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何以潮州——潮州非遗文化传承与实践”校选课程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  2022-04-08 10:24:48   422 阅读

2022年3月17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何以潮州——潮州非遗文化传承与实践”校选课程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韩山师范学院非遗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团队曹亚明、张玉金、刘丽莎、黄婉华等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该传承基地坐落在韩山师范学院韩东校区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了解潮州非遗艺术的机会。基地里陈列着各式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工艺美术作品,尽显传统文化韵味,令人流连忘返。



▲刘丽莎老师授课现场



▲张玉金老师授课现场

在刘丽莎和张玉金老师的介绍和讲解下,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展厅,走进工艺品制作课堂,了解到这些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特色以及蕴含的文化表达,领略传统工艺的美韵。在工作室里,美术学院的同学正专注地制作手工艺品,他们细心、耐心和用心的神态使成员们感受到工艺品制作的不易,他们坚守的不止是技艺,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交流环节,在读研究生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分享了对这次实践活动的学习心得,她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专业特点作出自己的感想,也期待后面的课程能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潮州非遗艺术。“有年轻人参加进来的非遗文化才有希望”传达出年轻力量的注入对传承和创新非遗艺术的重要动力。



▲广州大学与韩山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代表发言

在自由参观环节,每一位同学都认真地观赏展馆内的每一件艺术品,感受到了这些艺术作品散发出来独特的魅力,使同学们的眼神、脚步都愿意为它们而停留。参与课程的每一位同学各自选取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作品,与之进行交流与对话。



第一小组

21级环工环科许洁娜

令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作品是《韩文公》。韩文公与潮州息息相关,同时也与韩师的关联颇深。就如老师讲的,正是因为韩文公的存在,才有韩江和韩师这些名称的出现。正像作品所展示的,韩文公就像山一般的存在,通过这个作品,让我更加了解了韩文公对潮州的重要性。希望接下来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潮州这个文化古城。



▲陈震《韩文公》

21级新闻传播学李晓佳

在今天的学习里,最抓我眼球的是丽莎老师的通花瓷艺术作品,小小的花儿像是点缀其上,自然流畅,看着清雅渺小却又更显典雅精致。而这巧而精致的通瓷花饰品配置于身时,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是服务于佩戴者,将人的气质维度拔高。洋溢着的是午后的悠闲,是浮世的淡雅。也正是这份淡雅,会让人不禁联想起吴维潮先生的仕女瓷塑,流光溢彩、顺畅优雅、清婉流转、素面至简,描眉、勾唇、点绛,素而婉约大方清雅自若,简而落落大方形象立体。正是这些素雅让潮瓷独树一帜,于素雅中看见潮州的朴素悠扬,于素雅中看见潮州的底蕴连绵。而在大学校园里设非遗基地这一举措,让古老非遗和年轻学子双向奔赴,于喧嚣处寻宁静,于创新中得传承。让年轻有底蕴,让非遗有希望 。



▲吴维潮《瓷塑<李清照>》

21级英语黄嘉嘉

一开始先是注意到这幅画的规模,后面经老师讲解发现居然是陶瓷的!就更震惊了,大概观察能品到画中大好山河的壮观,细品发现树下等候朋友的人、抱琴过桥的书童、挑水的青年,仿佛将我带回到那个场景,感受到民间安逸的日子,也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让我看到山之高,瀑布之壮丽!



▲吴学湘《儒林华图》

21级美术学周宝瑜

很高兴今天能够来到韩东校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里欣赏潮州非遗艺术。每一件文物都有着手艺人赋予的独特意义。我最喜欢的是陈锐龙老师创作的陶瓷艺术品——《梅花》。一朵朵洁白如雪的梅花,给梅花更添生机的鸟儿,仿佛被岁月雕琢过的树根,让人仿若坠入寒冬的梅花林里闻到梅花香气。



▲陈锐龙《梅花》

20级英师蔡晓纯

今天去了韩东校区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欣赏了很多精致的艺术作品,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潮州非遗文化知识。老师最开始给我们介绍的青绿山水题材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这作品有很细节的东西,例如桥上小小的人衬托出山的高大巍峨。整幅作品都很精致,回到宿舍后我跟舍友分享了今天的活动,舍友们都完全想不到这是陶瓷制作而成的。

21级商英李晓莹

参观过这么多作品,我最喜欢的是《松下对酌伴泉声》。不经意间瞥了一眼便使我驻足,看到汨汨流下的泉水给我一种清澈透明,心静如水的感觉;还有远处矗立的高山,近处的松树……由远及近,给人一种幽静豁达的感觉。整个画面的蔚蓝色,又略带墨蓝,让人有些肃然起敬。平心静气地沉浸式欣赏,松下对酌伴泉声!



