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第二党支部联合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举办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系列的首期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学院外语课程思政中心主任张荔教授做题为“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专题报告会,同时,报告会后组织了支部”人人微党课“的开讲活动。两个支部所有党员同志和其他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共四十几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何琼与第二党支部书记赵勇联合主持。
首先,张荔教授从交大学生自发组织的为聋哑人家庭孩子进行线上教学辅导的暑期社会实践引入讲座主题“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 即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利于学生进步、成长的, 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因素都是课程思政的要素,强调课程思政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教师。张教授通过分享理工科和外语学科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对课程思政的方法加以展示。这些案例体现了课程思政元素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积极挖掘和提炼课程思政的元素,并有效融入教学。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组进一步实施课程思政的建议:1)现有教学材料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2)教学案例的分享和网站建设;3)与时俱进视听说口语素材挖掘与口试设计;4)教学材料的整理、汇编和出版;5)课程思政语料库建设。
随后,两个支部四位党员同志依次开讲精心准备的微党课。教工第一党支部魏先军的党课以“探寻伟人的足迹--德国行”为题。多年前她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孔子学院任教时曾前往伟大导师诞生地--特里尔参观访问。通过当时拍摄的照片和往事回顾,她成了一名向导,带领两个支部的同志们云游,拜谒马克思故居纪念馆,回顾马克思与恩格斯伟大的友情,以及其百折不挠、为全人类的解放不懈奋斗的壮丽人生。
教工第二党支部王栋重温浦东开发开放。陆家嘴是浦东沧桑巨变的缩影,32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市区,成为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这些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道路”的最好诠释。浦东改革开放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邓小平的努力密不可分。他不仅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头人,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当之无愧的带头人。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浦东精神能激励大家更好地服务祖国。
第二党支部覃黎洋和大家分享了她作为学校文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通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展品来领略交大学子的文韬武略、科研成果。徐汇校园是“行走的四史教育课堂”,不但有交大的初心之地,学校初创时期的南洋印记,有为国捐躯的红色英烈的缅怀之地,还有独具特色的校园早期建筑群。董浩云的一生是中国现代航运史发展的缩影和写照,他对于事业的不断追求、以及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是交大人不断汲取的精神源泉。作为一名交大教师,通过做文博志愿者重温历史,结合校园文博资源,秉承“立德树人”,“文博树人”,“以史育人”的理念,传红色基因,讲好交大故事,为建设“中国特色,上交风格”的大学文化,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出努力。
第二党支部韦瑶瑜的党课以“我们的团长我们的团”为题,聚焦此次上海抗疫保卫战,以她所在小区的一位团长为居民争取价格公道的物资渠道,为独居老人捐菜的抗疫故事为例,分享了她对“凡人英雄”的理解和对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