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廿载征兵路,百年从军行,今朝再启程!他们携笔从戎,赓续复旦人的英雄本色

来源:复旦大学  2022-03-21 09:40:00   334 阅读

他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感于报国志,投入军营中。

3月18日,在杨浦区民兵训练基地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役前教育训练后,从复旦大学入伍的10名新兵陆续出发。



以吾之渺渺,成国之泱泱

离开学校那天,10名同学列队立正,一齐向着校门敬礼,他们即将离开复旦,去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他们去雪域高原,去戈壁险滩,去碧海蓝天,成为真正的战士。





站军姿、行队列、练体能、磨意志,在役前教育训练中,他们不断突破自我,以优异成绩交上了圆满的答卷,开始由民到兵的转变。





10人中,2020级本科生崔佳禾已经是第四次参与征兵选拔。



崔佳禾

于她而言,参军具有重大意义。小时候,影视剧中演绎的战友情早早在她心中种下了参军的种子。长大后,她不忘初心,渴望体验军旅生活,“希望为火热的青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历了之前三次落选,崔佳禾没有气馁,而是努力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提升体能,早早控制饮食,减少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来确保视力达到标准,全力为下一次应征做准备。

家人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崔佳禾的顾虑。有志者事竟成,在第四次应征中,她终于顺利通过,踏入军营,开启自己的军旅生涯。

2021级本科生高歌成长于军人家庭,从小便在军区大院中耳濡目染。部队严格规律的作息与丰富多彩的群体性生活让他心生向往。养成规律健康的作息、树立自信、克服胆怯——这是他对部队生活的美好憧憬。



图中为高歌

同为军人的父母也非常期待他赓续传统、参军报国。于是,他在去年年底报名参军,终于如愿以偿。

对他来说,参军的最大意义在于个人发展与报效国家相融合,“以吾之渺渺,成国之泱泱”。

临行之际,10名同学收到了学校领导发来的欢送信。

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在信中写道:“今日请缨踏征程,明朝卸甲奏凯歌!期待你们圆满完成兵役任务。在部队立功受奖,为自己的青春添彩,为复旦大学争光!无论身处相国各地,请牢记母校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我们一直在复旦园等你!”





参军学子收到校领导发来的欢送信与慰问金

学子执长缨,砺剑在军营

据悉,今年是复旦大学开展大学生征兵工作第20年。自2002年起,复旦大学已经累计输送学生455名入伍,其中年龄最大的硕士三年级,年龄最小的则是刚刚高考结束的准大一新生。复旦大学被多次评为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20年间,复旦大学参军入伍的学子共获得2个个人二等功,32人34次个人三等功,嘉奖、优秀士兵等荣誉更是不胜枚举。

洗去稚嫩的铅华,经历风雨洗礼雷火锻打。军人的魂魄在制高点上挺拔

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2018级本科生何家明与徐墨涵服役于驻香港部队某旅特种作战连。

初入军营,在新兵班长的引导下,何家明和徐墨涵在开训动员上初窥过特战专业猎人战斗的风采后,毅然报名参加了当年特战学兵选拔考核。在此后的一年半,他们苦练本领。逐渐掌握了几十种特种作战所需的技能——攀登、格斗、射击、战术、游泳,成为了真正的特战尖兵。



何家明



徐墨涵进入特战连后与战友的合影,右一为徐墨涵

2020年6月,中印边境冲突事件爆发,复旦大学2018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国杰罗布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西藏某部服役。

虽然事发地距离他的驻地还有很远的距离,但这件事情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国防”二字的分量,于是他更加刻苦训练,在不久后旅里组织的比武夺得头筹,荣获三等功。



国杰罗布



2020年7月,在安徽巢湖抗洪抢险一线,有7名复旦学子,穿着迷彩军装连夜奋战。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昭是其中一位。



抗洪一线的王昭

尽管正值盛夏,浸在近一人深的河水中,王昭的身体仍是不自觉地颤抖。驳船在水中打下木桩后,王昭与战友需要将钢管插入其中,再用铁丝横绑一根,固定成十字,最后将沙袋垒起一层又一层,以加固堤坝。几公里长的大坝,举目望去都是橙色的海洋,不远处,红旗迎风作响。

“我的孩子都38岁了,你们才这么小,就这么辛苦!” 记不得哪天,下到齐腰深的水中转移群众时,一位阿姨握着他的手,话未说完就热泪盈眶。

“未穿这身衣服时我们是学子,穿上这身军装我们就是战士。” 王昭说。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两年前,他们离开复旦去向全国各地。两年后,他们陆续归来,再次成为莘莘学子中的一员。

2020年秋季,原2017级核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刘代能退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复旦校园。

刚回来时,他有些忧虑,两年没有碰专业知识,学业会不会跟不上同学?但直觉告诉他,做就行了!正如在部队时那句朴素的话:什么不行就练什么!



