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应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夏克青来校交流,在城关校区祁连堂327会议室举办学术座谈会。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郑晓静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力学学科负责人周又和院士,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黄宁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王记增教授,以及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座谈会。
周又和院士代表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对夏克青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郑晓静院士介绍了兰州大学湍流颗粒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以及工作进展,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黄宁教授、胡锐锋研究员、王萍教授、张欢副教授、刘洪佑青年研究员和王国华副教授分别围绕高寒地区积雪分布时空演化的多尺度定量分析与预测、高雷诺数湍流两相流的数值模拟、实验观测、多场耦合等方向分别介绍了近期工作进展。夏克青院士对各位老师在高雷诺数壁湍流国际前沿科学问题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风沙(雪)研究及其在工程和国防拓展应用等相关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学术交流会现场
周又和院士与郑晓静院士分别就本次学术活动给予了简要总结,表示无论是研究计算方法还是实验,都要由基础研究扩展到国家重大需求上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要有吃苦精神,同时要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以胸怀祖国、崇尚科学、开拓进取、时不我待的科学家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来推动和提升的科研工作。希望大家勤于思考、勇于发现、敢于挑战和善于突破,为提升个人能力、推动科学研究及学科发展、乃至促进国家科技进步而不懈努力奋斗。
参加本次学术交流会的师生合影
会后,周又和院士陪同夏克青院士参观了超导力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际首台极低温-电-磁多环境场超导材料力学特性测试设备。夏克青院士对风沙环境力学和超导力学两大特色研究方向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青土湖野外观测台站和超导力学测试两大平台在国际上独一无二,尤其是在国内流体力学及固体力学研究显著同质化的当下,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发展特色研究并取得了极具显示度的成果。
夏克青院士参观超导力学实验装置
人物介绍:
夏克青,男,1981年获得兰州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1992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化学系担任助理研究员,以及在康奈尔大学物理系和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201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卓铭物理学教授。2018年8月至今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自2019年6月起担任复杂流体及软物质研究中心(筹)主任。
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获“裘槎高级研究奖”;2001年获“中国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99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