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幼时种下一颗品德教育的种子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2-05-25 09:14:44   516 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的有无和好坏深刻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我们可以读读袁隆平院士的故事,从中体会家风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踏上农业研究之路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他幼时的家庭教育,尤其是与他母亲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在写给母亲的那封《妈妈,稻子熟了》的信中满怀深情地说道:“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从袁隆平给母亲的信和他一生的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好的家风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该如何进行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儿童智力和情感发展的早期就要高度重视和及时开展家庭教育。按照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儿童道德的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前一阶段总是融合到后一阶段,并为后一阶段所取代,每一阶段儿童道德的养成是他的自然天赋与相应的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6至8岁的他律阶段,儿童主要根据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作为他身边和他接触与交流最多的人,儿童的父母、家人给他传递的伦理道德标准往往就是他进行道德判断的权威,要利用这一他律阶段,抓好家庭品德教育。

袁隆平的母亲很喜欢尼采的哲学,在袁隆平躺在摇篮的时候就给他读尼采的书籍分享尼采的观点,虽然他当时不懂,但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中,在经历无数次挫折、失败、质疑和磨难后,他读懂了母亲、读懂了尼采,也有了自己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失败了不气馁,找到原因从头再来就是啦!”6岁的时候,母亲带袁隆平兄弟游览了“神农洞”,引导他们恭恭敬敬地向神农炎帝的塑像行了三个鞠躬礼,并且告诉他们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其丰功伟绩誉满九州、名扬天下,让袁隆平自此便开始对土地有着一种神圣的敬意。那一年初秋,他随母亲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果园里有红红的桃子、绿绿的葡萄,还有那个年代稀有的西红柿以及绿葱葱的片片竹林……袁隆平爱上了这美丽的果园,爱上了这绿色的世界,从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他记忆中那个美丽的果园便飘进他的心灵。就是这次郊游,奠定了袁隆平理想的基础,乃至影响着他的一生。

可见,在儿童心理和道德发展的早期,及时给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家庭教育要重视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其中,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这样的品德教育是人格素质教育,是触及心灵和灵魂的教育,只有德“立”住了,人才能“树”起来。这个德既有个人品德,也有社会公德,还有职业道德,更有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的大德,在新时代主要体现为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袁隆平的母亲非常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她说,孩子们的智商如同一座宝库,品德和情操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她经常利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言传身教给孩子们传递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他们家搬到重庆以后,袁隆平经常从江边捡些好看的河流石给母亲收藏,母亲和他说:“一颗小小的石子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作为一个人来到世间,决不可苟且偷生。作为一个人,能够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变得更美好;作为一个人,能够去改造世界,使世界变得更理想。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发挥那种创造力,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她还说,“人生的色泽不是别的,是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最美好的道德品格”。正是这样的品德教育为袁隆平日后爱国爱民情怀的形成和科学家精神的确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袁隆平曾说:“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尤其在做人方面,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她总说,你要博爱、要诚实。”

家庭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

那么,如何进行家庭品德教育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也就是说,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在以身示范中、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要避免“说教式”和“命令式”做法,要在尊重孩子权利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让孩子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接受这些规范。

袁隆平母亲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她把自己渊博的知识化成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用这些故事来培养孩子们的美好情操。她讲“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让袁隆平懂得了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学会感恩和报答,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讲“胖狐狸”的故事,长大成人经历许多功名利禄后的袁隆平渐渐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她讲神农炎帝的故事,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让袁隆平从小就对土地、粮食、耕种产生浓厚的兴趣;她讲岳飞的故事,让爱国与国土的观念从小就渗透进袁隆平的心灵……正是在故事的海洋中,袁隆平逐渐成长,开始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为日后步入土地的神圣殿堂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种下了一颗幼小的种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社会发展前进到哪一阶段,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作者系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