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八桂大地,培育国家栋梁。”
12个字,浓缩了学校70年深耕民族教育,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探索史、奋斗史。2022年5月18日,广西民族大学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新时代下,广西民族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志存高远,敏于求学,学有所成,锻炼成才,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嘱托,为国家不断输送民族英才。
从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到广西省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再到广西民族大学,三次更名,见证着广西民族大学的朝气蓬勃,记录了广西民族大学的奋楫扬帆。
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以服务民族地区的初心为使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岁月流转,回眸历史,70年间沉淀了广西民族大学“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传统。
1949年11月,毛泽东主席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为贯彻落实毛主席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号召,为民族地区培养本民族干部,需成立一批民族院校。1952年3月19日,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在广西省人民政府会议厅举行开学典礼。135名包括瑶、苗、壮、侗等9个少数民族的同学身着各民族服装,参加此次开学典礼。
建校初期,学校暂时租用南宁市博爱街二邑会馆作为校舍。在这座约600平方米的三进古老房子里,160多名师生同吃同住,学习与办公兼用。物质条件极差的年代,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开设多期行政干部训练班、干部文化班、壮语班,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学生对民族地区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培养民族干部。
1953年,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校址迁至南宁市西乡塘(现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建筑面积扩展到4588平方米。
物质资源逐渐完善,但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不一仍是一道难题。20世纪50年代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边远山区的区、乡级干部,由于家境贫寒,其中念过书的人很少,导致文化程度偏低。对此,老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讲述政治理论课时,结合全国与广西民族地区的形势,配合放电影《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亲眼见一见,赛过老师在课堂上讲百遍。”学生对广西实际逐步了解后,老师再带领他们前往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防城港防城区十万山瑶族乡,进行民主建政工作。
直观感受过广西发展的实际状况,老师便开始组织他们开展讨论。为确保所有学生学会消化已学的知识,老师对此予以相关辅导。在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班级中,他们对文化程度低的学生加强辅导,以解决其“吃不消”的问题;对文化程度高的学生注意辅导,以解决其“吃不饱”的问题。
迎万难,教学进展在逐层推行,教学生活设施亦不能缺。1954年,由梁思成设计的大礼堂开工建设。混合型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屋盖,浓厚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它更象征着民族之间亲密团结。
学校场地从原来的600平方米,到1957年扩展到20717平方米;从这里干训结业的一批批学员,他们投入工作后,逐步成长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带头人。薪火不辍,代代相传,70年后的今天,学校已累计向国家输送近32万名各行各业的人才,他们中大多扎根基层、造福一方,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广西民族学院:逐步发展壮大的时期
相思湖畔,壮乡民族风与东南亚异域风情相互交织,无数师生潜学于此。回望初心,是“团结共进、传承创新”的校风与坚守,“精益求精“的教风与传承。
1958年6月,学校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以下简称民院)”,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学院题院名。4个月后,原中央内务部长谢觉哉来我校视察,并兴致勃勃地题诗留念:“垦田植树地为动,善舞能歌月亦迟。学习好兼劳动好,还从湖畔觅相思。”
当历史跨入20世纪60年代,广西民族学院迎来了办学史上的第一个新阶段——创办大学系科时期。1960年下半年,广西民族学院先后创办政治、中文、历史3个系,设政治、汉语言文学、历史3个专业。1964年,学校开办东南亚语种专修科,设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3个专业。至此,学校成为一所拥有政治、汉语言文学、历史三个系,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四个专修科,干训、预科两个部的多科性的民族高等学校。
然而历史进程风卷云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几乎陷入瘫痪状态。在艰难的办学条件下,1970年,学校采取两方面准备:一是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办学问题的调查,二是到民族地区办培训班。1971年开始,我校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审批、学校复审”的办法恢复招生,政治系、中文系、师训部、干训部招收首批工农兵学员达199人。此后在1972-1976年间学校又招收1691名工农兵学员。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西民族学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1年12月,学校成为首批被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学位制度的建立,加快了广西民族学院重点学科的建设,1995年,民族学专业被自治区列为广西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同年,学校首次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7名教师获此殊荣。
学科建设逐步完善,师资力量日渐雄厚。为将广西民族学院建设成为具有民族特色、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在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的基础上,全校师生“铆足劲”,在1998年10月,使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零的突破,民院成功设立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从建校初期建成的专科、本科,广西民族学院“用大力有余,入细心愈研”,教学工作始终保持高质量、快发展。截至2005年底,学校普高本专科生12010人,预科生925人,研究生250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8683人。2006年初,学校新增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点和伦理学、美学等二级学科点共27个硕士学位点。
广西民族大学:高质量建设发展时期
2006年5月18日,学校迎来“广西民族大学(以下简称民大)”更名暨建校54周年校庆。
更高的办学平台,凝聚了广大师生为之奋斗的心血与汗水。2013年,学校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民族学学科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学校首次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资格。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技术史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技术史一级博士点的获批,使得学校成为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同时拥有理科、工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学校。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大礼堂历经68年风雨,见证着广西民族大学砥砺前行的奋进之路。
70年前,民族干部在一届届干训班中结业;而今,学校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双一流”建设不断踏上新台阶。2018年,民族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名单;2019年,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5个专业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等8个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推动民大国际国内“两手抓”。广西民族大学在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分别设立孔子学院。2015年,学校授予柬埔寨首相洪森名誉博士学位,为广西首家且目前唯一授予外国首相名誉博士学位的高校,代表民大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更深、更广。如今,学校与22个国家、地区的176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交流和合作关系,已累计招收来自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留学生,派出近1.7万名学生赴外留学。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于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2020年初,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入选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校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2021年,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和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入选广西高端智库,全年累计向各级政府部门保送报告50余篇,获省部级采纳25篇。
70年历史变迁,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沧海桑田。广西民族大学现有相思湖校区、思源湖校区、武鸣校区3大校区,占地3600余亩,建制24个教学学院,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74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0余人次,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48项。
七十耕耘,春华秋实。在新时代的今天,广西民族大学将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扎根八桂大地,用心用情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族大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