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同心战疫勇向前︱学校开展“新冠病毒及疫情防控”整合课程集体备课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  2022-04-29 09:26:06   304 阅读

4月27日下午,学校开展“新冠病毒及疫情防控”整合课程和MLT+IT混合PBL教学集体备课。学校公共卫生学院院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主讲教师及其团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以及教务处副处长秦洁和王海锋、教务处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集体备课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张轩萍主持。



会上,张轩萍介绍了学校对“新冠病毒及疫情防控”整合课程和MLT+IT混合PBL教学的背景和课程规划。她指出,“新冠病毒及疫情防控”整合课程和MLT+IT混合PBL教学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山西医科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学校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重要途径。

新冠疫情防控整合课程是按照“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以“医防融合、多学科交叉”的新理念,以“在线教学+应用为王”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目标,强化新冠疫情防控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课程思政和全球健康,有机融合多学科知识构建应用型整合课程体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面对突发新冠疫情流行的应急处置与疾病救治所需的综合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课程内容包括新冠病毒鉴定、感染筛查、疫情流行传播规律、感染后的治疗、社会分级防控、疫情风险交流、卫生资源配置等全方位知识体系。“MLT+IT”混合PBL教学模式,即多层次人才(Multi level talents)加多学科小组(Interdisciplinary Team)混合PBL教学模式,是通过设计PBL案例教学,将博士、硕士、本科生混合组建PBL讨论小组,多层次人才、多学科交叉开展混合教学。博士、硕士、本科生在案例中,能够不断发现自己不同的角色定位,提升现场处置能力,实现博士“现场定音”、硕士“现场实操”、本科“现场到达”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位教师要响应时代需求,结合实际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多学科有机融合。

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聂继盛介绍了整合课程的设计、预计推广和拍摄要求。他指出,基础医学课程群解决病原学鉴定、免疫学、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药物治疗等基本机制问题;临床医学课程群解决感染后临床诊疗、实验室检查、心理干预等问题;预防医学课程群主要解决疫情形势研判、传播规律研究、以及现场流行病调查、疫情风险管控、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以新冠病毒及疫情防控案例为问题导向,以学生如何在疫情防控案例教学中成长为中心,以学生能力提升结果为目标,强化新冠疫情防控基本理论和技术学习,提升公共卫生现场处置能力。

公共卫生学院以流行病学教研室、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为核心组建了教学团队。余红梅教授介绍了采用SEIR模型预测新冠疫情,魏俊妮教授和冯永亮副教授介绍了新冠肺炎流行特征、预防策略、预防措施、疫苗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作用等流行病学知识,管理学院卫生管理学教研室郭丹介绍了新冠疫情应急管理的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准备情况。



临床医学课程群团队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张缭云、神经内科护士长唐珊、精神卫生科主任刘志芬介绍了临床诊疗、实验室检查、临床护理和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知识点教学设计。基础医学课程群团队药理学教研室郭东星、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侯星生和王艳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邵莹介绍了新冠肺炎的药物治疗及抗病毒作用机制、新冠病毒病原学和抗新冠病毒免疫,新冠肺炎发病与病理生理机制方面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情况。



各位老师针对各自承担的授课内容认真备课,查阅了丰富的资料,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课程的呈现方式,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分享,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大家纷纷表示,将进一步修改完善授课内容、打磨课件、创新教学和评价方法。

张轩萍在总结时指出,此次集体备课统一了思想,明晰了整合课程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她强调,各位老师在备课中,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也注重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