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校长王希勤走进本科生“形势与政策”课堂,以“中国特色现代大学与新型师生关系”为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同学们讲授了一堂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专题课。
王希勤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王希勤首先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谈起。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运用“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综合发挥了分析思维和关联思维的优势;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辩证统一了集体优先和个人优先的关系;我们采用“团结协作”的组织方式,统筹激发了市场组织和计划组织的活力,成功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党的领导下,西方现代性和中国传统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特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就是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新路。王希勤表示,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已在中国的大学里深度融合,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就是这种融合的结果。“中”“古”“文”代表传统和中国特色,“西”“今”“理”代表现代和西方特色,两种理念对撞形成的“高原”就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应不断推动两种理念的碰撞融合和辩证统一,肩负起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任务。
同学们认真听讲
王希勤表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新型关系,它不能仅是经济角度上的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关系,不能仅是政治角度上的竞选者和选民的关系,也不能仅是文化角度上的权威和信众的关系,而是学术共同体关系、治理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伙伴关系。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新型师生关系应是一种辩证的统一,统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所秉持的“民主集中”“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实事求是”等理念之上。“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以更全局的视野和更包容的心态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对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清华师生要同心协力、共同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新路!”王希勤最后说。
聆听完王希勤校长的报告,同学们对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新路有了全面的认识,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未央书院2021级本科生王欣怡感言“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看似宏大,却也与每一名师生密切相关。清华不只是我们求学探索的一方园子,更应当成为我们携手构建的共同体。”物理系2021级本科生谭俊毅表示“作为中国新生代的我们,为了更好的在未来几十年挑起大梁,我们现在更应该努力去学习,才能不负学校,社会乃至国家为我们做出的这些改变。”电子工程系2020级本科生张晋珩感悟“在当下的校园教育中,我们收获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要找寻在社会中自己扮演的角色,心怀家国天下,提升自己,服务他人。”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孙一凡表示“王校长就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出了独到见解,也对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进行了细致解读,相信清华在奋力开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格局的道路上会有更大决心、更大气魄,我也要始终以清华人的风貌扎实进取,有朝一日为学校建设贡献力量。”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