刘代能在火炮上进行操作

果如所料,刘代能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难题,需要回去翻高数书,需要补模拟电子学基础知识。在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只要一有时间就看各种参考资料,去图书馆翻阅书籍,与同学讨论,与授课老师、书院导师交流。最终,整个学年获得3.72的绩点,位列专业第一。

此外,他还被评为2020年“复旦大学阳光健康之星”,并在复旦大学第60届田径运动会暨第四届教工趣味运动会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获得2020-2021学年国家奖学金与“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称号。



| 刘代能在校运会发言

退伍后,何家明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日里注重寝室卫生维护,购置健身器材用于课余时间进行体能训练,院系辅导员走寝时不禁感叹他们寝室的卫生标准之高。





| 退伍学生何家明和上官琪祥的宿舍



部队经历已经成为了他们永远的标签和不可磨灭的回忆。“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的四有军人要求也成了他们共享的座右铭。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校武装部征兵办公室主任范科琪与入伍新兵一同敬礼,眼眶却早已湿润。

2002年是学校开展大学生征兵的第一年,范科琪在校园里看到了征兵横幅。此后,他参加校武装部组织的征兵政策宣讲会,了解到国家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军服兵役、参军期间保留学籍退役后复学、学校出台系列优待政策等情况。





| 校园中“常驻”的征兵横幅

“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和政策的支持,让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在众多应征者中通过了体检、政审的各项考察,成为了首批入伍的10人之一。



参军的两年,是范科琪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一群人在风雪中在训练场上喊唱着“军人本色”,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参军画面。

2004年退伍回校,他重新适应了校园学习生活,并在2009年毕业后留校在武装部工作,换了个身份继续投入“大学生征兵”事业。

“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会让自己把职责使命看得更清,要求自己做得更好。面对一批批应征学生,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和战友,于是更多了一份理解和投入,多了一份责任和坚持。”范科琪说。

此后,范科琪亲手将一批又一批复旦学子送入军队,和范科琪一样,从今往后,他们的人生也因为这份特殊而光荣的经历而改变。



图为范科琪与2019年入伍学生合影

2013年,2011级本科生温晓宇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73892部队。



温晓宇

温晓宇记得,作为新兵到达部队时,天近乎全黑,东方微微亮起来,他背着、拎着大包小包行李,走进了队伍。

从学生到军人,温晓宇要适应的东西很多。常常天还没亮要摸黑起床,背上前一晚打包好的背囊,带上水壶和仿真枪,进行5公里长跑。一开始,温晓宇几乎撑不下去,这时一起跑步的战友们会相互鼓励,直到一个个冲过终点线。此时,看着已经大亮的天空,温晓宇会惊讶地想:“我坚持下来了。”

经过磨砺,他从瘦弱书生成为了班里体能训练的“中流砥柱”,在2014年9月获评“优秀士兵”,并于2015年7月在部队入了党。

在军队,他接触到了来自中国各地的战友,从战友口中,他了解祖国各地人们的生活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在学校里,我们的视野是受限的,”温晓宇回忆道,“当有机会听到、看到真实的中国,才明白我们这一代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退伍后,温晓宇曾当选为杨浦区人大代表,现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并被外派至南非工作,正以“军人意志”在陌生的非洲大地上接受新一轮人生挑战。

2014年,2010级本科生徐亚伟成为一名坦克炮手。从军两年,他以理论、实弹考核全优秀的成绩获得坦克二级射手称号。在参军第一年因表现突出,2015年11月被77223部队政治部评为“优秀义务兵”,获个人嘉奖一次。



徐亚伟

“钢枪在我手上,祖国在我心中,要听党指挥,听从祖国的召唤。” 这段参军经历深深影响了徐亚伟的人生轨迹。

研究生毕业后,他响应“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号召,报考了广西定向选调生,而后顺利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工作,其后又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

“在驻村的时候,我喜欢穿部队的体能训练服和军大衣,提醒我牢记军人本色,努力为群众服务。” 他自豪地说。

一代代携笔从戎的复旦学子,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实践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铮铮誓言。

一代又一代复旦人的英雄本色

然而,复旦人舍弃小我、精忠报国的历史并不止于这二十年。

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在李登辉校长的支持下曾组织过一支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的前身就是复旦大学的学生军,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牺牲。

根据统计,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投笔从戎的师生共计800多人,还有更多师生虽然没有在一线作战,他们在其他各行各业发挥了巨大的价值,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0年8月,曹宠正在上海川沙海边采访拍摄军所属76师部队进行的渡海作战演习,忽然接到军“战旗报”领导通知:“速返部,准备接受新任务。”

