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今年习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军队院校是军事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
一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落实院校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流军事院校、培养一流军事人才。”立德树人既是根本任务,也是工作标准。军队院校因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建,在立德树人上必须走在前列。
彰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价值。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军队院校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方位融入国家教育体系,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又发展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的军事教育,培养大批堪当强国强军时代重任的一流人才。
确保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政治标准是我军人才第一位的标准,政治要求是对我军人才最根本的要求。军队院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主阵地。德才兼备就是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高素质就是具有世界眼光、适应时代要求、堪当强军重任;专业化就是强化军事人才职业素养,提升核心专业能力。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清晰回答了军事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其中,德位居第一位。面对当前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形势,军队院校尤须加强立德树人工作,确保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培养坚定举旗人、可靠接班人。
明确新时代军事教育的重要使命。军事教育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崇高事业,任何时候都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建军90多年来,从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各类院校,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校治校的要求从未放松,坚持扭住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的重心从未偏移。习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提出的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科学回答了军事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明确了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任务指向:立德树人就是始终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办学治校育人,确保培养的人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为战育人就是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人才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抓住了军事教育的核心要义,回答了军事教育“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二
习主席深刻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这启示我们,立德树人不可能只通过课堂教学就能实现,而是要作为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来抓紧抓实。
坚持立德树人和为战育人紧密耦合。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彰显了政治建军和能打胜仗对育人的规律性要求。立德树人关键在“树”。军队院校是青年学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形定型的地方,要构建具有院校特色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铸魂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融合起来,从学员入校“系好第一粒扣子”,到成长发展不同阶段时刻“整理军容”,都要精心设计、贯通全程,把“红旗”插在教学前沿、科研一线,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坎上。为战育人关键在“战”。过去,我军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今天,院校教育应是昨天战争的研习、明天战争的预习,一切要以“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军事理论创新、高新技术突破、未来战争设计与人的培塑融合起来,持续强化学员向战而行的价值追求和革命军人的素养风骨。
坚持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贯通融合。习主席强调:“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这集中阐明了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内在关系:知识是载体,价值观是目的。要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完善课后辅导、小班教学、互帮互学等培养机制,结合青年学员特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讲清科学知识系统性、说理性和逻辑性的同时,把价值观讲得更鲜明,使学员在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净化心灵、塑造人格、坚定信仰。要站在时代前沿、军事前沿、技术前沿,传播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激发学员瞄准强敌对手、研究未来战争的热情,传递和培育打赢未来战争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精神和作风。
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聚合。习主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与地方高校相比,军队院校的思政课地位更加特殊,教学要求也更高。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质工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政治理论教学的主课;扭住“讲道理”这个本质,在强化学理研究、问题意识、教法创新上下功夫,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打造更多“有滋有味”的思政“金课”。要以课程思政为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找准学科知识体系与思想政治知识体系的交汇点,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标准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上,将思政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深度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滴灌式”“浸润式”“体验式”等教育方法,形成所有课程和教学活动都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
坚持实践训练和课堂育人互动契合。“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立德树人,既要有严谨的课堂教育,又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训练。一方面,院校课堂必须对接战场,跳出发黄的“故纸堆”、补上缺失的“空白页”、整合零散的“碎卡片”,搞好“道”与“术”的结合、传授已知与探索未知的互补。要突出军事职业素养培育,从学员入校第一天、开学第一课、训练第一场开始,就注重家国情怀、道德情操、军人情结的浸润滋养,营造读兵法、学战史、研战例、钻军事、练指挥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走开院校与部队、院校与院校联教联训、协作发展的路子,共同组织综合演练、岗位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下好资源统筹“一盘棋”,奏响课堂实践“大合唱”。
三
强军兴军,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遵循军事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人才培养入口关、过程关和质量关重点布局、综合施策,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大格局。
多措并举汇聚优质生源。浚其源,方能清其流。青年学员阶段是兵之初、官之初,从入口开始,就要立起“德”的标准。要严把政治审查关,通过档案审核、现场面试,走访学校、街道和社区等方式,对立志报考军校的高中毕业生进行深入了解、全面考察、精准甄别,确保录取的学生思想政治合格、献身国防坚定、心理素质健康。
强化全程管理质量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来一场“头脑风暴”,实现人才培养理念从注重知识传授向立德树人、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从低阶学习向高阶学习转变,推进高等教育与军事教育、教学与科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健全多元化考核体系,采取教学评价、学科评估、教育监察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加大激励和淘汰力度,严格课程考核、毕业联考、综合评定等环节的质量管控。
锻造又红又专师资队伍。2013年,习主席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强调:“广大教员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做学员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军校教员不仅要当好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员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教育引导广大教员把教师作为第一身份、把育人作为第一责任,以学术素养、道德追求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努力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纯正校风教风研风学风,浓厚学术空气和创新氛围,努力培养懂得未来战争“怎样打”、明白新型军队“怎样建”、知道一流人才“怎么育”的名师大家,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的军事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