▲吴作明《松下对酌伴泉声》

21级学科语文陈巧灵

今天参观了韩东校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受益匪浅,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了解潮州非遗艺术的机会。其中,令我感受最深切的一部作品是谢华大师的《朝阳壶》,也称为《丹凤朝阳壶》。细细望去,犹如鸿翔鸾起的凤鸟,使我感受到阳光、朝气的积极氛围。与其它手拉壶相比,朝阳壶的壶身整体比较扁平,到又不失宽大,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



▲谢华《朝阳壶》

20级视传冯文怡

通花瓷是潮州枫溪地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雕贴镂空陶瓷艺术品类。是中国首屈一指雕塑镂空与提花融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其主要特点是在瓷坯体上雕通连续的几何图纹或花卉人物、动物等形象。通花瓷经常与捏贴瓷花相结合称“寄花通花”是所有通花瓷雕中最为完美的装饰手段。

通花瓷中的镂空则是考验工匠们的耐心与技艺,其中镂空还具有空间尺寸变化,给人一种匠心打造及视觉美感,通花瓷更难则是拉胚时期胚形不能断开,然而本身通花瓷就具有一定高度,这更是对手工艺人的考验。通花瓶是经由手工艺人结合自己的意念所表达出来的艺术品,让人心生敬佩,在这浮躁的社会,我们当代年轻人更需要学习手工艺人的匠心打造和专注力。

第二小组

21级汉语国际教育叶贝榆

这个作品是李静老师《海之蓝》系列之一,该系列作品利用景泰蓝的工艺技术特点进行雕塑创作,水乃生命之源,海则容纳百川,形象选取海洋生物为题。这次我在传承基地所看到的是一个海螺形象的彩瓷,颜色丰富多样,海螺表面有海星、贝壳等海洋生物的图案。这与之前我看到过的彩瓷作品很不一样,更加形象生动,也加深了我对潮州彩瓷的了解。



▲李静《海之蓝》

21级旅游管理李嘉慧

《心心相印》这件作品线条利落有力,看似随意但却无多余之处,看似简单的刻画却可以让人一眼看出性别。该作品为一对恋人相拥而舞,从这对恋人的神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沉醉于其中,如痴如醉、不舍得分离。相爱的恋人甜甜蜜蜜,仿佛在这一刻两人融为一体,使关系更加亲密,恋人甚至会希望可以瞬间变老,陪伴对方一生。

在基地,我参观了非常多非常著名的大师作品,还参观了手拉壶、瓷器模具等的制作过程,感觉非常的新奇与惊喜。在参观的过程中,还有几位优秀的老师给我们讲解,使我们沉浸于这些优秀作品的独特魅力中。



▲吴维潮《心心相印》

21级体育教育肖健鸿

今天下午参观了韩东校区的很多作品,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吴学湘先生的《春夏秋冬》了。其瓷质纯净、细腻、白青,具有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展示了潮州匠人独特的艺术造型能力与审美风格。



▲吴学湘《春夏秋冬》

21级应用化学叶丽红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就想到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的琵琶女,她不似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那种羞涩,她纤细的手侍弄着琵琶,眼睛合着似乎已经沉浸在琴音的世界里,给人以一种悠然自在的形象,看到作品,仿佛看到真人一般惟妙惟肖,恰似“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真的超级喜欢这个作品,颜色搭配很清新自然,虽然我不知道这个作品的更多介绍,但我真的有被她深深吸引到,我觉得这就是非遗文化的精髓所在,不仅是作品本身的美,其中的意境更是美。



▲陈震《新仕女•月色》

21级秘书学文晓菊

《儒林华图》这幅作品山环着山,树叠着树,山水一片,与天相连,这帘山水景令人心生阔意。一小亭匿于翠松中,文人雅士齐聚一堂,或立于亭外,遥叹山河之息,或坐于亭中,谈笑自如,饮酒作诗,神色惬意。右下角桥上二人携一抱琴小童匆匆赴亭中之约。这一人文景观给观者留下无限遐想空间,让人禁不住揣摩其中人物的神情语态、言行举止。整幅作品将观者思绪拉回远古时代,使其身临其境般感受高雅人士空闲之余的惬意生活。观山望水,吟诗作赋,把酒言欢,令人心生向往。回望现实,世间纷扰,我希望在身心俱疲之时也能寻得一方净土,与三两好友相互慰藉,随后继续热爱生活。

