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第六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建”高端学术论坛在深圳举办

来源:深圳大学  2019-12-10 14:30:31   816 阅读

2019年12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主办,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中国文学批评》编辑部承办的新时代中国文论的阐释走向——第六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建”高端学术论坛在深圳大学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中南大学、广州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十余位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文论的阐释走向”的主题展开研讨。





开幕式由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高建平主持。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刘洪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李红岩分别致辞。刘洪一简要介绍了深圳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情况和与湾区人文、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期待各位专家继续支持深圳大学的发展。李红岩在致辞中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教授张江表达了对深圳大学和与会各位专家的感谢,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报刊网特别是《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情况,并表示杂志社将继续推动文学阐释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此次高端论坛分为三场讨论。第一场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陆扬提出当代阐释理路有四种主要思路,可以命名为小说家、哲学家、批评家和理论家的阐释模式。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谭好哲认为,文学意义的阐释总是与一定的文学形象的分析相关联,但文学意义不能从文学形象的抽象分析获得;他进一步指出,文学形象的存在总是语境化的,语境是形象存在的基础,是意义赋予的客观依据,因而也是文学意义阐释必得行走的路径。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隆溪讨论了“Hermeneutics”一词在西方语言里的意义,以及这个词在中文学界的不同译名,如解释学、解经学、诠释学和阐释学等,他认为“阐释学”是最恰当的译名。

在第二场讨论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首先讨论了中国文艺学对文学特性理解的四个阶段。他认为当前对文学特性的阐释正处在语言艺术论范式,强调文艺学要回归文学的语言艺术特性本身,一旦让文学重新回归于自身的兴辞特性,就可以由此进而重新思考文学作为“文”所具有的中国古典传统渊源,以及它与古典历史学和哲学(美学)等人文传统的内在联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王兆胜从当代散文创作与研究出发,思考散文特有的研究方法。他认为,要把散文的文体特性和人的心境结合起来,散文的“散”源自人的“散淡”“悠然”的心境。

当天下午,论坛进行了第三场讨论。深圳大学教授高建平从传达的角度探讨“阐释的有限与无限”,指出强调文本意义的无限是一种挑战阐释权威性的策略,而从起源上讲,文本意义仍然有其范围,有一个意义的发出;必须确定语言信息的发出者,才能看到文本背后的人,找到意义能够成立的支撑点。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史忠义比较了中西方本体思想的差异,他指出西方非此即彼的思维逻辑一再导致悖论性困境及科学与形而上学的两难处境,而华夏学人的和谐追求在认识本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尚杰讨论了理解的边界问题,他提出要把理解的边界扩大,不要仅仅限定在“语言的能说”和我们能够理解语言上,还要进入到非语言的理解层面。最后,中南大学教授毛宣国指出,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文论的演进伴随着三次论争,即20世纪80年代的“主体性”讨论、20世纪90年代由“失语症”所引发的“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的讨论和近年来围绕着“强制阐释论”所展开的论争,这三次重要的学术论争刚好对应40年来中国文论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为认识中国文论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