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聚焦教代会】履职担当显作为——教代会代表访谈(一)

来源:吉首大学  2022-05-07 16:41:52   264 阅读

编者按:4月28日至29日,学校八届三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砂子坳校区胜利召开。280名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学校发展大计。

2021年,全校上下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新发展。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关键的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如何形成强大内生动力,把综合改革引向深入,找到切合学校实际的“双一流”建设路径;如何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合力推动学校的“三大改革”,这些都是教代会代表关注、关心的问题。会议召开期间,代表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为学校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出谋划策、建言献策。

为此,我们采访了不同领域的教代会代表,展现代表们对于教代会的期待和感想,让我们一同走近教代会,倾听代表们的心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柴绪亮



——4月28日至29日,我参加了学校八届三次教代会,认真聆听校长黎奇升所做的校长工作报告及其他专题报告,认真领会校党委书记廖志坤的讲话精神,参加了分组讨论,收获很大,体会很深。

我完全赞成校长工作报告,这个报告认真总结了学校2021年的各项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对2022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安排。回顾过去的一年,学校成绩显著,来之不易;展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吉大人应该满怀信心,学校的发展确实未来可期。

我认为校长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是针对工作实际提出了“提升七种能力”。这是学校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提升综合实力的英明之策,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关系到现代化的吉首大学的长远发展,学校上下应该给予高度关注,要按照要求不断“提升七种能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作为二级学院的党务负责人,也一定要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管理能力与领导艺术,全面加强党对学院各项工作的领导,打造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的工作品牌。

廖书记的总结讲话、校长工作报告、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都重点谈到了学校的“三大改革”,这是学校当务之急,是解决吉首大学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的重大举措,值得期待。我想,我们学校上上下下都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在艰巨繁重的“三大改革”全面铺开之后,做改革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智慧力量贡献者。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将和全体师生一道改革创新,努力讲好马院自身的改革故事,真正把精力与热情投入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洪流当中。

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吉大人,衷心期待学校通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把规划蓝图变成工作实践,真正实现既定的目标;热切期待我们“共有共建共享”的吉首大学不断迈向新时代的现代化大学的新征程,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

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丁建军



——我对本次教代会校长工作报告的总体感受是简洁、务实、有新意。报告篇幅不长,紧紧围绕2021年工作回顾和2022年工作安排展开,无论是工作总结还是工作安排,都思路清晰、具体明确,用具体的事例、精准的数字和简洁朴实的语言进行表述,很务实。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表述,如“品德好、能吃苦、能力强、后劲足”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四有课堂”“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以及增设4门通识必修课等,让代表们看到了新气象。

个人认为本次教代会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是将2022年的工作安排用“一个引领、两个重点、三大改革、七种能力”这一表述进行概括,非常清晰明确,既很好地体现了各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又很容易让人记住,在这一表述中,让我最关注的是推进三大改革和提升七种能力。

报告中的三大改革指教育教学改革、机构编制改革和绩效分配改革。对于这三大改革,个人是非常期待的,可以说这三大改革是解决当前学校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的“牛鼻子”,是扫除学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障碍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奋力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实现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目标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学校上下都基本达成了共识。不过,这三大改革又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动真格,必然触及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在三大改革的推进中,学校要加大宣传、统一思想,学校领导、各学院、各职能部门都要勇于担当,要敢较真碰硬,要顾全大局、着眼长远,要相信广大教职员工,要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同时,改革的方案要科学创新,既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又要大胆创新、打破陈规,切实有效。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吉大人,在吉大学习和工作已经23年了,在与吉大共成长的20多年里,既为吉大的跨越式发展感到骄傲自豪,也为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担忧。作为学院的院长,我感受到最大的压力是师资队伍的短缺和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以及比例不低的教师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未能有效激发,这一点又与目前学校的机制体制等深层次问题高度相关,我建议学校加快推进“三大改革”,创新机制体制,简政放权,为二级学院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创造更好的环境,为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尚道文