20级经济学蒋中陈

我最喜欢的是陈震老师所做的《中国娃——等我来2008》。首先,我认为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因为这幅作品的整体感觉很接地气,人物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童。还有一面中国国旗,很容易让我想起战争年代,一群意气奋发、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他们不畏惧死亡,只愿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这幅作品的细节刻画得非常精致,让我很清晰地可以看出每个孩童的样貌特征,这就是大师艺术造诣高深之处。



▲陈震《中国娃——等我来•2008》

21级学科语文李妮

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龙才先生的作品《玉立通花瓶》。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晓了通花瓷是枫溪瓷器的一种镂空技艺,它在瓷器表面的主要位置用类似潮州抽纱的通花图案进行通体镂空,成为独特的通花瓷产品。我看到这样一幅精雕细琢、秀美娟丽的艺术作品,可以感受到其制作之艰难,也看到了非遗文化艺术的相互成就。“有年轻人参加进来的非遗文化才有希望”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明白这次学习的意义所在。此次实践学习是我深入体会潮州文化底蕴的一个窗口,也是一次了解潮州非遗艺术的难忘体验。



▲王龙才《玉立通花瓶》

21级法学钟嘉瑶

最令我最震撼的应该是这个白玉通花瓶,菊花的花丝纤细得让人感觉呼吸得用力一点就会把它吹断。菊花整体如瀑布一般倾泻而下,搭配上雏菊花更显活泼可爱。瓶身上均匀的镂空使花瓶看起来晶莹剔透,让人感受到制作时投入的专注与精力。最开始只是一摊泥土,但却能在高温中蜕变成精美绝伦的瓷器。学习法学的道路是艰辛的,但只要能坚持学习,总有一天也能像陶土一般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小组

21级汉语言柯政豪

通过今天参观韩东校区的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我欣赏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卢鹏老师的作品《红桃粿》,它以一个通体圆润的形象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睛,壶身透亮的哑光看上去就像泛着油光的红桃粿。茶壶向来作为茶文化的载体之一,而在潮汕饮茶文化浓厚的背景下,卢鹏老师将朱泥壶结合了以潮汕地域特色小吃的形象,为朱泥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向我展现了潮州茶文脉的浓厚底蕴。

2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林恩彦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陈泽词老师的作品《关羽》,人物自然地舒展身体,高高抬起的头与结实的胡子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人物的自信,人物服装的皱褶十分细节,颜色搭配得也很好,非常好看。



▲陈泽词《关羽》

21级日语胡颖娴

潮州非遗文化的课程确实是令我受益匪浅,在参观了这么多的艺术展品后,我最欣赏的果然还是这个《玉立通花瓶》。奶白色的花瓣看似不规范地陈列在花瓶上,细细看来却又让人觉得整齐而不凌乱,黄褐色的树干轻轻地托着花儿们,生怕她们一不小心掉了下去。最令我赞叹的是它那一个个镂空的小口,这是得花多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完成这作品啊!

21级日语李茹

在参观传统文化基地时,这个由王龙才大师制作的《双福瓷花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远处观望时,栩栩如生,还以为是真的鲜花。靠近细看原来是精致的瓷花,其颜色,纹理,布局都十分美观,厚薄均匀,美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真不愧被誉为“薄如纸,细如丝,永不凋谢的鲜花”。



▲王龙才《双福瓷花篮》

20级英语郑楚雲

这幅画的麻雀栩栩如生,特别是羽毛的触感柔软轻盈,胸前绒毛颜色层次分明,有细小绒毛的手感,尾羽薄如蝉翼,眼睛炯炯有神,细喙尖锐锋利,每只麻雀娇小肥圆,形态各异,充分地展示了麻雀的日常生活形态。我很喜欢这种工笔画细细描绘的感觉,慢工出细活,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画画技巧。



▲陈晓辉《晨晖》

2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林弘烁

在众多优秀的作品中,该项链是所有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可以佩戴于身上的饰品,这更加突出了该作品的别具一格。从外观上看,精美的传统雕塑虽然简朴却又渗透出一股纯粹的美。从类别上看,将精美的饰品用于佩戴,并不断去用心灵去感受它,去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这是极其珍贵的。



▲刘丽莎《通花瓷饰品系列》

21级学科思政刘小菲

令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作品是《龙蛋》。今天在潮州非遗文化传承与实践的课堂中,参观了韩东校园的许多陶瓷艺术品。我最喜欢的是吴佩姬老师的《龙蛋》,我觉得它非常的可爱,很有观赏性。而且用它喝茶,肯定是一件优雅又快乐的事。



▲吴佩姬《龙蛋》

第四小组

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李思敏

看到《梅花》这个作品时,让我想到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洁白的花瓣,让我仿佛掉进了梅花的海洋里,分不清那是花,还是酒,让人有两分醉,三分清醒,五分喜悦。

