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5)正式落幕。本届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现场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署总部。环境学院部分师生及设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和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简称“亚太中心”)部分工作人员组团在线参加了会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助理研究员谭全银,亚太中心副研究员赵娜娜、研究员陈源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并担任“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国际协定”“建立化学品、废物和污染预防专家委员会”“化学品和废物健全管理”等多项议题的主谈专家,为相关决议的达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环境学院三名科研助理、两名本科生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会。
2月21日-25日,UNEA-5第二阶段会议筹备会议——不限成员名额常驻代表委员会会议(OECPR)召开,会员国代表重点就17项决议草案进行磋商。
塑料污染防治是此届大会的焦点,共有三份决议草案:卢旺达和秘鲁提出的草案致力于解决从生产到废弃物管理的塑料“全生命周期”污染问题,形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国际协定;日本提出的草案旨在建立一个国际谈判委员会解决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印度提出的草案聚焦应对一次性塑料等塑料制品污染。经过七天的艰苦磋商,本届大会最终达成了最关键的一项决议《终结塑料污染:迈向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称,该决议“标志着地球对一次性塑料的胜利”,是自《巴黎协定》以来最重要的环境多边协议,也是为目前和未来人类提供的保障。
化学品和废物管理也是本届大会的重点,共有两份决议草案:瑞士提出的草案旨在推动制定一个雄心勃勃的改进扶持框架以应对2020年后化学品和废物健全管理;布基纳法索、加纳等提出的草案致力于建立一个独立的政府间国际机构,支持各国采取行动促进化学品和废物健全管理,通过提供与政策相关的科学建议来解决污染相关问题。经过长达九天的磋商,两项草案均得以通过,将于2022年召开不限成员名额特设工作组会议讨论国际科学政策专家委员会建立的具体事项。
李金惠在《关于支持化学品、废物和污染行动的科学与政策委员会的决议草案》工作组发言
赵娜娜在《终结塑料污染草案:迈向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工作组发言现场
2月28日-3月2日,UNEA-5第二阶段会议成功召开,3400多名代表现场参会和1500名代表在线参会,其中包括来自联合国175个成员国的代表、79位部长和17位高级官员。大会主题为“加强自然保护行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凸显大自然对于人类生活以及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关键作用。针对塑料污染治理、化学品和废物健全管理、加强循环经济、可持续湖泊管理等议题,本届大会共通过了14项决议和1份决定。
联合国环境大会是全球环境问题的最高决策机制,每两年举办一届,以确定全球环境政策的优先事项并制定国际环境法。由联合国环境大会各会员国批准的决定和决议是联合国环境署工作计划的依据。受疫情影响,成员国商定采取“两步走”的形式召开UNEA-5:第一阶段会议已于2021年2月22日-23日在线召开,就联合国环境署工作计划和预算等非实质性事项进行了讨论;第二阶段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当今最紧迫的全球环境问题进行磋商,推动在全球层面凝聚力量、立即行动。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