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学术研究专栏聚焦中央美术学院“双一流”建设,希望广大师生积极关注,建言献策,共同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
我们期待“思想的火花”“实践的感悟”“观点的碰撞”。
为直面全球化思潮、服务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央美术学院在“双一流”建设中,将跨文化美术史确立为美术学学科建设的重点领域。跨文化美术史从跨越空间和媒介的视域出发,探寻艺术的文化语境、图案的生成机制以及不同文化艺术间的交互影响,追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建构过程。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也是从中国视角出发、介入全球艺术史的一个舞台。
199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中外美术交流”课程。2009年,该课程调整为“跨文化美术史”,正式纳入世界美术史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跨文化美术史”融入“跨文化”“全球化”的视野与方法,鼓励学生用新的眼光看待传统艺术史中的经典作品,重新梳理中外美术史的发展历程。自2009年起至今,持续为硕、博学生开设“跨文化美术史”课程,深度分析跨文化美术史的研究案例。
在科研体系中,中央美术学院的跨文化美术史从“中国作为方法”出发,关注以中国为中心的跨文化美术现象,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与路径,逐步建构起一个中国视角的世界美术史研究体系,为文化传承提供更系统、深入的学术成果。近年来,在人文学院李军院长带领下,逐渐形成由郑伊看、刘爽、潘桑柔等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为核心的跨文化艺术史研究团队,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李军主编,2018)、《跨文化的艺术史:论图像及其重影》(李军著,2019)、《跨文化美术史年鉴I: 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李军主编,2019)、《跨文化美术史年鉴II: 欧罗巴的诞生》(李军主编,2020)、《跨文化美术史年鉴III: 古史的形象》(李军主编,2021)、《闲步观妆:18-19世纪的中国平板玻璃画》(刘希言、郑伊看主编,2021)等。一些带有全球艺术史性质的研究成果如邵亦杨《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2019年)、王云《圣哲的衣装——半偏袒式袈裟溯源》(2020)、吴雪杉《称他为圣者:利玛窦肖像在欧洲的传播与变形》(2018年)等,也与跨文化美术史互为补充,充实、完善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世界艺术史研究。
李军《跨文化的艺术史:论图像及其重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集刊
自2018年起,人文学院跨文化美术史团队策划了一系列展览,将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延伸,呈现出一场场“可视的跨文化艺术史”盛宴:《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策展人李军,湖南省博物馆,2018年1月27日-4月30日)、《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策展人李军,中国国家博物馆,2018年6月9日-8月19日)、《闲步观妆:18-19世纪的中国平板玻璃画》(学术顾问李军,策展人刘希言,展览顾问郑伊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20年11月)。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览海报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览现场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览海报
《闲步观妆:18-19世纪的中国平板玻璃画》虚拟展厅
《闲步观妆:18-19世纪的中国平板玻璃画》研讨会海报
在跨文化美术史领域的国际交流方面,以2019年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世界中的明清:明清中国与世界艺术”为代表。该研讨会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分享明清艺术研究中的最新成果,秉持“中国作为方法”理念,从明清中国视角出发观察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现象,也从世界视角透视明清中国的艺术变迁,取得极大的成功。
“世界中的明清:明清国与世界艺术”会议海报
“世界中的明清:明清中国与世界艺术”圆桌会议现场
最近,继李军教授的专著《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和主编文集《跨文化美术史年鉴1: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荣获2021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和第二十九届“金牛杯”美术图书奖金奖之后,李军教授主持的研究生课程《跨文化的艺术史》又获得了202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为了推动学术研究走向社会、服务于人,“跨文化艺术史”公众号于2022年4月21日正式上线,定期发布跨文化相关的讲座、会议等学术资讯,并开设“四季学堂”,致力于搭建面向大众的学术交流平台,从学院的小课堂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美育大课堂。
在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中央美术学院的跨文化美术史建设都在有序推进,为建设具有文化高度、学术深度、影响广度的世界一流学科作出贡献。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