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武汉大学宣讲团正式成立,并开展集体备课。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校党委副书记窦贤康,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其柱等与1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参加集体备课。
会上,窦贤康宣读了《关于成立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武汉大学宣讲团的通知》。韩进、窦贤康共同为宣讲团成员代表颁发聘书。
宣讲团成员前期精心准备,吃透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哲学学院教授吴根友、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如国、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项久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薛惠元等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备课内容。
他们注重展现历史纵深,讲清楚重大意义——
专家们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四中全会”的历史,回顾了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制度的重要论述……条分缕析、深入解读。
专家们强调,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大会。用一次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项久雨从《决定》出台的背景、内容结构、主要特征、主要亮点、重大意义五个部分切入主题,阐释了制度治国的中国智慧,将《决定》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娓娓道来。
他们注重结合专业特点,讲清楚内在逻辑——
吴根友介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第七部分中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着重谈了何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问题。他阐释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实然与应然的两个层次,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刘伟以《“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为题,讲解了已实现的“中国之治”及其制度逻辑、将继续推进的“中国之治”及其制度逻辑等内容。他分析了我国现有制度体系具有优势的主要根据,将“中国之治”四大内涵、“中国之治”的实现时间表与路线图、“中国之治”的制度体系等内容一一阐释清楚。
他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清楚现实意义——
范如国介绍,全会首次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这两大“奇迹”,第一次写入党的全会文件。他指出,要以中国之治应对时代之变,从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国面临的“四重陷阱”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薛惠元介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第八部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第三点讲述了“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他着重对该部分内容作出解读,系统讲解了如何完善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听完5位老师的发言,傅才武、唐皇凤、储建国、廖奕、罗知、张彪等与会专家结合自己的备课情况,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对更好开展宣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宣讲中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式的全景展示、例证式的客观阐释、前瞻式的个人判断。”“宣讲中要着重回答两个问题:‘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在备课中要注重政治性、专业性和学术性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要运用大量的数据、案例和对比的方式来展示结论,让受众更容易接受。”“要把握基调、正确引导,宣讲团成员必须站得高、讲得实,精准阐释全会精神。”“要注重生动性。将理论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丰富宣讲形式和内容。” “宣讲要在掌握基层情况的前提下开展,要深入了解干部师生的关注点,把受众最想听的讲清楚讲透彻,帮助干部师生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宣讲要有针对性,对党员干部、教师、职工和学生等不同受众宣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要注重分众化宣讲,仔细研究不同受众的特点,开展精准宣讲。” “在注重内容充实的基础上,让宣讲更贴近师生,PPT制作要图文并茂,授课方式要更加易于接受。”
讨论问题,热火朝天;直面不足,互相切磋。备课会上,韩进、窦贤康等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三个多小时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最后,韩进指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好全会精神的宣讲活动就是落实这一首要政治任务的举措之一。集体备课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专家学者优势,形成高质量的宣讲报告,帮助学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韩进要求宣讲团成员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备课,结合自己的专业,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统一,把全会精神讲深讲透,用全会精神凝聚师生、取得共识。
宣讲团专家们吃透“上情”,摸准“下情”,熟悉“内情”,在备课中注重突出政治性、体现专业性、注重学术性,提升宣讲实效,帮助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吃透精神、把握精髓、指导实践。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