一带)任桔官时,曾在砚瓦进行诗歌创作,将砚台遗留此地,为纪念杜甫,改名砚瓦。时至今日,脐橙产业仍是当地支柱产业。干净整洁的道路、白墙黛瓦的村舍、绿意盎然的脐橙园、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让同学们赞叹乡村振兴示范村果然名不虚传。

村支书田邦中带领社会实践团同学参观了脐橙产业园广场、诗橙文化、和谐砚瓦建设成果,了解砚瓦诗词历史文化,实地参观高标准脐橙产业示范园、智慧配肥中心。在与田书记的交流中,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学习了解到砚瓦村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中央出台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密不可分。当地村委会以“四力兴组织,共谋促发展”为方向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群众组织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和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

同学们对砚瓦村致力于打造“最美江村”、建设“农文橙旅”融合的特色产业强村的美好愿景赞不绝口,新闻宣传组的同学发挥优势特长为砚瓦村制作美丽乡村宣传推广视频,积极为乡村振兴建设献计出力。此次应用技术学院“映山红 下乡情”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行程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接下来社会实践团成员将对该村脐橙产业电商营销状况开展广泛调研,切实增强人民情怀、服务意识,对症下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文、图应用技术学院 编辑校团委传媒中心)

车辆工程学院——慰问老党员,关怀暖人心

近日,车辆工程学院三下乡临时党支部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老党员季云奇的家中,聆听他身上的故事。

志愿者们到达季爷爷家时,季爷爷正在陪孙女看电视,爷孙两其乐融融。志愿者为季爷爷准备了大米、油、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在整个采访过程之中,季爷爷都以饱满的姿态来迎接大家的慰问和关心。

在访谈过程之中,季爷爷告诉志愿者们,他曾经入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正是在部队的一次机遇,他提交了入党申请。是战士们的前赴后继,才换来了最后的胜利,讲到这,大家都感叹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老人的眼里也时不时地泛起泪花。

队员们除了与季爷爷亲切交谈外,还细心询问了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感受到了老党员身上崇高的理想境界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访谈的最后,季爷爷对志愿者们说到:“希望你们学习越来越好,拓宽自身的眼界,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简单的话语,饱含了季爷爷对新一代的殷切期望。



(文、图车辆工程学院 编辑校团委传媒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化筚路蓝缕,川维行稳致远

7月11日上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村振兴·青春长寿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与学院2022年暑期夏令营成员在中国石化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胜利“会师”,联合开展重庆市新材料企业发展状况调研,并与企业相关领导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学习交流活动。

在参观过程中,公司的工作人员为大家悉心介绍了“川维”厂的历史沿革,了解到公司经历了“守初心、求发展、担使命、谋转型”四个阶段,正朝着“引领我国天然气精细化工和新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愿景而向前推进。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为成员们展示了企业生产的几十余种产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参观结束后,双方又来到会议室,开展深入细致的交流座谈活动。首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办主任沈倩简要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其次,企业领导结合公司的生产实际做了简短的发言,并就公司未来将会开拓新资源、发展新能源、开拓新领域等内容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成员们纷纷举手提问,就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招聘、薪资待遇、职后培训、晋升通道等问题与各位领导进行了细致的问询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会后,企业领导勉励材料专业的大学生们,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国家的新材料事业中,投身于“川维”的广阔天地中,未来也会为大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实习机会,冲破“生化环材”的天坑思想,为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和实现国家现代化贡献力量。



(文、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校团委传媒中心)

化学化工学院——拒绝“躺平”,让垃圾也“卷”起来

7月12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奉节县大树镇槽木村。通过进行实地走访考察,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发现槽木村里虽然摆放了常见的四色垃圾桶,路上也比较干净整洁,但是并没有按照正确的垃圾分类方式进行垃圾投放,垃圾分类意识比较薄弱。且在问卷调查后,实践团的志愿者们还发现虽然90%以上的村民都听说过垃圾分类,但仅仅只有10%的村民知晓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因此,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决定在当地进行一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讲活动。

据调查,中西部地区的乡村的垃圾分类尚未大范围的推进,垃圾分类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为此,实践团的志愿者们结合专业知识,从化学的角度向村民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讲解一共分为两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里实践团志愿者为村民解释了何为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例如:厨余垃圾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每吨可生产约0.3吨的有机肥,一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等。让村民们意识到垃圾分类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还可以节能减排、回收资源。第二个环节便是轻松愉快的垃圾分类互动小游戏,通过引导当地村民自己上台进行垃圾分类,来进一步增强村民们的垃圾分类意识。活动以后,村里的张支书表示:从这次的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垃圾分类知识,以后会带领村民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垃圾分类及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让村里的生态环境更好,建设更美丽的新农村!当地的许多小朋友也在活动中体验了垃圾分类游戏的乐趣和如何分辨各种垃圾属于什么垃圾。

垃圾分类,小事不小,攸关民生。在多种宣传和活动中,推动村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实践团的志愿者们相信只要从实际出发,以实干求实效,增强垃圾分类意识,补齐生态短板,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进发,就能迈出乡村振兴的坚实一步。



