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和关键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12-10 16:38:01   477 阅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基本原则等,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一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制度保证的全会,因而具有里程碑意义。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握根本,抓住关键。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阐述了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对于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全面把握、深刻领会。

党是我们国家最高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了无数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对于在党的领导下7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可以用5个“大”和2个“第一”加以概括: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对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长期稳定,我们可以同世界上一些国家思想混乱、党争不断、执政能力不强、威信不高、政局动荡等进行对照。事实雄辩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即它是由13个部分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而居于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决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首要位置,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求全面体现在各方面制度安排之中。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挚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论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其中第一个方面显著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尤其是在我国这样具有超长时间历史纵深、超大国土面积、超大数量人口规模、超常复杂民族宗教结构乃至越来越超大规模经济体量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这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是没有任何现成模式可以照搬的。因此,我们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总结我们党执政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这个重要结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制度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一是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二是制度好,但人的素质、水平、能力等跟不上或不适应,那么再好的制度也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能。

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人。这里讲的“人”就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虽然没有专设一节讲这个问题,但是,仍然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决定》讲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就包括要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很多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其中就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不强,不敬畏制度,不去维护制度权威。对这些现象如果不加以坚决反对和克服,那么谈制度执行力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强化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做执行制度的表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做执行制度的表率,引领全社会增强制度意识,自觉维护制度权威。

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快,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也很快,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能力尤其是制度执行能力的重大考验。从总体上看,我们领导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是适应我国事业发展需要的。但是,要领导近14亿人的社会主义大国,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领导干部还需要不断增强执政本领,党的十九大向全体党员干部提出要全面增强8种本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增加了增强斗争本领。

当前,面对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考验,领导干部如何增强自身的能力呢?我们认为要向理论学习,要向实践学习。《决定》要求领导干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属于理论学习范畴,而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属于实践学习范畴。领导干部学习理论既包括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用这个21世纪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好工作,与此同时也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为什么要强调领导干部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呢?这是由当前领导干部队伍状况决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队伍实现了新一轮的整体性的新老交替。我们认为,现在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不缺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主要缺乏的是理论知识(包括历史知识)。这里讲的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里讲的历史包括党史和新中国史。今年7月31日,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这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正确要求。

要在我们这样十几亿人的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前无古人的。“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因此,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沿用,只能靠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摸索,并在不断总结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定向前。这就是今天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提倡要善于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的真正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严书翰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