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在中南这五年】黄麟淇:以拼的状态做“酷”的事业

来源:中南大学  2022-06-21 14:45:29   419 阅读

“我们新一代采矿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必将秉承心有大我、志诚报国,将青春能量融入矿业强国的初心使命!”在中国科协青年演讲大赛上,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麟淇的铿锵誓言引得现场阵阵掌声。

扎马尾,戴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文文静静,说话温声细语,这是大家眼中的黄麟淇。普通人很难将她与矿业开采联系起来。但正是眼前这个年轻瘦弱的姑娘,在800米以上的深矿井下钻研出了防控岩爆的矿山灾害防控最佳方案,为矿工生命安全撑起一道保护伞。



深井矿山中,为矿工撑起安全“保护伞”

当“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同焦虑时,黄麟淇从入校起就一直保持着对“时间荒”的警惕。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教学比赛,参与教改等项目……不断进行学习与自我充实,努力把每天变得有意义、有质量、有价值,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在中南大学岩石力学实验室中,常常能看到身着满是灰尘的深蓝色实验服的黄麟淇,她带领一群研究生对着一块块破碎石灰岩样本细细研探着。他们利用机械不断给岩石施加重压,模拟深井矿山中不同种类岩石遭受巨大压力时的岩爆机制,探索出矿山灾害防控的最佳方案。

“矿产行业虽然被很多人称之为夕阳产业,但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让矿产行业焕发活力,这本来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推着鼻梁上的眼镜,黄麟淇爽朗地笑道。然而这件事远远没有黄麟淇说的这么简单。目前地层浅部的矿产资源已经逐步开采殆尽,开采深度越来越深。在深度超过800米的深井矿山中,地压大、地温高、矿井瓦斯涌出量大……越往下挖,环境就更复杂,也越危险。这也正是深井矿工和黄麟淇共同的工作常态。



在地下,矿工以男性为主,没有设置女厕所;脚下穿的高筒雨靴尽管左挑右选找到最小码,仍然需要在里面套双鞋,大小才刚好;矿井作业层如同暴风骤雨前的闷热,外套都可以拧出水……首先克服这些困难,黄麟淇才能完成第一步的研究工作。在地上,还有搬石头、砸石头、磨石头、压石头这些基础工作等着她。为了不拖整个科研团队的后腿,黄麟淇只能在这些“粗活”中拼尽自己的全力,尽管搬石头有时被压伤,磨石头让双手比不少男生的手还要粗糙,黄麟淇仍然乐在其中。

经历了复杂的深井矿山环境,黄麟淇不顾周围人劝阻,下定决心将自己的研究方向锁定为深部岩石力学与矿山灾害防控,以及深部岩体开挖诱发岩爆等灾害机理与防控等方向。她研发的微震监测系统与微震定位方法等成功应用于贵州开磷沙坝土等矿山的实际微震定位和灾害预警中。深部金矿整体地压管控与高效开采技术等研究项目,也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

得益于黄麟淇的研究发明,深井矿山越界开采、非法开采等行为无处遁形;岩压出现异常、岩爆事件即将发生的高危区域,矿工能第一时间收到警报,及时撤离,深部资源开采的灾害防控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逐梦路上,做引领学生的“正能量源”

近年来,学校不断引进的优秀人才也不停激励着黄麟淇要不断提高自己。人才引进不仅优化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也让她意识到“人才”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不管教授学生还是自我提升,她都要抓住“机会”。

“这几年,一个切身体会是中南学子变得更加独立自主,学习认知和动手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让黄麟淇意识到要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从以往的“手把手”悉心指导到以学生兴趣点为基础,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学习和科研方向。

正是因为深耕教学一线工作,黄麟淇在2021年举办的中国科协演讲比赛上,将自己的工作经历,采矿专业爬天井和斜井等“苦差事”与当代青年人喜欢的攀岩等户外活动作比较,讲述自己以言导行、以身作则的育人心得,获得了大赛的第一名。



黄麟淇(右二)与学生们

黄麟淇是个典型的乐天派,当她认准一个事情的时候,不会去想有多困难和危险,也不知疲惫,眼里只有无穷的兴致和乐趣。“黄老师就是我们的正能量源!她积极乐观的做事态度和扎实的科研作风,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学生吴月晨说。

在黄麟淇心中,她最骄傲的是自己团队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从刚进入采矿专业时有些抵触,到现在一听说需要出差去矿井就主动请缨撸起袖子走。“作为一所拥有悠久历史和矿冶类专业丰硕研究成果的老牌高校,中南大学有着无数前辈和老师,用他们拼搏执着的治学和科研态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不断前行。”十余年时间,身份从学生变成老师,黄麟淇始终不变的依然是如何帮助深井矿山安全开采、助推矿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初心。

“有梦想,就值得去奋斗,拼尽全力去奋斗。”如今,抓紧科研不放松的同时,黄麟淇也在全力提升教学水平,通过提升教学能力,培养更多热爱矿产行业、热爱深井矿山安全研究的人才,为湖南人才建设添砖加瓦。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