(文、图化学化工学院 编辑校团委传媒中心)

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电商直播新业态,乡村振兴新气派

7月12日,重庆知识产权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重庆市奉节县大树镇凤仙村,展开了直播宣传活动,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大家来到村民的养殖基地,进行电商直播,宣传凤仙村的农产品,打通市场销售的最后一个渠道——推广。在同学们一起直播带货的过程中,不仅促进同学们乡村振兴网络达人新媒体运营技能的培训,还致力于打通农村特色农副产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品自由便利的流通体系。

养殖户得知同学们的到来,提前准备好特色熟土鸡蛋招待客人,鸡蛋个头小巧玲珑,里面的蛋黄晶莹剔透,养殖户讲解到,他们喂养的鸡都散养在山林,其食物大多来源于山上的虫子蚯蚓,唯一投喂的只是玉米粒,没有任何饲料添加剂,还顺势带领直播团队前往鸡群栖息的地方,部分鸡群栖息在树枝上。养殖户说他们的鸡蛋小巧是因为鸡群属于本土鸡品种,鸡群的发展来自鸡自己在山林自然孵化后带回来的小鸡,目前鸡群的规模已达500来只,最重的鸡也只有4斤左右。主播毛曾言同学在直播讲解的同时,还剥开了养殖户煮好的鸡蛋,并通过直播展示给了观众,而且通过试吃的方式勾起观众的购买欲!电商小队结合自身专业,讲述这土鸡蛋的品质,成功地为养殖户土鸡蛋的销售打通了渠道,更进一步巩固了养殖户线上销售的基础。

为构建“便捷高效”的直播平台,知识产权学院“三下乡”直播小队选择首先搭建乡村振兴直播宣传服务抖音平台。以短视频的方式吸引网络流量,借助网络平台让更多的网友了解三下乡活动,了解乡村当地土家的农副产品。直播小队以“产业兴,特色浓;民风纯,民俗悠;能人强,趣事多;百姓富,生态美”为主题,共制作完成宣传视频7个,视频累计曝光量达3万多次,累计点赞量达1.2万多次,累计评论互动共计450多次。直播小队通过抖音平台运营推广,视频多维度、多视角、多元化地对安顺市乡村乡风、传统工艺、特色产业、能人趣事等进行宣传报道,对宣传大树镇凤仙村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良淳朴的风土人情、乡村振兴产业以及天然秀美的乡村自然环境,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推广作用。



(文、图重庆知识产权学院 编辑校团委传媒中心)

外国语学院——推广中华经典文化 理工学子在行动

近日,外国语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巴南区南温泉景区,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在当地加以推广。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选择在当地建文峰景观和南泉公园中的大泉、铧园、竹石苑三大景区,以“小暑、大暑、立秋、白露”四个节气为题材,拍摄独居特色的传统文化宣传视频。同学们身着传统汉服,以秀丽的景观为背景,面对着镜头展现飘逸的古典舞和优雅的诗歌朗诵。虽顶着炎炎烈日,但同学们依旧努力表现出最好的一面,以展现传统文化之美。

在拍摄结束后,同学们身着传统服饰,在南温泉景区周边的正新社区以社区课堂形式对当地居民讲解二十四节气的传统知识。时值小暑,同学们也趁此对其展开更为细致的介绍:“小暑,是二十四的第十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但随后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讲的就是这个现象。”同学们在讲解之时,也不忘提醒当地居民注意防热解暑。通过丰富的讲解内容和生动的讲解过程,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刻入当地居民心中。

除此之外,“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南温泉景区表演传统歌舞《纸扇书生》、《霓裳羽衣舞》和《阳关三叠》;带领孟加拉和卢旺达等外国留学生前往文化体验馆学“非遗”;在巴南区档案馆挖掘南泉镇历史和本土传统文化……



(文、图外国语学院 编辑校团委传媒中心)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文明交通从我做起,缓堵保畅你我参与

7月8日清晨,迎着延安市的第一抹朝阳,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已经在延安市的各大交通路口站好了岗,他们赶在早高峰时段协助交警疏通延安市市中心的道路交通,开展“缓堵保畅”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身着蓝马甲,积极劝导和制止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线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引导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经过早上持续两个小时的交通引导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对于文明出行重要性的认识愈发深刻,随后实践团成员又赶往延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指挥中心和延安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延安市各道路交通的全景监控和道路疏通网络规划,了解延安市文化育警和科技强警情况,在自主体验中心使用了AR眼镜沉浸式感受酒驾、疲劳驾驶、超载等情况下交通事故的发生瞬间。在参观活动最后,宣传员对实践团全体成员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宣讲,并向大家展示了未来的延安市交通规划。本次活动结束后,许多实践团成员对于交通安全都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并会劝说身边的家人朋友也要文明出行。通过本次志愿学习活动,实践团成员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明交通意识,维护了路口交通安全畅通,而且充分展示了“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传递文明正能量,为营造文明礼让、平安出行的良好交通秩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图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编辑校团委传媒中心)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