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靠得住的“堡垒”,看得见的“旗帜”,复旦上医党员的战疫守“沪”|特殊精神,特殊担当

来源:复旦大学  2022-04-07 09:35:58   205 阅读

战疫硬仗,党员先上。复旦上医及各附属医院党委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学校工作部署,动员号召全体党员勇面特殊时期,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发扬特殊精神,尽锐出战,勠力同心,竭尽全力守护人民安康、守护城市安全。

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复杂。面对这场考验,无论在核酸检测、日常医疗救治、还是集中隔离点战线上,复旦上医党员们筑起靠得住的“堡垒”,竖起看得见的“旗帜”,坚定地负重前行,履行着党员的初心和誓言。

党旗引领下医患的“双向奔赴”

近日,网友们纷纷被一段来自闵行区一个集中隔离收治点的视频“刷屏”了。视频中,新冠感染者们在一起做操,展现着隔离点轻松阳光的氛围。

这一隔离点由闵行体育馆改建而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山医院闵行分院),派驻精兵强将入驻。同时,由于场所外形酷似鱼和花,所以获得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大鱼海棠。

隔离点一经启用,中山医院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大鱼海棠”建好临时党支部,发出医护党员“亮身份”倡议书,号召医护党员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筑牢生命健康防线,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医疗队宋乐医生是一名党员,他在查房期间发现许多病人没事可做,比较无聊,孩子们更没有带什么玩具之类的东西,而且不少病人都在担心自己的病情和病程。于是他发挥小特长,画了几幅简笔画来鼓舞大家的士气。

没想到平时随意涂鸦的小兴趣竟然发挥奇效。仓内的小朋友爱不释手,护士小姐姐也将其中两张贴到护士站的墙上。



“我也是一名党员医生,这种时候就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帮助感染者走出情绪阴影,也能帮助其他队员消除压力、更好工作。”宋乐说道。

以誓言唤起誓言,类似的故事也在华山医院宝山院区集中隔离救治点发生着。

“作为一个入党十年的老党员,我认为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接受考验的,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能在危难当头勇于承担的,才是人民需要的人;坚守信念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是高尚的人。小顾同志的事迹就印证了党员的先进性……我以党性担保愿介绍小顾同志入党。”

3月27日,华山医院宝山院区集中隔离救治点207病区医疗组长李慧洋医生写下了这样一张字条,并请医院党组织务必转交给这位同志所在的党组织。

字条上的“小顾同志”于3月21日早晨被转移到宝山院区。在初来乍到的短暂焦虑后,她在随后的几天中和同行的留观者持续收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和鼓励。留观者们发现,医护人员每次查房一个来回就要走上五个半小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查完房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看到病区里正在征集党员志愿者,顾女士便萌生了当志愿者的念头。当她向医护人员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大家很惊讶也很感动。207病区医疗组长李慧洋医生同时也是医院心内科党支部委员,他了解到,顾女士已向所在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她坚持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正因为如此,李医生当即写下了这样一张字条,主动提出要以自己所见证的这段可贵经历做她的入党介绍人。



医院得知顾女士的情况后,也“破例”接收了这位特殊的志愿者。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条件下,协助医护人员为留观者发放物资,为其他病友服务。当李慧洋医生再次在病区里看到忙碌的顾小姐,他用手机记录下了她工作的画面,并真诚地祝福她:“我希望在这段极其有限的时间里你能够帮助到大家,但也希望下次我来查房的时候你已经回家了。”



党员亮身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宝山院区内,党员医务人员在大白防护服外贴上明显的“我是党员”贴纸,也让患者安心。

一名90岁的老奶奶话不多,也是看见了“我是党员”标示,一下子感觉“安心了”,一边流泪一边说,“感谢党,感谢党员,感谢一线医护”。

党员先上,全员跟上,与病毒加速赛跑

核酸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本轮上海疫情以来,面对医院职工、患者及市民的核酸检测需求激增,为跑赢病毒传播的速度,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检验人员的工作常态,而“党员先上,全员跟上”是核酸检测战线上党员们行动的注脚。

儿科医院当前承担着每日6000-10000例核酸检测的高位任务。对于核酸采样点的医护人员而言,当前的工作量是之前的10倍。即便任务如此紧急繁重,在党员带头下,采样人员始终坚守岗位,提供快速、便捷、优质的核酸采样服务。

同时,在医院党委号召下,党员志愿者积极踊跃报名为核酸采样点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穿戴好防护服、戴上小蜜蜂扩音器便投身到医院大门外长长的等候队伍中,指导等候采样的人群如何预约核酸采样、如何付费、怎样查看手机端检测结果、怎样打印纸质版核酸报告、重复申请如何退费、发票如何申请等。

“大白阿姨动作很轻,虽然有点难受,但是一点也不疼!”小朋友的肯定是对采样人员最大的褒奖。

样本第一时间被送到医院临检中心等待检验。为确保核酸检测结果及时、准确的发布,在临检中心党支部书记、临检中心主任徐锦教授指导下,科室紧急采取措施,第一时间召集病毒室和发热门诊检验的工作人员,组建包括9名党员同志在内的全天候核酸检测小组。



