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22-06-24 15:38:00   755 阅读

国家增设“中共党史党建学”为一级学科,标志着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必将有助于回答时代之问,有助于适应实践需要,有助于推动理论创新。适应这一新的历史机遇和时代使命,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勇于担当学科发展的职责使命。

第一,要以学科化推动科学化。学科本质上是知识的积累、分类、规范和创造,学科的成熟完善可以更好服务于解决时代问题。党史党建学科化与党的历史发展以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着内在逻辑关联,党史党建学科化可以有效提升其科学化水平,新时代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必须以学科化推动科学化进程,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增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为一级学科,标志着这一学科的学科化达到了新的水平,也意味着党史党建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提升到了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应该系统整合原有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知识体系,优化学科内部结构,适应和体现百年大党在新时代主要任务的内在要求,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第二,要以体系化推动理论化。学科是人类社会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进行体系化分类的结果和形式,其本质是知识体系。学科建设就是要通过体系化建构推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就是要以党史党建学科理论研究的体系化程度推动学科体系的理论化水平,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结构性整合。这意味着新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既不同于以往分立、分离状态下的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学科,也不同于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这两个学科的简单相加合并或相互替代,甚至需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等其它学科进行深度融合。这要求新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这一核心研究对象,构建其基本原理、学术范畴、研究框架、逻辑结构和基本方法,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并最终形成独立自主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

第三,要以学术性推动创新性。学科建设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等的综合创新。增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为一级学科,即把原来分别隶属于不同一级学科的两个或更多二级学科在整合基础上上升为一个新的一级学科。显然,其学科内涵与范畴等也应该相应升级,其学术研究的内涵、领域和能力等也要相应升级。同时,其所容纳的学科内容应该更为丰富,其所体现的红色基因也应该更加鲜明。这就要求在原有的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等学科性质与功能、内涵与规范、建设与发展等基础上,重新建构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学术体系。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主要是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一样,新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应该主要从整体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政党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历史进程、重大成就、基本经验和客观规律,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科学社会主义乃至整个世界范围的贡献与地位等等。由此,逐步构建起这一学科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级学科,以其规范的学术性提升学科研究的创新性水平和能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要阐明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最为关键的是阐明中国共产党这一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适应当今时代和实践发展需要,新时代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必须深入研究解决学科定位、学科内涵、学科范畴等基本问题,也应该解决二级学科设置、学科方向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还应该解决其与其它学科关系等问题,从而逐步完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研究对象、学科规范以及学术史梳理等。“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新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问题的关键学科,也应该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关键学科,理应成为“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第一学科,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优势,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