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4日,首届流域城乡空间规划研讨会“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和美好人居”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NSFC-DFG城镇化和地方性合作小组主办。作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德国科学基金会共同资助的基础平台,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于2018年由中德科学中心批准组建,研究区域为中国黄河流域、德国莱茵河流域,北京大学汪芳教授担任组长。
本次研讨会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院所及相关部委等共60余家单位的近200人员参会。研讨会分为“治黄方略”“生命共同体”“历史演变”“人居环境”等四个部分。在人地系统中,流域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理单元,也是当前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流域城水关系、城乡空间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将人工建成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视为相互影响的“生命共同体”的组成要素,充分研究其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流域系统的人地和谐、有序发展。
大会合影
研讨会由城市与环境学院冯长春教授主持,并邀请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周一星先生致辞。汪芳致欢迎辞。
周一星指出,研究流域城乡空间规划,有利于推动实现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流域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并充实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黄河的保护和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多年来,北京大学持续关注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发展,多个专业共同致力于推动解决流域空间发展中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基础性的科学问题,并积极进行流域空间的规划实践。借由今年黄河流域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在北京大学举办此次会议,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将为未来的研究征途迈出坚实的一步。周一星期望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作为挂靠单位,顺利筹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城乡空间学术委员会,为未来继续推动黄河、长江、珠江等重要流域的保护治理与城乡发展提供更多的规划力量。
在“治黄方略”版块,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双聘院士王浩的主旨报告为“新时期治黄方略探讨”。他介绍了新时期治黄矛盾及其演变,认为“水少”是由黄河流域气象水文条件及其承载规模共同决定的,已经演化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沙多”是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和暴雨特征共同作用,是治黄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但已经得到大幅度控制。控制用水强度是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其优先措施是实施深度节水。同时,面对黄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西部调水工程可为黄河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水源,为水沙协调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撑。同时,王浩提出了新时期治黄方略的五点构想,包括: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方略、以水为脉的系统治理方略、应对极端灾害风险的综合预防方略、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协同管控方略,以及流域和区域统筹的五大平衡控制方略。
在“生命共同体”版块,汪芳在“黄河流域城乡建成环境与生命共同体”主题报告中提到,具有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建成环境是生命共同体的有机组成,共同构成了黄河流域千姿百态的城乡景观。选取人-水关系、城-水关系作为切入点,从建筑、地段、城镇、区域等多尺度,历史、现在和未来等长时序的角度来探索黄河流域生命共同体系统中的人工干预与自然系统的人地和谐。团队以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为平台着重探索:城水关系与古镇古城兴衰、工程设施及对周边城镇村落的影响、城镇聚落间的竞合关系,以及黄河流域的人文与生态系统耦合等,系统实现多学科技术方法集成,构建黄河流域生命共同体样本数据库,建立生命体要素的关联系统,模拟预测优化生命体的未来发展,推进黄河流域的人地和谐、城乡统筹及可持续发展。本版块由华南理工大学王世福教授主持,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晓玲研究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赵勇教授,兰州大学张子龙副教授等专家就此进行讨论。
在“历史演变”版块,青海师范大学教授刘峰贵在“黄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区域演变”主题报告中提到黄河流域新石器史前文化主要有四个文化分区,在全新世适宜期这些文化的分布空间和规模呈现扩张趋势。距今4000年前后,甘青、河套、海岱文化出现了萎缩和衰退的现象,文化性质发生了演变,并在空间上明显呈现向中原文化区聚集的趋势,气候原因可能是造成黄河流域新石器史前文化发生演变的关键因素,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均在这个阶段因为气候变化均开始衰落,只有黄河流域的文明未曾消亡。除了气候变化因素外,黄河流域新石器史前文化演变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承载力等因素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产生影响的阈值仍有待探讨。本版块由河南大学吴朋飞副教授主持,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磊教授、北京大学王长松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徐婉玲研究馆员等专家参与讨论交流。
在“人居环境”版块,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在“黄河流域人居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研究方法”主题报告中,基于吴良镛院士所创建的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体系,表明人居环境科学是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流域人居环境应该首先从人的需求出发,还要考虑自然生态基底的承载能力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程度,其最终目标是构建美好人居环境。针对黄河流域时空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方法,报告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空多尺度方法的集成、自然与人文多维度方法的耦合、定性与定量大数据技术方法的运用,并针对黄土高原之上的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流域开展了城镇空间格局、文化遗产监测、传统村落保护等探索。本版块由东南大学杨俊宴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王静教授、重庆交通大学陈春教授、清华大学梁思思副教授、香港规划师学会乐晗宁理事参与交流讨论。
冯长春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任重道远。流域城乡空间规划是新时代的工作需求,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强对流域发展规律的认识,预测其发展趋势,增强流域城乡发展的科学性,为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各个学科的力量。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