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公众号 12-5
公管学院青年教师蒙克
今天(2019年11月29日),距离我在5月底完成北京市比赛,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但即便是在半年之后,我现在的心情仍像当时那般激动,不仅是因为刚刚聆听了各位领导和老师关于教学的精彩发言,更是因为这些发言激起了我对于自身教学经历的万千思绪。
我自2015年底正式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以来,教过不少课:我既教过线下课程,也上过网络课程;既教过中国人,也教过外国人;既经历过新课一开就选课人数太多需要扩容的得意,也经历过只有7个人选课担心有人退课从而课程取消没有课上的窘境。几年来匆匆忙忙忙到现在,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教学,直到这次教学大赛。虽然这次大赛不可谓不紧张、不可谓不忙碌,但却正是在这次比赛中、我才真正开始领悟到了一些关于大学教学的认识。在此,我将这点认识与各位做一个分享,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的这点认识,其实很简单:我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定义为尽力帮助同学们 “读三本书,织两张网,做一个人”。
所谓“读三本书”,这个典故来自艺术史学家约翰·罗斯金的《圣马可的驻跸地:威尼斯史》。他强调,伟大的民族将自己的自传写在三本书上:第一,功绩之书——这个民族都做过什么;第二,言论之书——他们都进行过什么样的思考,留下过什么样的言辞;第三,艺术之书——他们的建筑、绘画、雕塑以及乐曲,等等。罗斯金认为,要刻画并理解一个民族的灵魂,对这三本书的阅读缺一不可。
然而长久以来,我们的大学教育,由于学科的细分,往往都是孤立地将三者传授。于是,为克服这一点,我在教学中,都会尽力将三者结合起来,或者至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希望同学们,不仅知道一个民族做过什么,还要知晓这个民族自己如何看待和描绘这些往事;不仅知道诗人和哲学家说过什么,还要清楚这些智者的话语是受哪些壮举的启发;不仅要看到绘画和建筑,听到音乐,还要对催生这些艺术的社会和思想环境多加了解。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起对历史事实和社会现象的全面认识,抵御碎片化信息时代常常陷入的片面和琐碎。
然而,仅仅读书,仍是停留在知识层面。我们总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作为教师,总是希望能够传授给学生捕鱼的能力。而要捕鱼,就要有网。因此,读三本书后,要织两张网。第一张网,是“无缝之网”。正如英国法学家梅特兰所言:“人类历史是一张无缝之网”。所谓“无缝”,强调的是人类行为和经验的普遍联系——政治与经济、文化与宗教,这些领域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在阅读了一个民族在功绩、言辞和艺术等方面所书写的自传之后,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将各个因素联系起来、全面思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将社会进行片面的、孤立的理解。
第二张网,是“意义之网”。它来自人类学家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中的名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织造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的确,人类所处环境中的万事万物,小到一张桌子,大到国家制度,对于人类不仅具有客观功能性,它还会被我们赋予主观意义。比如此时我们身处的曾宪梓厅,对于我这样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这里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报告厅;但对于广大的农大师生,诸位在这里一定经历过许多非凡的典礼和仪式,无数的重要时刻都在这里发生,从而使得它的意义非同一般。可见,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意义不一样。意识到不同人群所织造的差异巨大的意义之网,是一种能够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想他人所想的共情能力。这种能力,在社会的多样性增强、社会共识亟待建设的今天,极为可贵。
在读了三本书、织了两张网之后,最终我希望帮助自己的学生去思考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知道,“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落脚点。那么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价值观的人?我粗浅的认识,如果顺着之前“读书,织网”的逻辑,如此培养出的学生,就应该是一个对世界各民族、尤其是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有着充分理解和宽容的人;是一个能够全面、客观地对当今社会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不会被片面的舆论牵着鼻子走的人;是一个能够与他人产生共情、致力于寻找社会共识、从而推进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共同事业的人。总而言之,他将如钱穆先生所期待的那样,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有着“温情与敬意”,并在同情式理解的基础上,投身于这个民族下一步的伟大发展和建设之中。
有心的老师可能已经注意到,“读三本书,织两张网,做一个人”,我的这点粗浅认识,正好是从一个一线青年教师的角度,对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这个理念的阐发和理解。唯一的区别仅在于:“三位一体”的理念是从最顶层的价值层面开始的设计,而我的认识,则是从最基础的知识传授内容出发,相当于我对这个理念如何落地的一个思路。“三位一体”的理念,我从入职后就常听到,但只有这次的青教赛参赛经历,才让我开始琢磨到底应该怎么落实。
因此,青教赛是什么?用我的教练——梅赐琪老师的话,“青教赛是一个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高精尖平台”。科研活动的高精尖平台,有国家实验室,有研发基地,有创新群体,等等。那么教学活动的高精尖平台呢?那就是青教赛。这是一个由最有激情的年轻教师参加、最有奉献精神的教练指导、同时由最专业的专家评委和最有力的组织保障支撑起来的平台。
因此,在我这次演讲的最后,请允许我向这个平台的组织者、专家评委、教练和参赛选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谢谢你们让我领略到了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让我得到了最宝贵的成长。
【人物简介】
蒙克,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2008年获北京大学管理学学士(元培学院,政府管理方向), 2009年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府系公共政策与管理(研究型)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2015年获牛津大学社会政策系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 in Social Policy),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CPE & IPE)、国际关系、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 。2018年获清华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2019年获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注:文章来源于蒙克在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教赛”闭幕式上的发言 图片来源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站
编辑:万宁宁
审核:周襄楠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