21级旅游管理黄楚艳

欣赏了这么多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陈泽词老师的《关羽》,一眼看去,作品造型简练得来但是又十分的生动,动作栩栩如生,老师将关羽勇武精干的形象全都生动简练的在这个作品中展现了出来!乍一看它就是个有灵魂的生命。

21级旅游管理杜蕾

印象最深的是《玉立通花瓶》,通过老师的介绍,我得知了花瓶上面是如意形状,下面是芭蕉叶造型。中间有四千多个镂空,需要耗费师傅很多个日夜的辛勤劳作。并且不仅如此,烧制如此高的花瓶是需要特别的技巧才能烧制成型,其间如果没有烧制成型,前面的一切劳动则毫无意义。听到这里,我不由得对这些手工艺人产生无比的敬畏之心,这些手工艺品并不是看上去如此的冷冰冰,而是充满了手工艺人日夜的心血与他们热情迸发的创意。

21级环工环科罗仟芊

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醉清风》,瓷器采用镂空雕刻的技术,所需耐心和毅力极大。正所谓醉清风,想必是那白菊迎着微微清风,舒展着花瓣,使其更显妖娆、娇艳。而且瓶身上的雕镂图案,密密麻麻的,每一个图案都均匀分布、大小一致,光滑平整,其雕花更是栩栩如生。



▲陈丹虹《醉清风》

21级地理科学徐晓冰

我喜欢《梅花》这幅作品,没想到陶瓷艺术品可以做得这么逼真,把梅花的高洁伟岸、坚贞不屈表现得淋漓尽致。洁白无瑕的花瓣,代表着忠贞不二之心。



▲陈锐龙《梅花》

21级烹饪与营养教育张自信

我比较喜欢手拉壶,因为潮州手拉壶历史悠久,其外形美观、做工精细,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生生不息,体现了潮州师傅的工匠精神。



▲陈卢鹏《红桃粿》

20级软件工程黄志杰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个《中国娃》的作品,它不像其他颜色鲜艳的作品那样精美好看,却给我一种朴素的越看越耐看的一种感觉,整件作品的艺术手法更是让我感到惊讶。



▲陈震《中国娃——等我来•2008》

21级学科地理罗娇

在众多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谢华大师的这一件《诸事如意壶》,这款朱泥壶非常形象,圆润的壶型,让人第一眼就感到憨态可掬,其形态别致,圆润可爱,并且在水磨工艺下,形成具有玻璃相的光泽,达到光可鉴人的光亮度,与旁边哑光质地的紫砂壶形成明显差异,更加引人注目!



▲谢华《诸事如意壶》(水磨)

第五小组

21学科地理沈芷晴

我最喜欢的是这件名为“玉兔”的手拉壶作品。这件手拉朱泥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吸收潮州民间艺术之精华,形成富于艺术特色的风格。这件手拉壶不仅实用,而且做工精细,具有不凡的艺术气韵。外观上达到做工精细、造型考究、结构匀称,美学内涵丰富,有较高的艺术品味。更重要的是,壶把手部分神似兔耳朵,达到“传神”的境界,属于“用神感悟”的艺术。



▲陈卢鹏《玉兔》

21学科地理詹泽玲

我最喜欢的是这件作品,一位妇女在做红桃粿,小巧精致的红桃粿令人仿佛感受到它们软嫩弹牙的口感,红桃粿的馅料也十分逼真。孩童在一旁嬉戏玩闹,妇女和蔼慈祥,眯缝着两只眼睛,难掩对孩童的宠溺。这件作品光洁致密、外形美观,瓷器纹理细腻,刻画出潮汕传统家庭温馨的画面。我自己本身是潮汕人,对于这样的情景我深有感触,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思之细腻,技艺之精湛。



▲陈震《红桃粿》

21学科地理李宜

这节课欣赏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对潮州非遗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工艺美术大师陈震的这件作品。它的名字叫《中国娃》。作品中的四个孩子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作者把小孩子的童真、活泼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不由得赞叹作者技艺高超,贴和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美的感受。

21学科地理李汝丽

通过几个小时的参观与学习,使我了解到潮州非遗的魅力,了解到潮州历史文化的价值与精神所在,深入其中,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乐趣,潮州非遗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不仅仅是用眼睛看。



▲学生创作抗疫主题作品现场

21学科地理陈佳醇

今天在潮州非遗文化传承与实践的课堂中,参观了韩东校园的许多陶瓷艺术品。我最喜欢的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龙才所制作的《玉立通花瓶》。该花瓶的顶部是如意造型,底部是芭蕉叶造型,中部则雕有四千多个镂空,在镂空之上镶着多朵做工精巧,栩栩如生的花朵。花瓶非常精致,非常好看,整体上展现出一种晶莹剔透,清新高雅的风姿。

21旅游管理林婷婷

这次老师们带着我们班去韩东校区体验非遗文化,我感受到了潮州非遗的魅力。美术学院的同学制作作品时我们都感受到了他的认真与对潮州非遗的热爱。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吴维潮的瓷塑作品,老师介绍说这件作品十分有潮州特色,女子的衣着,神态无一不体现着制作者的用心良多。这次来到这,我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与我的家乡不一样的文化知识,并且看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精美作品,真是不虚此行!



