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关部署,北京大学作为第一批启动试点院校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和环境科学等6个具有传统优势的理工科为试点,大力开展基础学科优秀人才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砥砺10年,“拔尖计划”成果斐然,北大培养了一大批站在科学研究最前沿的青年学者,形成了一支世界级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构建了多层次、个性化、高质量的本科课程体系。
2019年,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北京大学确定了以“未名学者计划”(PKU Junior Scholar Program)为名的探索与实践,开启了“拔尖计划2.0”的培养新征程。
给予创新人才最适宜的成长空间
“拔尖计划”在北京大学落地的10年间,学校并未专门设立一个拔尖人才学院,而是针对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生的特点,坚持多样性与相对开放的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给予拔尖学生最适宜的培养环境,让他们在学术共同体中全面发展、自由成长。
“科学的人才遴选机制和开放的动态进出机制是我们拔尖计划第一个十年间所做的重要尝试和探索。”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教授告诉记者。以城市与环境学院实施的“动态筛选”制度为例,刚入学的本科新生可以在第一学期报名进入预选阶段,名额不限,一年级下学期期末之前可自由变更指导教师;二年级、三年级下学期分别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和筛选,此前未报名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任何一次选拔,通过竞争即可动态进入学院的“拔尖计划”。这一制度的实施,避免了低年级“一刀切”的弊端,宽进严出的动态考核有效地激励了对学术真正有热情的学生,发现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新秀。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拔尖本科生进行实验操作
对拔尖学生开展个性化、高水平、促交叉的培养模式是北大本科教育的一个创新,基础学科的研讨型小班课改革为拔尖学生尽早了解学科前沿提供便利。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通过核心课程小班课改革,对所有专业核心课开设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小班课教学,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基础和未来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学习。在“拔尖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各院系均积极探索研讨型小班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培养优势,让学有余力的尖子生尽早探索科学领域的尖端问题。
“北大数院的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张平文院士曾这样表态。在他看来,从事基础数学研究的人要有天赋,也要有情怀。北大数院的重要使命就是找到这样的人才,保护他们,为他们创造最适宜的环境让他们自由成长。数院对人才的呵护也得到了回报,该院“拔尖计划”学生在国内外大型数学竞赛中屡屡斩获佳绩,很多优秀毕业生选择到世界顶尖大学继续进行数学研究。
将科研优势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
培养创新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科研实践的过程中。为一流的学生配备顶尖的师资,让科学研究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这是“拔尖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校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全面建立起拔尖学生导师制度。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拔尖计划”项目累计有248位教师担任学生导师,近千名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投入到对拔尖学生的培养中来。在给拔尖学生授课和担任科研导师的队伍中,既有唐孝炎、陶澍这样的资深院士言传身教、悉心指点,也有田刚、龚旗煌等学术巨擘向学生们展示科学研究的宏大视野,还有刘若川、黄岩谊等活跃在学术最前沿的中青年学者和学生携手开展国际前沿领域的高水平探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的研究力量也通过前沿讨论班、科研导师等形式投入到拔尖学生的培养中。
生命科学学院自2013年起实行强化挑战班项目,每年在学校范围内招募新人,实行灵活的动态进出机制。在导师层面,生命科学学院实施专业方向(track)导师咨询制度,每位拔尖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紧跟导师融入科研体系。物理学院实行科研团队责任科学家负责制和主干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制,团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研究创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提供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物理学院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和交流,崔琦、益川敏英等多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先后站上讲台,向同学们展示各专业方向最尖端的前沿现状和研究动态。
在这方适合学术人才生长的沃土中,一大批颇具潜力的本科同学找寻到了适合自身的科研路径,自然成长起来。物理学院2013届毕业生史寒朵目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生物工程博士学位,她专注于显微镜技术研究,针对细菌的单细胞显微工程,提出并发展了一项高通量的显微技术,使得在一天内筛选上千种菌株样品并进行分析成为可能。此项技术的论文已经被《自然》杂志接受(史寒朵为第一作者),该技术成为实验室目前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她在回顾自己的学术之路时表示:“非常感谢本科时学院的支持,让我能够尽早进入真实的科研环境,同时,学院给予的选课自由度很大,我拿到了生命科学辅修学位。在本科时期奠定的基础使我在博士期间受益匪浅。”
像史寒朵这样的“拔尖计划”毕业生还有很多。一大批“牛娃”在“牛导”的带领下活跃于国际前沿领域。据统计,“拔尖计划”学生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比2010年增长150%以上,“拔尖计划”学生论文发表数量占到全校本科生论文发表总数的78%。
探寻一条适合拔尖学生实际情况的国际化教育道路也是“拔尖计划”的重要举措。10年来,“拔尖计划”各个项目邀请了众多海外著名学者来授课或讲座,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年暑期开展“北京-哥本哈根城市挑战计划”暑期项目,每年选拔8-10名本科生参与该项目,开展环境学科学术交流;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方向分别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康奈尔大学签订了“3+2联合培养项目”协议,同时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合作,暑期选派优秀学生前去进行科研实习,通过实际课题的研究开展,指导学生实践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
“未名学者计划”再起航
“拔尖计划1.0”版本已经“运行”了10年,充分发挥了本科教学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北大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拔尖计划2.0”——“未名学者计划”于2019年底正式起航。
作为“拔尖计划1.0”的延伸,北京大学“未名学者计划”在教育部确定的17个基础学科范围内,申报了7个学科作为未名学者基地,分别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医学和中国语言文学。每个基地都将设置一名首席教授和由首席顾问教授、校内指导教授和校(国)外指导教授组成的三人专家指导组,以进一步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明确责任执行。
与“拔尖计划1.0”相比,“未名学者计划”将基础医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纳入到拔尖人才培养项目中。北京大学基础医学基地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引领医学发展的卓越医学科学家,中国语言文学基地以培养一批既精通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又熟悉现代学科规范、具有学术创新能力的杰出青年学者分别作为培养目标。“之前的拔尖计划都是在北大校本部的理工科学科中培育人才,‘未名学者计划’将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纳入进来,探索在不同学科中培育拔尖人才的新模式和新途径,这是‘未名学者计划’的一个突破。”傅绥燕告诉记者。
北大在拔尖学生的培育工作中始终遵循人才成长的教育规律,为“未名学者计划”学生提供开展学术研究(Research),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和条件(Internationalization),开设适合拔尖学生成长的各类课程(Course),营造适合他们成长的优良环境(Environment)——这样的培养模式被称为北京大学RICE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在RICE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下,北大将进一步创新科学、多样的人才遴选和动态进出机制,加强对各类人才,包括偏才、怪才等学生的全面考察,真正发掘志向远大、学术潜力大、综合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优秀学生进入基地培养,鼓励部分学科试点吸收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成为拔尖人才的后备力量;进一步激励高水平名师投身拔尖学生培养过程中,全面落实拔尖学生导师制度,动员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投入到拔尖学生培养中,使科研优势不断转化为教学优势;进一步建设有利于拔尖学生成长的多样化课程体系,继续推进小班教学,开设高阶挑战课程,基于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制度激励拔尖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进一步深化拔尖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探索多样化、灵活度高的书院制度,开展拔尖学生培养的教与学研究。每年,北京大学将保证不少于5000万元的国拨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和校级经费支持基地建设工作,在经费、师资、环境等各方面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奋进10年,北京大学“拔尖计划1.0”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未名学者计划”已高挂长帆,必将在本科教学改革的沧海中破浪前行。让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最终成长为能够引领未来发展、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