从样本送到实验室到结果发出整个流程需要6小时左右。这意味着检验人员需要全程穿着防护服,在PCR二区高强度地工作6小时以上,且全程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不能有任何差错。

除了新冠核酸检测工作外,临检中心的其他常规临床检测项目工作量同样不小。由于近期部分社区封闭管理,为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各区域疫情管理规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检中心多名员工“逆行”返岗,以院为家,以保障临床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核酸检测也是院感防控的“侦察兵”。3月17日,肿瘤医院浦东院区部分区域封控。检验科主任、党支部书记郭林带领科室党员群众,联通两院区,经过两天两夜连续作战,完成了两轮全员核酸筛查样本的检测,涵盖患者及陪护、医务职工、第三方人员与环境采样。“全阴”的结果也让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





同时,为全力配合上海网格化核酸筛查工作,徐汇院区检验科也承担了复旦大学以及徐汇区重点区域筛查的核酸检测工作。面对紧急协查任务,检验科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迅速成立了党员带头的7人“核酸检测班组”,安排检验人员接力上岗,做到人停机不停,全力保障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截至上周已累计检测超8万人次。

坚守“托命之场”,医疗“不停摆”“不断线”

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眶及眼肿瘤组在60%医生因疫情原因无法到岗的情况下,还在坚持运转,接收着危重病人。3月17日晚,党员李晓峰医生在完成了一天的住院手术和两台急诊手术后,又接诊了一名90岁的眼球破裂伤的急诊患者。在准备手术前夕,医院接到通知,该患者被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为密切接触者。病人的情况特殊,眼部情况紧急,在医院多方讨论和紧急预案的指导下,决定给这位高龄密接患者进行手术。





李晓峰刚好是当晚眼科二值,在一天的辛苦后,她还是穿起防护服,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时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为患者保住了眼睛。

在医院的三病区,在面临科室近乎三分之一的人员被隔离的严峻情况之下,护理三第三党支部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党员带头冲锋,全体同仁精诚合作,并在近两周内,完成手术共21台,其中头颈组肿瘤手术13台,鼻颅底手术4台,急诊手术4台,稳稳守住了病区阵地。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疫情形势,中山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向全体党员、团员、职工发出号召,共同行动、以快制快,冲锋在前、接续奋战。党建引领各方聚力,党团联动,工青妇跟进,以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本院疫情防控、定点后备医院、核酸检测采样点上全力以赴。

为凝聚战疫力量、守护人民安康,华山医院党委发出了“五带头”的倡议,医院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闻令而动,以“我带头”的实际行动积极回应“五带头”倡议,以不同方式和不同身份,积极参与到防控工作第一线,践行着“为我的国家、我的城市、我的单位、我的同事和家人而战”的铮铮誓言。

半个多月前,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接到将被启用作为临时集中隔离点的通知,在大量需要分流的患者中,血液透析患者是极特殊的群体,一旦中断或停止治疗,将面临生命危险。经宝山区卫健委、华山医院等多方协调,230多名血透患者第一时间被安排到华山医院总院及区内就近的医院继续接受治疗。肾病科血透中心副主任、党员医生陈靖挑起了这个重担,在高风险中确保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万无一失。







这得益于陈靖在去年年初发起的“血透备援计划”抗疫联合行动倡议。该计划以患者为中心、以就近治疗为原则,牵头联合周边多家高水平血液净化室形成血透备援抗疫联合体,确保闭环管理模式下快速有序分流血透患者,持续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医院的其他党组织党员也积极发挥着“带头”作用。皮肤科在门诊闭环中建立起一支13人的临时党支部,将闭环中遇到的问题一一收集,并请支部委员认领问题并对接需求解决,有效提升了闭环期间的工作效率。门诊党支部成立了10名党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闭环期间每天分两班在电话和互联网平台上回答各类咨询,方便患者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资讯,更为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患者量身定制最佳看病配药方案。留守25病区的党员谢世勤护士长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在工作中不但做好患者服务,还积极开展心理疏导,舒缓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成为病房的“定海神针”。

同样,妇产科医院35个支部、730多名党员的积极响应医院党委倡议,同心抗疫在一线。

防控办团队是医院抗疫的中枢和最前沿,来自医院院感科、医务科、党办等多个职能科室的他们连续奋战在防控岗位,穿梭在医院门诊、住院、实验室等地,从人员统计、疫情监控到物资配备、现场消杀,从现场流调、人员分层分类管理,到防控预案和工作流程制定,他们分秒不歇。护理第三党支部书记、院感科科长王靖和行政第四党支部书记、医务科科长吴志勇坚持每天深入临床实地查看,确保消杀环节的每个细节,不敢有丝毫马虎。





坚守在红房子黄浦院区的党员和群众冲锋在前,组建了“星火聚力”党员抗疫先锋队和青年抗疫突击队,连续多日以院为家,驻守一线。医务党员张庆英和丁鼎奔赴公共卫生中心支援。



这个月刚刚退休的信息科原副科长陈莉,又在疫情开始的第一时间回到杨浦院区,在门诊入口做起了答疑和打印递送报告的志愿服务,为许多没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无法进入院区的患者解了燃眉之急。“退休不退党嘛,我还是党员,应该为群众做点实事。”陈莉说。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