▲吴维潮《瓷塑<李清照>》

21旅游管理苏秋婷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件名为《红桃粿》的作品,把潮汕地区最传统又极具生活气息的制作红桃粿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制作粿品的材料、工具还有小孩和大人的神态,无一不让我想起在家跟妈妈一起做红桃粿的场景。

第六小组

21级专硕学科教学(思政)黄钰婷

我最喜欢的是陈震大师的作品《歌》,这个作品极具陈震大师的风格,也有鲜明的潮州瓷塑的特点。该作品着色素雅清新,形体修长,造型抓眼,极具特色,里面的创新元素贴合时代审美的趋势。大师通过一个中国女子沉醉于歌唱的形象赋予了该作品独特的精气神,也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使我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并深刻感受到潮州陶瓷的魅力。



▲陈震《歌》

21级教育技术专业林佳宜

相比作品《歌》,更喜欢彰显工艺技术精湛的作品《玉立通花瓶》。因为她看起来很古典美雅,似一个美人亭亭玉立,可能因此叫做“玉立通花瓶”吧。她的瓶身呈现出下窄上宽,轮廓丰盈似女子身形曲线。该瓶的颜色以浅绿色构成,好似女子披上了一件浅绿的衣裳,非常的朴素典雅,瓶的表面小孔,根据其表面的凸起程度来决定孔径的大小,小孔的孔径很小,却能够让人清楚地看出,足以见得王龙才大师的雕刻技术之高。

21级汉语言专业叶斯

我最喜欢的作品是《春夏秋冬》。瀑布一眼万年,在微热的天里,让人感觉到凉爽之觉,仿佛能听到瀑布垂落拥抱山石的声音,与山色的郁郁葱葱相得益彰。



▲吴学湘《春夏秋冬》

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黄钰燕

我更青睐于更为独特创新的作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将瓷器作为项链的吊坠,这个想法真的太新颖了。这个作品与新时代同步,符合现代女性追求美的愿望,吸引每个人的目光,实现对潮州非遗文化传承与实践的目的!



▲刘丽莎《通花瓷饰品系列》

20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吉蕊心

我最喜欢的艺术品就是这个韩愈的塑像《韩文公》。韩愈被贬潮州不足八月,却“赢得山水改姓韩”,他在潮州办学校,兴教育,治水患,驱鳄鱼,改变民风。在潮州人心里韩愈对这里的改变如同山一样厚重。这个塑像将韩愈与山结合,给人一种浓厚的历史感。

21级美术学专业卢白杨

我最喜欢并且感触最深的一件作品是王龙才老师的《白玉通花瓶》,其实作为一个潮州人,我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有接触过通花瓶,甚至家中也有收藏。但是小时候不懂得这种艺术,甚至动起了歪心思,记得家里摆的通花瓶是两个花篮,最引人注目的是上面的各种花团紧簇,惟妙惟肖,花瓣薄而透,就是这种质感让我试图想去掰下一瓣,没错最后我还是掰下来了,但这一掰只是一时的爽快,但我还是时常为这个无知的举动后悔。在今天的参观学习之后,我对这项工艺有了更深一层的见解。听了今天老师对通花瓷制作过程的讲解,我才知道,想要制作一个完整而精美的通花瓷,是如此艰难,从拉出薄而高的瓶子,到耐心的钻孔,再到烧制完成,最后还要捏出薄而透的花瓣组成花团,这不仅是对技术的考量也是对时间的验证。从今天的这堂课,我对通花瓷产生了极大兴趣并且想去动手实践。

▲有年轻人参加进来的非遗文化才有希望

一个下午的时光过得飞快,在社会实践课愉悦的分享与思想碰撞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要将鉴赏非遗艺术品所收获的知识融入到自己所学的专业之中去理解,并在理解之中助力潮州非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既要珍爱它、传承它,更要弘扬它。愿能在更广的世界品味非遗艺术之美,传承传统文化之魂!(何以潮州课程组供图)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