——校长工作报告高举旗帜、主题鲜明、把握大势、布局长远,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精准客观,尤其是2022年工作安排求真务实,“坚持一个引领、突出两个重点、推进三大改革、提升七种能力”鼓舞人心、振奋精神,不仅是凝聚共识、提振人心的“集结号”,更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发令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色,汇聚了登高望远、砥砺奋进、奋力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校长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是“提升七种能力”即空间承载能力、师资支撑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有效科研能力、服务社会能力、文化引领能力、基础保障能力,这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可操作性,给了广大师生奋斗的力量、前行的动力和必胜的信心。我们必须保持发展定力,久久为功布局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提出“提升七种能力”,是整个报告的一个亮点,令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催人奋进。

校长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教学、机构编制、绩效分配三大改革”,这是极为迫切的现实需要。这是由于学校正处于创建“双一流”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学校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加压奋进则可乘势而上,稍有松劲则会急转直下。我们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改革意识,理性正视前进中面临的困难、矛盾、问题和不足,主动出击,抢占先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敢于攻坚克难、协同推进各项工作,牢牢抓住新机遇,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奋斗。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希望学校将高质量党建保障和高质量事业发展统筹推进、深度融合,敢于攻坚,敢于斗争,在改革的政策、制度制定中注重持续性、协同性、联动性和传承性,持之以恒地坚守向前,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保护改革、主动改革的良好氛围,全力开启新征程“加速跑”模式 ,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本次教代会校长工作报告主题鲜明,聚人心,强信心,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21年学校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又分析了学校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和当前的工作重点。

报告中提到要深入推进三大改革,着力激发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其中的工作措施针对性强,贴近民生、掷地有声,给予了全体教职工希望与期盼,让全体教职工真切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与温暖,也激励和鼓舞了每位教职工。

作为一名教学学院党员干部,一要在深刻领会、狠抓落实会议精神上下功夫,主动对照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本,找准制约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主要矛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使全院师生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克难奋进、共谋发展;二要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进一步落到实处,在学院已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基础上,推动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努力做到教师队伍成为育人的“主力军”,课程建设成为“主战场”,课堂教学成为“主渠道”;三要紧扣学校培养“品德好、能吃苦、能力强、后劲足”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国际教育学院教师 马小燕



——非常荣幸作为国际教育学院的普通教师代表参加此次教代会。

这是本人第三次参加教代会,也听取过两任校长的工作报告。此次新任校长黎校长的工作报告,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代表的总体感受是倍感自信,欢欣鼓舞,踌躇满志。

校长工作报告中,从篇幅看来,在对2021年各项工作成绩的总结和对2022年工作的安排和展望上是大致相当的,说明我们没有满足或沉溺于过去的成绩;在成绩总结上,校长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某一个人的姓名,而是全部用的团队、集体或学院的名字,这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我们所有的人都是集体的一份子,激发我们的主人翁精神,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在未来工作安排上,校长工作报告中使用高度凝练的“一个引领、两个重点、三大改革、七种能力”,让我们轻松记住且有了未来的奋斗目标。

工作报告中,我觉得最大的亮点是“提升七种能力、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提升综合实力”这是对2022年学校主要任务的提炼。从学校基础设施到师生“软实力”,再到回馈社会,这“七种能力”的凝练,明确了我们学校上下几万名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真正让我们可以有的放矢。

对于报告中提出的“三大改革”,作为教学一线的一名普通公共课教师,本人最关心的是排在最前面的教育教学改革。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正在修订中,我们大学英语课程也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挑战。尽管我们知道改革带来的阵痛肯定会比较强烈,但是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些挑战,因为我们坚信机遇一定会伴随着挑战而来。我们也一定会在课时缩减的情况下,仍尽全力打造“有魂、有用、有趣、有获”的“四有课堂”,为培养“品德好、能吃苦、能力强、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出公共课老师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公共课老师,对于学校下一步的建设发展,我想代表广大公共课老师对教育教学改革提点希望。对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革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课程思政等打造“四有课堂”的方式,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平台或机会,让我们一线老师能有更多学习与提升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学校各部门能尽量提供财政、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保障我们“减课不降质”。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