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兰州在内的全国多地相继报告了奥密克戎(Omicron)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国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继续做好个人防护,远离病毒侵袭。就本轮国内疫情,关于“奥密克戎毒株有什么特点?” 、“疫苗的作用”、 “学校师生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常见问题,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所做出相应解答:
(一)本轮“奥密克戎”疫情流行特征
本轮疫情有何特点?
本轮流行的新冠毒株已经由原来的“德尔塔“转变为”奥密克戎“毒株了,这个毒株不仅是我国目前流行的主要毒株,也是国际上流行的主要毒株。“奥密克戎”与“德尔塔”相比较,只是新冠肺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已。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大流行期间发生变异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因此新病毒株的出现并不等于疫情变得异常严重。不仅如此,病毒的毒力(致病力)往往会变弱、因为,在病原体一般生存进化规律下,其毒力会随着流行的时间变弱以便达到与感染者(宿主)共生存的状态。因此,所有师生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本轮疫情,配合好属地及学校的防控政策,做好个人防护。相信我们忍耐一阵后很快能恢复到正常的学校秩序中。
“奥密克戎”毒株有何特点?
传播速度快;
传染性强,尤其是在发病前后;
潜伏期短,一般为1-14天,但大部分均在5天内。如下图所示(全文用图均为原创非转载),217例中仅有2例(1%)潜伏期超过1周。从数据可以看出,一般7天隔离后若无感染,则极大概率是安全的,不需要过分担忧;
致病力减弱,多为轻症或为无症状感染者。除此之外,无症状感染者居多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感染者多为免疫力强的青壮年。如下图所示。
新冠疫苗对变异株还有效吗?
我国疫苗可有效地降低“奥密克戎”感染者住院、重症和死亡率;
虽然疫苗对新冠变异株的保护力下降,但变异株仍在疫苗保护范围之内,所以接种疫苗仍是抵御病毒的有效手段。
打完疫苗又被感染,是什么情况?
打疫苗以后又被感染,叫做“突破病例”;
突破病例的原因主要包括:“奥密克戎”可能进化出了“免疫逃逸”的机制
现有疫苗大部分是基于新冠肺炎病毒原始株研发,在部分人群中,对新毒株的预防作用减弱。
(二)师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什么要扫“场所码”?
推行场所码查验,是提高疫情防控部门流行病学调查反应速度和精准程度、快速阻断疫情传播扩散的基础环节,可以精准管控涉疫人员和场所、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正常生产生活影响,是每位公民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旦发生疫情,能提供准确的流调信息,大幅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智能化水平,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个人健康;
通过场所码醒目的颜色和文字提醒,辨别这个人是否处在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状态,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收到与感染者有接触的短信,或者发现与病例有轨迹重合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别慌!
提醒师生:收到这条短信只是代表您近期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有可能是“时空伴随者”。
什么是“时空伴随者”:时空伴随者“是指本人的手机号码,被新冠疫情防控系统核查出与确诊病例的手机号码关联,存在时空伴随状态,本人的绿色健康码就会变成带有警告性质的黄色码,并被系统标记为"时空伴随"的人员。
这样做就可以:
主动向学校及社区报备;
主动进行个人健康监测,如测体温,是否有呼吸道症状等;
关注好个人健康码及核酸检测结果,如有异常,及时 报备;
期间做好个人防护,不到人群密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活动。
做核酸检测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检测前:
做核酸检测前2小时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引起呕吐;
采样前30分钟做到不喝饮料(包括水)、不吸烟喝酒、不咀嚼口香糖等;
临检要减少吞咽动作,不做清嗓子(例如咳痰)动作;
检测者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检测前取下口罩,检测后立即戴好,可准备一个备用口罩,污染后方便随时更换。
检测中:
在采集口咽拭子时,被检测者头后仰,张口尝试默发出“啊”音(不用出声,以免飞沫污染采样员),有助于暴露咽喉;
检测过程中如出现刺激性干咳、恶心、呕吐等症状,被检测者可配合采集人员尽量放松、深呼吸;
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鼻部酸痒感,刺激打喷嚏,可立即用纸巾(提前备好)或手肘遮挡。
检测后
采集后立即离开采集地点,避免在采集地点周围吐痰,呕吐;
核酸检测前后都需要注意手部卫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擦拭双手。
常见的疫情防控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哪些?
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劝导配戴口罩的;
拒不配合健康信息核查,拒绝配合身份登记规定的;
车辆和人员,以冲卡或者其他方法,拒不配合、接受卡点工作人员检查的;
纳入核酸检测范围的人群,不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的;
封控、封闭小区的居民拒不配合封控管理,擅自外出、聚集的;
健康码为黄码、红码的人员,不按照规定居家健康监测或者集中隔离观察的;
集中隔离结束后,不按照规定接受健康监测和管理,经劝阻无效的;
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
不配合开展疫情防控相关的消毒工作,经劝阻无效的;
拒绝配合疾控和公安部门开展的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
拒绝或者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病人、疑似病人;
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的人员,未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到发热门诊就医,经劝阻无效的;
疫情防控期间,编造虚假疫情信息,在网络等公众场合散布的,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还帮助散布和传播的。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正确戴口罩。口罩上面的塑形铝条要和鼻子紧密贴合,面部两侧也要贴合紧密,这样才能起到防护作用。戴上口罩后,气体没有从两侧漏出,说明口罩的密闭性是好的;
做好个人卫生,特别是要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手触摸引起的传染;
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不聚集。
国家的疫情控制政策依然是“动态清零”政策,且控制经验丰富,措施科学完整,效果优良。每一位师生不必过度恐慌但也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树牢防护意识,齐心协力,期盼疫情早日过去。众志成城,全民抗疫!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