这是曹宠从军以来第一次步入战场的开端,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先兆。这个深秋时节,曹宠开启了战地摄影生涯。

“大河的对面,一片茫茫海滩,西湖津港内马达轰鸣。美陆战一师残部的坦克、汽车调动繁忙……”这就是曹宠眼中的长津湖战役。在险峻的高山雪原上,志愿军战士几度过雪地翻雪山,严寒之下沉着应战,以顽强不屈的意志对抗着猛烈的敌方轰炸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曹宠的相机成为这段历史最真实的见证者。



入朝参战后,曹宠参加二次战役、四次战役、五次战役、平金淮阻击战等战役的战场采访,刊发战地新闻图片百余幅,先后两次荣立二等功,1956年,他调至复旦大学新闻系工作。

曹宠的镜头里,除了前线作战,还有许多后方支援的画面。原上海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黄家驷和史玉泉就是其中的典范。

朝鲜战争逼近鸭绿江之时,黄家驷带头报名参加第一批上海市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奔赴东北前线,担任总队长兼第二大队大队长。

医疗队驻扎在齐齐哈尔边境,第一次接触到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英雄儿女。

黄家驷取消了医疗队食大、中、小灶的区别,和全体队员同甘共苦,一起投入抢救伤病员的紧张战斗。半年中,全队施行手术近千次,疗效优异,成绩显著。他们帮助部队医院建立正规化的制度,将内科、外科重新编组,以达到专科治疗、专科教学的目的,同时确定了军医分级制度和分层负责的正规回诊制度。

但即使是在繁忙的战线后方,黄家驷仍然不忘将经验化为成果,组织翻译了《军阵外科学》作为改进战伤医疗的理论指导,于1951年底正式将其出版。

1952年,复旦上医教授史玉泉被派往安徽荣军学校,支援服务抗美援朝战争中因受伤被送回国内的战士。伤员们大多是有不同程度的冻伤,为医疗增加了许多难度。

史玉泉之前从未见过这样的状况,经过昼夜思考,决定使用腰交感神经切断术,为战地医疗开创了新术式。“开始几例由于带有摸索性,花费手术的时间是长的。但做了几例以后取得了一些窍门,如手术的切口该多大、部位前后位置适中、神经根寻找方法、神经切断的位置等都心有成竹。手术的时间也大为缩短。”

这一术式在半年期间里很快积累了70余例。没有手术死亡,也没有重大的手术遗患,为该荣军学校解决了难题。

1962年,我国西南边境争端再起,刚刚毕业的复旦学子披挂上阵。

“根据国防部、高教部联合下达的指标和任务,学校党委紧急动员,希望你服从组织安排,前往西藏参军。”

1962年7月初,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班的蔡德崑受到了这样一份“毕业分配”的工作。

一声令下,蔡德崑与王德华、顾耀宗、袁士朴、费祥镐、梁德成六名同学一起加入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作战部队,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被派遣到西藏参军的复旦大学学生。因为外语水平高,他们被安排到侦察队伍中担任侦察兵。



为查清敌军情况,侦察科派蔡德崑执行审俘任务。蔡德崑耐心讲解我军对待俘虏的政策,并且真诚给予关怀,让他们逐步讲出真话。最后,在我军细致入微的照料之下,其中一名战俘,印军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营长毫无保留地向蔡德崑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包括印军各部确切位置、长官姓名、炮兵阵地及二线纵深印军火力分布情况等,还画了一张印军兵力部署图。

回到拉萨后,蔡德崑用几年的时间,根据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的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一本近十万字的《印度基本情况》。这本书涉及印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等多方面,很有研究价值。

“祖国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去哪里!”不惧困难,前赴后继,是一代又一代复旦人的英雄本色。

再启征程

载着参军学子的大巴车渐行渐远,他们凝视光华楼的方向,耳畔回荡着武装部老师的临别赠言:

“祝贺你们顺利通过各项选拔,即将启程圆梦军营!更要为你们点赞,为你们携笔从戎投身军营的家国情怀点赞!为你们的青春选择点赞!期待你们带着复旦人的优秀品质,在军队大熔炉中淬炼成钢,成就更好更强的自己!期待你们军营生活顺利,同时学校始终是所有参军学生的后盾和温暖的家,等你们回家,欢迎你们回家!”

抛开温情的牵挂,跨越极限的关卡,旗在翻飞,梦已合围,胆略再穿插。

此去,携笔从戎,参军报国。

(参考资料:《浴血朝鲜——一个战地摄影记者的自述》《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的复旦学子》《名医名师 | 黄家驷:抗美援朝战地医疗队中的上医教授》《史玉泉教授:两次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在实践中坚定信心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上医人》)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